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39b54a">白云山摩天轮下,在建设中的磐安高铁站。</font> <font color="#167efb">香树湾小区内的古树</font> 甲辰年初夏,喜闻杭温高铁即将将开通,南下温州,北上杭州的行程,均在半小时内可达。以后的杭州城与温州城,像是在家门口一般,随时可以造访,此心再次被兴奋点燃。“老夫聊发少年狂”,我骑车前往在建设中的磐安高铁站(深泽六冲站)一睹究竟。<br> 深泽六冲,是当年我在深泽中学工作时多次光顾的村落。80年代初的六冲村,分上下两村,村庄不大,散落在白云山下,全村马姓为主,当年我家访过多次。这一次,可算是故地重游。<br> 因为高铁站的建设,我已找不到当年的路。我从新城广场,沿新建的香树湾小区往东骑行。高楼林立的香树湾边,不远处白云山顶峰的摩天大轮旋转着,“白云深处有人家”的仰头村在半山腰绿荫中时隐时现,山下白云山隧道口,开阔的山地中,一幢重檐歇山建筑的大楼显然在目,隶体的“磐安站”三个大字,映人眼帘。铁路南边不远处,一排排的小高层建筑,已初具雏形,我窃以为是铁路职工宿舍,后才听说是新六冲村的安置房。<br> 被拆迁的六冲,南坞两村的村民均安置在香树湾矗立的高楼中。香树湾,以前应该叫下马溪。我记忆中是古树葱茏,溪水潺潺,几户农舍,炊烟袅袅,一副美妙的下马溪山居图。可如今唯一能寻觅的就那几株古木,还在风中摇曳着过往的故事。<br> 走进香树湾,那些曾在平矮黑瓦的农村楼房中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农民,居住进高楼套房之中,那些在房前屋后习惯堆放锄头畚箕的人,这样的小区生活是否适应?但见小区中坐着很多老人,那些闲嘴的老太太看见陌生人总爱问这问哪。与其它农村类似,留守的总是老人和孩子。<br> 出了香树湾,我的车又不由自主地拐进了位于金钩山背的“磐安县职业教育中心”。<br> 金钩山背是原先深泽中学的旧址。1983至1986年我曾在深泽中学任教,1996年到2005年,我也在磐安县职业技术学校(现改名为磐安县职业教育中心)任教。撤了深泽中学,搬来了县职教中心。旧去新来,都是我曾工作过的母校。<br> 到了金钩山背,原先萦绕在脑海中的学生上学爬坡,蒸饭到小山沟汲水的情景,已然不见。一所新的校园,在青山绿荫之中呈现眼前。<br> 校园很美,东侧校门的绿草地上雕塑着高大的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的铜像,塑胶运动场比我们当年的山地大操场大了很多。此情此景,我想起了伟人毛泽东的一句诗:“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br> 但愿磐安高铁开通日,我会带上家人,享受一回飞速的杭城之旅。<br><br><br> <font color="#39b54a">县职校南大门</font> <font color="#167efb">县职校东侧门,陶行知先生像</font> <font color="#167efb">县职校塑胶运动场</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