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麦 <p class="ql-block"> 马上就又该收麦了,可现在所有的人都好象没啥事儿一样,没有一点点紧张的意思。不过也真是,现在收麦可真快,一两天就麦罢了。想想我们小时候,收麦就象打仗一样,可真不容易啊!</p><p class="ql-block"> 我小的时候,收麦基本上都是全家出动,就连不会干活的小孩儿也得跟着去地里,因为在家里没人顾得上管呀!于是大人拉着驾子车,小孩有的坐车上,有的跟着,还有的抱着,早晨天刚亮就出发,趁着天还凉快,抓紧时间收割。</p><p class="ql-block"> 六、七十年代,收麦就两种方式:一是用一根两三米长的木杆,后边安个横木头作手柄,前头安上一个平头铲子,铲麦,也叫戕麦;更多的是用镰刀割麦。而割麦的头天晚上,最主要的准备工作就是磨镰刀。磨镰刀可是个技术活,我家收麦前磨镰刀都是爷爷亲自动手,我三叔磨的都没有我爷爷磨的快。俺爷说:“磨镰不能心急,刃不能太陡,陡了用一会就不快了”!所以我们头天晚上就拣好了自己认为好用的镰,我都是拣好后让爷爷给我再磨几下,爷爷每次都不推辞。并且还说:“明天我把石头给你们捎地里,歇的时候再给你们磨磨镰,磨刀不误砍柴工!</p><p class="ql-block"> 爸爸妈妈也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另外还要准备好草帽、擦汗毛巾和马皮泡、化石猴、胶布等物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马皮泡是一种菌类,状如球形,成熟后里边的粉未呈黄褐色,可止血。</p> <p class="ql-block">化石猴是一种普通的火山石,刮掉的粉未有止血功能。</p> <p class="ql-block">收麦时一般天气都很热了,在没有任何遮挡物的麦田里,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的简直要命。仅仅只需一两个小时,脸和胳膊就会晒得黑红黑红,而且田间闷热,麦芒扎的全身瘙痒,弯腰的会儿大了受不了,停一会儿还得直直腰。这时候恰巧要是能有一阵微风吹来,那简直是舒服死了!有一种遍体通透、身心俱爽的感觉,比休息的时候喝两口糖精水都舒服。</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地里离家远的一般都不回家吃饭了。条件好的都是带去的烙馍、油饼、咸鸡蛋、变蛋、绿豆水或白糖水,条件差的,还不舍得带那些东西呢,带的是杂粮窝窝头、包皮馍和咸菜、井未凉水。若是吃过饭还能吃一根5分钱的冰棍就是奢侈了。</p> <p class="ql-block"> 麦子割完就要拉到场里了,晒晒,用大叉翻翻;再晒,再翻,然后就用石磙套上牲口或几个人拉着,开始碾场,碾了再翻翻再晒晒,再碾,直到麦穗上的麦籽儿基本全部脱落,再用叉把麦秸挑走,垛成麦秸垛,</p> <p class="ql-block">然后把场地上的麦籽儿用一种叫“大壮”的农具(用几块木板制作的,下边平,中间有供穿绳子用的鼻儿,上边有把手)和刮板(木把上安有平板的的农具)将其推拉到一起,按风的方向堆成堆(也叫麦稳)就等待起风开始扬场。</p> <p class="ql-block"> 扬场的工具是木锨,给扬场的人打下手的叫“打落”,用的农具是大扫帚,就是把扬场时落下来的其它东西扫出来;扬场技术高的好手,把一木锨麦籽儿扬起来是一条线状,多少有点风就可以把麦糠和尘土吹出来,落在地上也是一条线状,便于“打落”的人操作;扬场技术欠缺的人扬起来则是一大片,不规则,这样麦籽儿散落面积大,不宜“打落”的人干活儿。所以农谚说扬场:会扬的一条线,不会扬的一大片。</p> <p class="ql-block"> 麦子扬完之后,就开始装袋,装好袋后拉到家里或生产队的仓库,然后用茓子茓起来。特别是生产队时,麦子茓好后还要在最上面用印板打上记号。“印板”这东西现在的年轻人已经都不知道是什么、长什么样子了!</p><p class="ql-block"> 印板也叫粮印,是过去用于封盖粮仓、粮堆的一种特制的印模。也就是盖在粮食上面的印章。据说过去的官方粮仓、粮行及临时储存的粮堆等,也以此作为验信的重要凭证。</p> <p class="ql-block">印板一般都是木头制作的,多数为长方形的,大小不一,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3厘米左右,选材、设计、雕刻也颇为讲究,官府的、粮行的、家用的、临时的,从材质上、雕刻的花纹上和字的寓意上都有讲究。</p><p class="ql-block"> 麦子入库茓好,盖上“印板”后,用两把大锁把粮库门锁上。一把锁的钥匙由粮食保管员保管,另一把钥匙由“印板”管理员保管,这样就可以起到既防盗又可以互相监督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朴素的权利制衡理念。</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的普及,现在到处都有监控,“印板”及其它的好多好多都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作为农耕文化的痕迹和儿时的记忆,在我的脑海里却怎么也挥之不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