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北九水

陈萌琦

<p class="ql-block">  北九水是崂山风景区之一,夏秋季是最佳时节,尤其是雨后几天水量充沛,非常漂亮。</p> <h3>2008年4月13日,今天登山的路线是:柳树台-长涧-黑风口-潮音瀑-北九水-停车场-观崂村-柳树台。从上午9点进山到下午16点多出来,7个多小时走了十几公里山路。下面是路线图。</h3></br><h3> <h3>上午9点我们一行22人分乘5辆车来到柳树台,这里是北九水游览区的售票处。现在属于旅游旺季这里的管理也比过去严多了。打着去吃农家饭的旗号进去显然是行不通的,值班负责人说除非她的直接领导下令她才能放我们进去。我打电话给这里的最高领导段处,他根本就不接电话。理由很简单我们不是3-5个人,5车22人谁也不敢放行。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分别把车放好,准备从军用公路方向进山。</h3></br><h3> <h3>这是一条通往崂顶的军用公路,长约10公里,是不许游人进入的。我们一行刚走到栏杆边就被值班的拦住了,他说这里不让进去,放我们进去就是砸了他的饭碗......。</h3></br><h3> <h3>我们看他那既认真又可怜的样子,也不想为难他。我就带头从大门右侧的小路上山,迂回到大门里面。</h3></br><h3> <h3>这条小路看样子经常有人走。</h3></br><h3> <h3>队员们陆陆续续的跟我上山。</h3></br><h3> <h3>瞧这一家子是新参加我们登山队伍的。</h3></br><h3> <h3>大约只走了几十米就有一条小路可以下山。</h3></br><h3> <h3>但是路比较陡队员们小心翼翼的、相互搀扶着下山。</h3></br><h3> <h3>也就是15分钟的时间,我们所有的队员都已经行进在军用公路上了。</h3></br><h3> <h3>大约走了一公里的样子,我们从公路左侧的楼梯上山了。</h3></br><h3> <h3>据说这条路叫做“鸿烈古道”,不知道与沈鸿烈有没有关系?</h3></br><h3> <h3>路两边长满了高高的芦苇,虽然都已经枯黄,但起码说明夏秋季节这里的水是非常丰沛的。</h3></br><h3> <h3>由于这次有一些新队员加入,体力比较差,所以队伍拉得很长。我还是照例走在队伍的最后当副班长。</h3></br><h3> <h3>老婆今天也要跟我爬山,检验一下体力。还没走多远就直不起腰了,不知她能否坚持下来。</h3></br><h3> <h3>雪儿体力不错,把叶子甩在身后。</h3></br><h3> <h3>叶子也上来了。</h3></br><h3> <h3>我们在路边小憩,吃掉一点黄瓜以减轻负担。</h3></br><h3> <h3>路边的怪石像不像一个猪头?猪嘴在左下方。</h3></br><h3> <h3>我们在这片空地休息,等候远远拉在后面的新队员。据说他们几位想打退堂鼓了原路返回?随想热的赤膊上阵了,靠着大树拍录像。</h3></br><h3> <h3>清月等得不耐烦了,就和别的队伍的人钻进了这个废弃的山洞,让阳光在外面等候。</h3></br><h3> <h3>等了许久不见她出来,我就钻进洞去大声呼唤,但没有一丝回应。心中不免紧张起来,因为一般爬山是不带手电的,假如在洞中走迷了路?假如手机的灯光不够亮?假如洞里缺氧会不会窒息?假如......。不敢多想了,也不能久等了,我们一行人继续前进。</h3></br><h3> <h3>今天虽然是晴天但雾气还是较大,能见度较差。远处就是崂顶。</h3></br><h3> <h3>路边留影</h3></br><h3> <h3>众美女们笑得多开心,从她们脸上根本看不出疲劳。叶子告诉我由于好几位“摄影师”给她们拍照,她们的表情都僵硬了。</h3></br><h3> <h3>别有洞天</h3></br><h3> <h3>从山上下来我们到达军用公路6公里处(黑风口在7公里处),看到路边许多学生模样的人在吃饭。我们沿着左侧的小路向潮音瀑方向走去。</h3></br><h3> <h3>时值4月中旬,气温都在8-14度了,这个桥下的涵洞里居然还有没有解冻的冰?</h3></br><h3> <h3>我走到桥下换个角度拍摄一张。</h3></br><h3> <h3>我们决定在此吃午餐,洗手时才发现这里的水还是彻骨的凉,凭感觉应该不到5摄氏度。我只能用手撩水洗手,根本不敢将手泡在水里。</h3></br><h3> <h3>聆听着小溪哗啦啦的流水声,吃顿野餐也是一种享受。旁边的几个老兄居然带了许多炒菜和炒米饭,老管还带了一瓶二锅头。</h3></br><h3> <h3>饭后没事就随手拍了几张照片。这是下游方向。</h3></br><h3> <h3>这是落差仅一米多的微型瀑布。</h3></br><h3> <h3>白龙戏水</h3></br><h3> <h3>鹰回首</h3></br><h3> <h3>午餐后我们继续向潮音瀑方向前进。</h3></br><h3> <h3>路边的山峰多漂亮?</h3></br><h3> <h3>五颜六色的植物预示着春天就在我们身边。</h3></br><h3> <h3>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进,这一段路还算好走。</h3></br><h3> <h3>有两处要过河,镜头中的这位大姐有60多岁了,参加这种强度的爬山真的不容易,佩服!</h3></br><h3> <p class="ql-block">  本来在这里过河,但女士们好像天生喜欢水,那几位干脆在拍照和休息,后面的人只好等待过河。</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处被山水冲出的豁口,我们要从这里上去。</p> <p class="ql-block">  这个豁口落差不到10米,坡长10几米,接近45度角。上来有一定难度,但队员们相互帮助很顺利的都上来了。</p> <p class="ql-block">  有上坡就有下坡,这处下坡是泥路特别滑,如果不得要领就会摔跤。要侧身面对山坡,双手尽量抓住树枝草根。瞧这一家子老爸正在下坡,老妈在竭力相助,女儿手扶小树焦急的观望。</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处拦河坝,好像就叫“殿纲湾”(音译),坝内清澈见底,一泻而下的山水在坝的坡面上泛起一片晶莹的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一片珍珠。就像九寨沟珍珠滩瀑布的微缩版。再往下走就是潮音瀑了。</p> <p class="ql-block">  贴2张潮音瀑的照片给没去过的朋友看。</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就要进入北九水景区,由于山里没有电,所以在附近的山坡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一片片的太阳能电池板。</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没有在潮音瀑下山,而是沿着崎岖的山路继续往下游走。</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进入景区时这个位置应该是七水了。</p> <p class="ql-block">  景区就是不一样,路也好走了,路边还有栏杆铁链,预防雨季山水突发引起人身事故。</p> <p class="ql-block">  靠在石头上休息片刻,我们也体会一下游客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下面都是景区照片。没有什么新意。</p> <p class="ql-block">  只是在我们在回青岛的路上看到大石村民表演的绝技令我眼前一亮。“摩托挑夫”您见过吗?这种原始与现代的有机结合说不定会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我当晚就把照片发到青岛早报《你拍我登》栏目,假如被采用谁见到请告诉我呀。(因为我一般不看早报)</p> <p class="ql-block">  后来这张照片被采用发表了,但是稿费却迟迟没有着落,虽然就几十元钱但无人联系我让我不理解。后来几次联系了有关部门,过了小半年才把稿费转给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