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苦旅编纂洛宁巜东关社区志》

赵松林

<p class="ql-block">洛宁县《东关社区志》历时二年六个月的编纂工程终于落锤印书啦!</p><p class="ql-block">盛世修志,惠泽千秋。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弘扬文化,服务社会。</p><p class="ql-block">编纂洛宁县《东关社区志》是东关社区全体干群的共同心愿!</p><p class="ql-block">通过编纂这部志书,使人们了解家乡,感受其人情世事沧桑,感知其家的沿革历史,感悟其现实生活的启迪。这部志书将成为留给东关子孙后代的一本珍贵史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东关社区志》编纂领导成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底,在社区党支部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张宗智同志的倡导下,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研究决定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员为骨干,成立纂志领导小组。由本社区退休老干部,老教师退役军人,以中共党员金玉国为主编,刘丙南,刘苟胜,陈念富,赵松林,李新光,李江荣六名党员同志为编纂成员,受命执笔,开启首创编纂巜东关社区志》的文海苦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巜东关社区志》编纂人员合影左起,赵松林,刘丙南,陈念富,金玉国,刘苟胜,李新光,李江荣</p> <p class="ql-block">主编金玉国等成员共同认为,志书编纂应为横分纵述(先分类再记述)。编纂志书是东关村(社区)史无前例的首创工作,也是党支部和居委会的一大善举,这项工作是惠及东关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事,是传承勤劳朴实的东关人民优秀文化历史变迁的好事,是记录东关历史的人文宝库,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到志书里面来。</p> <p class="ql-block">中共东关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宗智同志代表两委邀请召开有关巜东关社区志》乡贤人员座谈会</p> <p class="ql-block">城关镇党委书记贺海波(中)到社区志办公室指导工作</p> <p class="ql-block">东关社区两委邀请乡贤人士,宣传社区志宣传动员座谈会</p> <p class="ql-block">谈起东关的沿革史,感慨的是因老年人风烛残年,或因意识模糊,有的相继离世,年轻人对村史知之甚少,况且,从未有文字记载,对查询一些资料难度相当困难,只能从在世的一些老人口述中得知只言片语,在寻找尘封己久的东关往事,探索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中去粗求精,去伪存真,反映翔实的资料并非易事。为此,展开抢救搜集整理资料工作迫在眉睫。</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历史学家周谷成曾讲过:志之重要,志于资料!</p><p class="ql-block">经过社区两委决定:张贴告示,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等广泛宣传,让广大居民提供有价值的历史文物资料,编纂人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分片分组,分行业座谈,个人专题采访等形式,寻找历史文物,翻阅查找有关史料和文献,如:《乡镇志编手册》,《地方志编纂手册》,《洛宁县清朝志》,巜洛宁县民国县志》,巜洛宁县志》,巜中国共产党两条路线大事记(1893一1968)》,巜洛宁县陈吴村志》,巜在礼百年》,巜洛阳地区金融志》,巜洛黾补阙》,巜洛宁民间故事》,巜洛宁史话》</p><p class="ql-block">巜洛宁县人大志〉,巜洛宁县政协志》,《偃师市石家庄村志》,巜偃师市二里头村志》等,进行翻阅,分析,考证,整理,排比,精选,补充资料,以真实,全面,系统地反映本村〈社区〉自然,人文社会的全部面貌和发展演变轨迹!</p><p class="ql-block">统合古今,相近略远;详今略古,详特略同。截止2022年10月底,走访座谈200多人次,同时,收集制作各类表格(册),如人物表,职官表,商户表,各个行业统计,经济变化等表格近80个,辅助文字说明,起到了“揽万里于尺寸之内,罗百世于方冊之间”的作用。对族谱,家谱,碑刻(文),老匾额,老字号商铺,小做房,传统家庭生产生活用具,老证件(章),老照片等进行收录拍摄300余张,筛选入志。我们不仅征求了村内外知情人士的意见,还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与县域外东关籍人士进行了120余人次沟通,核实和咨询相关情况,坚持对每个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力求真实无误。为编纂一本翔实,图文并茂的志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主编金玉国,编辑刘丙南和特邀编审張泽民,周流宗等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们根据志书要求对章节,时续,文字用语,标点符号,插格排表等方面逐段,逐字的严格核证。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多次论证,以事为据,时序梳理,十易其稿,李新光同志利用现代技术通过电脑插图,排版正稿等为巜东关社区志》的脱稿成书起到了极大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邀请东关知情人士赵石头,吕应环,梅有乐,张富民等座谈收集有关资料采集会</p> <p class="ql-block">俗语道: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被人们最容易忘掉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在志书中,我们遵循了一系原则,如以序开篇统领全书,编辑说明篇目续之,展现全貌概述要点,介绍特色综统大事,章凸脉络正文分类,分事详述附录殿后,弥补不足编后收尾。