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讨论】优质帖

宋桂杰

<p class="ql-block"><b>原野</b>:教学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这是一个老师应有的基本素质,我想那种只以教师自己为中心的教学,在现实中可能还是很少的。以学生为中心,一定是以班级学生表现出的整体状态为中心,去激发去引导,当中肯定有不合拍的音符,不协调的节奏。学习的主动权应该不是教师交给学生的,是教师努力激发的结果。即便你交给学生,还有很多学生会不接受的,或者口头接受,行动上却大打折扣。所以依然少不了老师的督促,监管。</p> <p class="ql-block"><b>陈卫星:</b>说实话现在很卷,学生卷,家长卷,老师卷,学校卷,社会也卷。读书不容易,教学不简单。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共性,也有差异。学习成绩有好有差,不能一概而论。以学生为中心,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作为,发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除了学习成绩,还有很多美好的品德值得去追求。比如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拥有一颗善良的爱心,兼具勇敢和韧劲……老师要做的事情是因势导利,发挥学生的能动性。</p> <p class="ql-block"><b>峰7479:</b>今天,就此话题请教了一位老大哥(文学界)。他向我阐明了,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的正确性。我们都感到,四十多个春天的温暖和美好,这是伟大转折和改革的辉煌成就。那么,教育完全可以进行创新和改革。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讲爱吃的水果。举例,三位同学分别喜欢吃苹果、柑子和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讲?如果单讲其中一种水果,那么喜欢另外两种水果的同学,他们是听不好的。如果把三种水果重点简易讲述,然后让学生讨论会不会更好。</p> <p class="ql-block"><b>柳暗花明:</b>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导要有的放矢,抓住火候,启发唤醒,引人入胜,让学生灵感顿现,豁然开朗。学不可放任自流、放而不收、漫天撒网,要让学生体验探究、发现、领悟的乐趣。</p><p class="ql-block"><b>数学寻梦人:</b>很多时候在思考,怎么是学数学、教数学呢?数学课堂不过是师陪学生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战场,知识、方法、思想的积累不过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过程罢了,两个中心之争从何而来?</p> <p class="ql-block"><b>浪漫天涯</b>:教育在任何年代都应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教师为中心是展示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讲得好,未必学生学得好,所以以学生为中心不仅是教学观念的改变,还需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学习制度。</p><p class="ql-block"><b>涓涓溪流</b>:“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抛出问题,启迪引导学生学习,畅谈每个人的想法,在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更容易领悟和掌握,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索欲和能动性!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检验纠正教学方法,在良性循环中得到双赢!</p> <p class="ql-block"><b>淡释</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的引导才重要,但满堂灌,作为被动接受的学生的吸收终究有限,所得再牢也只不过转化为“分”而已;与其予“鱼”就不如授之以“渔”了。学生具备自我探究的高“能”,熟于打捞,自然不愁“高分”。</p><p class="ql-block"><b>云歌</b>:从教育者转向学习者,意味着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种转变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见、想法和实际需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b>悠然静听</b>: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我认为,前者只会在应试教育下产生一切惟有向分数看齐。学习者只会在年复一年的学习中每天沉浸于题海大战,按部就班地寒窗苦读。后者,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极大地丰富了学习者的视野,让他们拥有了比上代人懂得更多的东西。如没有老师与家长及时正确的引导,光靠自觉自愿地去学习,去发展,恐怕在人生观,价值取向上走偏。无论以谁为中心,唯愿每一个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b>路上</b>: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最主要的、最根本的要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这其中就涉及高考的改革,学习成绩评价、老师教学成果评价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学校和老师还是要围绕高考和升学率转,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因为教育是一套由上而下的系统,不是某个环节就能改好的。就像有的老师说的要自上而下齐抓共改,前提是要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方案。否则都是空话。</p><p class="ql-block"><b>周文才</b>: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教学模式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教育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权威和知识的单向传递,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以学生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更加注重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实现知识的双向互动和共建。</p> <p class="ql-block"><b>朝花夕拾</b>:教育者一一老师的教一一施教;受教者一一学生的学一一成长。从学生的兴趣、习惯、能力层次、知识基础……出发,设计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展开教学互动,使学生生成:感、悟、情、能、智,获得知识、乐趣、学习能力、方法……而不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拔苗助长的纯灌输、考试……育人获知怡情增长才干是目的一一教学效果!教为学导航,学是教的归宿。师设计引领,生自主合作探究,师检查指导释疑,生反思纠错提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庭社会助力,智育贵思贵练,五育协调兼顾,迈向成长之路……</p> <p class="ql-block"><b>晶莹水滴</b>:我是接受“灌输式”教育成长的一代人,而且还缺少初高中两阶段的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也是我这一代人在学习上饱尝了什么是“理解不了,难以理解”的痛苦所在。所以就我本身而言,真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能够在老师高超的点拨、启发、引导下,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我想这也是每一位学生家长的共同心愿吧!同时,也希望每一位学生家长都知道并理解,老师为了学子们所付出的心血,精力,时间和努力,积极配合老师让孩子学有所获。</p> <p class="ql-block"><b>晚霞</b>:“教育者”与“学习者”的中心角色的转换,也就是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教学目的,教学相长,学生愿意学,教学质量自然会有所提高,教书育人,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p><p class="ql-block"><b>苏北坡</b>:教育可以有社会,家庭,学校构成。而学习更为宽泛,一个人的学习没有学龄之分,是个终身的过程,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或学者得到授之以渔。可以说期间的过程两者都可以是在知识面上的学习者。个人以为中心的转移,是教与学真正互动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b>浅秋的风</b>: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习者,个人认为都应该相向而行,老师是一面旗帜,学生应该跟着旗帜走,不应该有逆反心理,这样才能相辅相成,达到理想最佳的效果,走向成功!</p><p class="ql-block"><b>燃烧的雪片</b>: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可相长,相得更益彰。育创新人才,生发散思维,师生和谐融,精彩自堂生。运用新课标思想和理念,创设情境,多分享少教导。愉悦课堂,经营好“我与你”的关系,彰显生命意义,为其价值润色!</p> <p class="ql-block"><b>晨风</b>:自认为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就是把老师教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主,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开动脑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p><p class="ql-block"><b>江碧</b>:教育者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把自己的理念强加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系统,倾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所谓活到老,学到老。</p> <p class="ql-block"><b>老帅</b>:教学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方法,都应遵循因材施教,这“材”包括教学内容、教育对象以及教学许可条件等。教学采用“学习者”为中心并不是放羊式教学,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p><p class="ql-block"><b>春秋如梦</b>:有一句名言很受启发“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我想这就是“教育者”转为“学习者”的根本。</p> <p class="ql-block"><b>mkq</b>:教无定法。以教育者为中心也好,以学生为中心也罢,但很多时候取决于教育者本身的能力。有句话叫教给的曲儿唱不来,唱着唱着祸出来。我们推崇魏书生的教育方式,但魏书生的方法别人学不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方式,需要师生双方要配合的来,老师也要有相应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但多数老师欠缺这方面的能力。以前推崇的启发式教学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的很好,课堂也很是活跃。</p><p class="ql-block"><b>淡泊</b>:老师再怎么教,也得学生去学。如果学生不学,老师也教不会。老师只能引导,教方法、培养习惯、激发兴趣。至于学习,还得学生自己亲自学习,亲自动手、动眼、动脑、动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