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故事】儿孙自有儿孙福

厚德载物

<p class="ql-block">  传说,明朝宣德年间有个姓罗的秀才,因家境贫寒考场失意,远离家人到其他地方当教书先生。留下妻子和儿子相依为命,妻子要操持家务没有时间来教育孩子,等到几年之后罗秀才回家,儿子已经7岁了,罗秀才就想考考儿子的学问,然后送他去上学。他先出了一个“天”让儿子对,儿子平时只懂家务根本对不出。母亲在一旁偷偷指着地,不小心指到了地上的鸡屎,儿子于是对了一个“鸡屎”。罗秀才大怒,既恨自己与科举无缘,又觉得儿子蠢笨无救,打击太大,于是出家当和尚去了。</p><p class="ql-block"> 他的妻子是个坚毅的女人,开始用农忙的闲暇时间悉心教导儿子,又为儿子请名师,后来儿子竟一举高中状元。出家的罗秀才知道后非常高兴,急忙赶回家探访,罗母以为他是化缘的就给他钱,他不要,后来还请求见新科状元,见到后就在墙上写了一首诗:“离别家乡十八秋,千钱斗米我不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的由来,其实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孩子的福气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母亲的教导,要不是母亲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那么孩子就算再有福气也很难有机会成为状元郎。</p><p class="ql-block"> 这里我们还是要谴责一下这个罗秀才作为父亲的不尽责,孩子小时候没有接受过教育,自然很多事情都不懂,罗秀才非但不好好教导,反而嫌弃孩子,还抛妻弃子,实在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最后还用“儿孙自有儿孙福”为自己开脱更是不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