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巍巍太行山,红旗渠畔,红色薪火永相传。红旗渠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发扬和光大,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生动写照,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了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旗渠精神,增强党性修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挖掘精神内涵,砥砺初心、锤炼党性,品读红旗精神,培根铸魂。2024年5月15日我们宁德市高层次人才研修班开了启新的一天征程。</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学员们捧着朝圣者的庄重走上“红飘带”,攀阶登坎来到水长城,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并感受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修建时的真实历史,实地见证了红旗渠工程举世奇观的恢弘气势。用眼读懂了修渠人“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的战天斗地事迹,为红旗渠当年的青年的豪迈与乐观,那种不怕牺牲、敢想敢干的精神,那种信念的力量深深感动。</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行走其间,当年场景场仿佛再现,开山放炮的隆隆声,纤锤碰撞的交响声缠绕余耳,勿忙而稳重的脚步,由远及近,热闹的工地感天动地…</p> <p class="ql-block"> 金锤、银锤、铜锤、铁锤等建设者们皆已逝了去巡山护渠。有人走了,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他们的精神永在,成了林县人民乃至民族的不朽丰碑。</p> <p class="ql-block"> 在实地参观学习中,通过现场教学、学员们不仅重温了那段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而且深刻感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接受了精神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 历史川流不息,劳动人民智慧代代相传。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激励后继者们,敢为争先,实干争效。</p> <p class="ql-block"> 走千里水长城--青年洞。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朝圣,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通过这次行走经历,参与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激发在新时代继续奋斗的热情和决心。</p> <p class="ql-block"> 学员们先后聆听互动式教学《对话·红旗渠》,通过聆听李晓红、张买江、郭秋英等红旗渠特等劳模的英雄事迹,大家心灵一次又一次被这种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的震撼。有感于他们的平凡与伟大。</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物质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红旗渠的建设者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敢于挑战自然,敢于创新实践。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p> <p class="ql-block"> 李红(李小红)讲叙父亲的故事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贵打电话,二贵领前头,百姓有盼头。</p> <p class="ql-block"> 专题访谈纪录片《巍峨山碑·杨贵篇》,我们深受感动和启发。这部纪录片以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的专访为主线,详细记叙了红旗渠工程的决策、建设过程,展现了杨贵书记及其团队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为了改变林县贫穷落后的面貌,坚定地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和发展措施。十万开山者,凿壁穿石,挖渠千里,圆了林县人民世世代代水的梦想的故事,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之巅,令人心潮澎湃;杨贵书记多年后仍心系人民,在讲述时几度落泪,令人动容。听老书记在耄耋之年回忆自己的人生,坚定地告诫领导干部们“不要计较得失,因为党和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更让人心生敬仰。从杨贵书记的身上,大家看到了坚守和信念,看到了责任和担当,看到了务实和苦干,看到了一心为民的那份执着与坚持。</p> <p class="ql-block">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饮水思源,铭记党恩。学员们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思想上受到了教育,灵魂上受到了洗礼,党性上受到锤炼,大家表示,今后一定要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转化到扎扎实实的工作中,时刻用红旗渠精神激励自己, 新的征程上,我们要以更强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继往开来,不懈奋斗,让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不断书写新时代党性教育的出彩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