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行第三天(龙宫5.12)

丁燕燕

<p class="ql-block">龙宫总体面积达60平方公里,分为中心、漩塘、油菜湖、仙人箐等四大景区。有着全国最长、最美丽的水溶洞,还有着多类型的喀斯特景观,被游客赞誉为"大自然的大奇迹"。贵州龙宫景区集中、全面的展示了溶洞、峡谷、瀑布、峰林、绝壁、溪河、石林、漏斗、暗河等多种喀斯特地貌形态,被誉为“天下喀斯特,尽在龙宫”</p> <p class="ql-block">独特的龙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清新的田园气息,展现“梦幻龙宫,自在田园”的悠然景色。</p> <p class="ql-block">龙宫九子广场,广场伫立了九座奇形怪状的石头,而这九块大石头其实就是“龙之九子”。根据传说,龙王的九个儿子分别是: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和螭吻。每个儿子都有着独特的形象和性格特点,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和应用。</p> <p class="ql-block">囚牛,是龙之九子中的老大,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这个装饰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p> <p class="ql-block">睚眦(yá zì),是老二,平生好斗喜杀,刀环、刀柄、龙吞口便是它的遗像。这些武器装饰了龙的形象后,更增添了慑人的力量。它不仅装饰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武器上,从而更显得威严庄重。</p> <p class="ql-block">狴犴(bì àn),又名宪章,形似虎,是老三。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p> <p class="ql-block">狻猊(Suān ní),形似狮子,排行第四,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相传这种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这种造型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子的老四,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p> <p class="ql-block">老五饕餮(tāotiè)嘴馋身懒,好吃好喝,常见于古代烹饪鼎器上,夏商青铜器便可见饕餮纹,为有首无身的狰狞猛兽,是品尝美味,鉴赏佳肴的“美食家”。</p> <p class="ql-block">椒图,是老六,形状像螺蚌,性好闭,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铺首衔环为其形象。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之意。</p> <p class="ql-block">貔貅是龙生第七子,能腾云驾雾,号令雷霆,降雨开晴.相传有辟邪挡煞,镇宅之威力。龙生九子,神通不一。其子貔貅,胜父千倍,长大嘴,貌似金蟾,披鳞,甲形如麒麟,取而兽之优,有嘴无屁股,吞万物而不泻。可招八方财,可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传貔貅因为触犯天条,玉皇大帝罚他只许吃不许拉。所以貔貅是以财为食的,纳食四方之财,肚子是个聚财囊,同时催官运。</p> <p class="ql-block">鸱吻(chī wěn),又名鸱尾、螭吻,龙形的吞脊兽,是老八,口阔噪粗,平生好吞,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其原型可能是深海大鲸。</p> <p class="ql-block">蒲牢,形似盘曲的龙,排行第九,平生好鸣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遗像。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大的鲸鱼。当鲸鱼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报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状。敲钟时,让鲸鱼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p> <p class="ql-block">龙宫寿字壁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意义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景点。寿字壁上的“寿”字由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所书,这个字不仅美观而且寓意吉祥,象征着“寿比南山”。</p><p class="ql-block">自然景观,字位于龙门飞瀑之前,当瀑布水流倾泻而下,产生的涛声似雷鸣,与“寿”字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名为“雷音潮寿”的独特景观。龙宫的“建筑”风格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的巧妙结合上,还在于其独特的岩壁构造,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不屈。</p> <p class="ql-block">贵州龙宫有四最,一最:中国最大的岩溶洞穴瀑布;二最:中国最长最美的水溶洞;三最:中国最大洞中佛堂;四最:世界天然辐射剂量率最低。</p> <p class="ql-block">龙门飞瀑”位于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龙宫风景名胜区内,其洞厅高50米、瀑布高34米、宽25米,是龙宫景区的著名景点之一。这个景点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认证,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洞穴内最大瀑布。瀑布的水流量因季节变化很大,瀑丰和枯期的流量变幅达70倍左右。瀑水从洞窟顶部月牙形的天窗涌出,奔腾的瀑布气势磅礴,宛如白色的蛟龙,安顺独特的自然景观蔚为壮丽!</p> <p class="ql-block">在龙宫中心景区有一泓湖水,湖水是龙宫水溶洞延伸到外的水口,叫“天池”。天池池面半圆半锥,水面面积约七千平方米;西北部窄,东南部宽,东北岸平直,东、南、西三面呈弧开向西南突出。天池是乘船码头,是泛舟游览龙宫水溶洞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进入水溶洞</p> <p class="ql-block">从第一龙洞出来下了船,爬一点路就可以到虎穴洞,相比之下,龙宫的旱洞比起其他地方的旱溶洞就逊色了。</p> <p class="ql-block">龙宫 虎穴洞是旱溶洞,长400米,因洞内有石似虎而得名,千姿百态、瑰丽多姿的钟乳石、白龙公主和布依少年的唯美爱情故事,形成了大刀断瀑、鸳鸯柱等人文与自然相融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虎穴洞景观</p> <p class="ql-block">中国最大的洞中寺院</p><p class="ql-block">观音洞是半开散式旱溶洞,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洞高达60余米,三个大厅在水平方向纵横交错,高低起伏,趣味十足。观音洞外七座山峰环抱,就像观音七朵莲花宝座,山峰下万竿嫩竹,翠绿欲滴,更有碧水环绕,自一个源头牵出两条短河,分不同的方向将整个山峰环抱。</p> <p class="ql-block">观音洞由天然溶洞组成,洞内的大雄宝殿塑有高大的如来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及十八罗汉,观音洞的主殿有钟乳石天然观音像,观音菩萨面目慈祥,左手托净瓶,右手作兰花指呈施法状。侍立两旁的童子和龙女衣着鲜艳、神采奕奕。观音像高达12米,是中国最大的洞中观音像。观音洞洞中有观音殿、三圣殿、涅槃殿、地藏殿,上下洞共塑佛像32尊,尊尊神态逼真,惟妙惟肖,香烟笼罩两殿,神秘肃穆气凸显。因此观音洞得到“中国最大的园艺式洞中佛殿”的美誉。洞外摩崖上镌刻着原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的“观音洞”三个字,每个字面积16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贵州龙宫寿字壁是一面引人注目的景观,壁上的“寿”字由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手书,具有“寿比南山”的吉祥寓意。据传说,朱熹曾坐在壁前,聆听瀑布涛声似雷声,如同潮水奔涌而来,因此形成了“雷音潮寿”的特有景观。</p> <p class="ql-block">坐船进龙洞,欣赏水溶洞景色。</p> <p class="ql-block">第一龙洞的讲解员的完整解说,供朋友们欣赏。</p> <p class="ql-block">龙宫一天的游览我们用了将近五个小时,在景区请了一个讲解,非常好,了解的更加深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