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贵州(3)遵义会议纪念馆

林微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4月25日下午2点,我们从黄果树瀑布群景区出发,向遵义会议纪念馆驶去。经过近5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到达目的地,遵义会议纪念馆包括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遵义会议会址是遵义会议召开的地方,也是遵义会议纪念馆的最核心部分,现已成为驰名中外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国家AAAA级景区,每年前来参观的观众达400多万人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会址原为国民党军第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占地面积528平方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楼复原陈列了在遵义会议期间的彭德怀、杨尚昆、彭雪枫等居所和总司令部一局作战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中,红军长征显然是很重要的一篇,而在长征途中最关键的一个事件就是遵义会议的召开,遵义会议的召开是长征途中的一个转折,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让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前进方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一方面军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针对这种危急局面,毛泽东同志向中央政治局提出建议:放弃去湘西的原计划,改向敌人防守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同年12月,红军进入贵州黎平。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作出《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根据地的决议》。会后,红军挥师西进,1935年1月2日红军开始强渡乌江,7日占领黔北重镇遵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首先由博古代表中央作《关于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即主报告。他在报告中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力量强大,白区革命运动薄弱,各根据地之间配合不好等客观原因上。而对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缺乏认识,并为之辩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接着,周恩来作副报告即军事报告并主动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两个报告之后,张闻天根据会前与毛泽东、王稼祥商量的提纲在会上作批评“左”倾军事错误的报告,亦称“反报告”。说明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以及退出苏区后遭到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李德、博古在军事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违背红军过去在长期作战中所形成的基本原则所造成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后,毛泽东作长篇发言,认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军事指挥上和战略战术上的错误造成的。指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红军应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消灭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遵义会议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运兵如神,四渡赤水出奇制胜,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战胜无数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中央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遵义会议陈列馆是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和长征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阵地,总建筑面积19054平方米,其展览内容主要包括:前言、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转战贵州出奇制胜、勇往直前走向胜利、遵义会议精神永存、结束语这七大章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遵义会议伟大转折》专题陈列,展览以长征为主线,以图片、文字、文物、大型景观艺术、雕塑、油画等设计表现,应用了三维等成像、多媒体半景画、电子触摸书籍、与观众互动等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展示陈列布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全面系统、生动详实地展现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历史意义和红军长征、遵义会议、转战贵州的重大历史史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战略转移开始长征——该展览区位于遵义会议陈列馆一楼的第一展厅,分保卫苏区、战略转移和血战湘江三个部分,通过历史陈列及老照片等方式,展示了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撤出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的革命历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遵义会议伟大转折——该展览区位于遵义会议陈列馆一楼的第二展厅,分为遵义分会议的前奏、突破乌江、遵义会议召开以及遵义会议的延续四个部分,介绍了中央红军长征以来特别是湘江战役之后,于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从此一步步走向革命胜利的历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转战贵州出奇制胜——该展览区位于遵义会议陈列馆一楼的第三展厅,以创建苏区、四度赤水、兵临贵阳等内容,展现了中央红军在转战贵州期间,毛泽东等党和红军领导人带领着中央红军在国民党军多重重兵围追堵截的缝隙中,摆脱了敌人的包围,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同时,党和红军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领导创建了黔北苏区根据地的革命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遵义会议精神永存——该展览区位于遵义会议陈列馆二楼的第四展厅,包括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遵义会议的论述 、难忘遵义、 彪炳史册、 海外人士论长征和遵义会议 、纪念活动四个板块,集中体现了“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精神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长征是伟大而神圣的,长征中的遵义会议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中国革命的“一张名片”。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领导集体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万道霞光喷薄而出的时候,毛泽东和参加遵义会议全体同志率领中国走向胜利。</span></p> 谢谢您的雅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