文字精练突出重点,反映规律。以时为经,以事为纬。真实,客观,全面展现社区的发展,变迁,人物,事迹,民风民俗等。遵循不论证,不描写,不褒贬,力求所记述事物更加丰满。尽力覆盖工,农,商,学,兵,政,党,医等机构团体行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v</p> <p class="ql-block">然而,由于某些章节涉及村中人和事,尤其是经济部分的企业兴建,转让,改造,更新等亊项,时间,内容,人员,经营范围等信息难以准确登记。此外,风俗人物章节中收录的人物,地点,名称等难以齐全周到,因此存在遗漏和误差在所难免。</p><p class="ql-block">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志书在编纂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于离乡背井多年人员,社区<村>对他们履历了解不足。一些长期在外务工或随孑女定居外地的村民,包括考入大学,参加工作并己具有一定成就的人员,他们成长经历,荣誉本应激励社区后人了解和学习,但由于客观局限,难以如愿载录,对此,深表遗憾!</p><p class="ql-block"> 纵观东关社区数百年的苍桑变迁,因时代的更替,我们发现许多历史遗迹己湮没史海,未见流传至今。我们要想抢救也难以挽回,更谈不上惠及子孙,臻于完善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啦!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漏误在所难免,望后人续撰时,稽考补辍。</p><p class="ql-block">《东关社区志》由序言,凡例,前言,总叙,大事记,二十二章72节以及人物(简介,简表),居民组概况,艺文录载,传闻轶事,附录和后记构成,全书共24.5万字,配图逾百幅。其时间跨度自晋朝秦王符坚建永固城(洛宁城),(前秦建元年间,公元370年)起,至公元2022年12月底止。该志书祥尽而系统地记录了东关从村庄到社区的演变历程,涉及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民生及民啨风俗等方面,全面展现了东关社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面貌,为读者提供了重温历史,回忆往事的宝贵资料,弥补了《洛宁县志》的空缺资料。</p><p class="ql-block"> 在巜东关社区志》落锤时,写以随笔心叙,表达对编纂同志们的感谢和乡愁的倾注。</p><p class="ql-block"> 文海苦旅纂村志,</p><p class="ql-block"> 不求报酬愿奉献。</p><p class="ql-block"> 严寒酷暑不怕累,</p><p class="ql-block"> 丹心倾注记乡愁。</p><p class="ql-block"> 古稀老人笔耕耘,</p><p class="ql-block"> 留其志书昭青史!</p><p class="ql-block">真乃是:</p><p class="ql-block">修志问道,以启未来,东关一邑之典章文物!</p><p class="ql-block">皆系于志啊!</p><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松林笔</p> <p class="ql-block">巜东关社区志》特邀编审人员合影左起,杨小沪,周流宗,张泽民,马生彩</p> <p class="ql-block">东关社区支部书记張宗智座谈志书工作</p> <p class="ql-block">编人员和特邀编审老师们探讨志书有关事项</p> <p class="ql-block">走出去,采访西关社区93岁高令,老党员,老干部张专印老人,了解东关村(社区)历史资料。</p> <p class="ql-block">社区志编纂人员邀请李守信,焦兴民等知情人士收集采集相关资料座谈会'</p> <p class="ql-block">编辑人员陈念富刘丙南同老党员,耄耋老人王爱玉(女)同志座谈了解东关党支部建设情况</p> <p class="ql-block">编志人员陈念富老师在了解收集老党员,老干部,九十高令老人金保拴同志有关社区历史情影。左陈念富右金保拴</p> <p class="ql-block">巜东关社区志》主编金玉国在工作</p> <p class="ql-block">巜东关社区志》编纂人员刘丙南在工作</p> <p class="ql-block">陈念富,赵松林,刘苟胜在查阅资料</p> <p class="ql-block">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宗智和编纂人员商确志书定稿,印刷出版有关事项</p> <p class="ql-block">收集的部分证书,证章</p> <p class="ql-block">编纂工作时的部分资料</p> <p class="ql-block">修正编印的部分书稿</p> <p class="ql-block">洛宁老城全貌旧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上左一,东关石婆庙。上右二,河南永宁县印。</p><p class="ql-block">下左一,东关聚魁楼,下右二,洛宁美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创编纂巜东关社区志》,我做为编辑工作一员,深感志书编撰纂写乃是文海苦旅。根据志书要求进行工作,从未知到知之,从知少到知多,学中写,编中寻,问中找,虚心请,耐心记,精中修,学到很多知识,广交了朋友,了解了村情姓史。受益匪浅,值得笔忆。</p><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一2024年7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