<p class="ql-block"> 初夏风微凉,教研心悠扬。为了探索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嘉玲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如期而至。5月16日下午,张才美老师执教五年级《分数加减法》,带领学生学习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两个内容。</p> <p class="ql-block"> 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内容的一大特点就是整体性。在小学“数与代数”领域,要让学生初步体会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感悟数的概念的一致性,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p> <p class="ql-block"> 为此,张老师在开课复习环节引导孩子们从练习题中回顾整数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本质其实是计算计数单位的个数,那么,今天要学习的分数加减法需要用到这些数学知识吗?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本质是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让同学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直接相加、减”的算理。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加强学生直观认识,为学生们创设了足够的探究空间,让孩子们经历了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的过程,鼓励同学有条理地表达自身的考虑过程,揭示算理,概括法则,培养数感。</p> <p class="ql-block"> 探究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教学中,张老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孩子们通过自身的探索学习新知。这样不只省时、突出重点,还培养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类推能力。</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课前精心设计合理的教学案例,在课上带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本源性、一致性与整体性。孩子们学会了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发展了数学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夏意渐浓,时光清浅。掬一捧清凉,怀一腔热情,嘉玲小学的数学教研之旅正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