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箴言书院焕发新生机

老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摄影: 柳卫平</span></p> <p class="ql-block">5月13日(星期一)下午三时,我们父子俩跟随着赫山区网信办肖萍、李宇启主任来到了箴言书院进行采访拍摄。该院一位帅哥辜明智主任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一行,并给我们作了详细的讲解介绍。</p><p class="ql-block">箴言书院座落在距市区20公里的瑶华山下,志溪河边,环境十分优美。现为益阳市箴言中学,原为益阳县第一中学,其前身是始建于清代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的箴言书院。</p> <p class="ql-block">箴言书院,位于湖南益阳。清咸丰三年(1853),邑人湖北巡抚胡林翼创建于瑶华山麓,前临志溪。以其父达源曾著有《弟子箴言》,故以“箴言”名院。</p> <p class="ql-block">惜工未成而卒(1861)。至同治二年(1863)始成。有大门、先圣祠(祀孔子)、宫詹公祠(祀达源)、大堂、书楼、半学、志道、据德、依仁诸斋等,共四进96间,另辟射圃、化字塔(字藏),可居生徒120人。</p> <p class="ql-block">藏书1355部(31738余卷),存谷2225石。书院规章为胡氏生前所定,设山长、监院、首事、掌管、司书等管理教学、行政事务。</p> <p class="ql-block">山长“不由当道荐致”,而“由监院、掌管人等公同酌定”,聘请“品行端正,经学淹通,有名于时,无玷于躬者”担任,一年一任,“允惬众论者”可连任;监院“必择素有品望,能调和舆情而不偏党,识时宜而不执拗者任之,无定期日,以功过而久暂之”;掌管、首事、司书等皆“视勤惰、公私而久暂之”。</p> <p class="ql-block"><b>胡林翼创建的箴言书院简介</b></p><p class="ql-block">每年在全县招正、附生童各25名,胡氏子弟亦须考试合格方准入院,其中贯通一经、精熟三史,或算法、舆地、水利、小学、典制、掌故各擅专门者,可免试列入正课;月课3次,2次时文,1次经史诗赋;学分汉、宋、经济、词章“四端”,诸生可择其所好而习,但“必归实践躬行”,以期“考证不涉繁芜,义理不嫌腐,经世皆为有用,立言弗至无根”;为学秩序,汉、宋、经济、词章各异,可先分别读《说文》、《三礼》、《近思录》、《大学或问》、《通鉴》、《三通》、《乐府》、《史记》、《汉书》、《文选》,“既熟再及其余”;“读书之法,先教以墨守,次教以融会贯通”。</p> <p class="ql-block">同治四年(1855)始聘王龙文主讲,订《箴言书院学程》,分经史、立身、治事、为文4门课程,继任者有黄自源、庄受祺、朱锦、程霖寿等。</p><p class="ql-block">光绪十三年(1887)改为校士馆。1911年改为箴言学校,旋改名县立第二高等小学。1924年3月因雪峰山土匪袭击,学校停办,藏书由胡氏后裔运于多贤祠保存。抗战时,长沙私立育才中学迁入。1954年益阳县一中迁此至今。现存书院原建筑6栋50间,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b>箴言书院创始人胡林翼简介</b></p><p class="ql-block">胡林翼(1812—1861),字贶生,号润芝,湖南益阳泉交河人氏,“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胡林翼出1812年生于益阳泉交河,为清代中兴名臣,著名湘军[1]领袖,官至湖北巡抚。</p> <p class="ql-block"><b>生平经历</b></p><p class="ql-block">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从曾国藩至两湖练湘军,屡破太平军,咸丰六年(1856年)攻陷武昌,咸丰七年(1857年),击溃陈玉成部,次年五月攻占九江,不久合围安庆;十一月,主力李续宾部在「三河镇之战」全军覆没,其势遂受挫。</p> <p class="ql-block">路进攻安徽。咸丰十一年(1861年)春天,太平军攻入湖北,胡林翼率部回援,九月曾国荃攻陷安庆,同月月底病死武昌。据言胡林翼一日在安庆长江沿岸,见江中一艘西洋新式轮船,逆流而上,飞快游弋,中国船舶难以望其项背。胡林翼忧心洋人洋务势力,大喝一声坠马,吐血而亡。</p> <p class="ql-block">咸丰九年(1859年),与曾国藩分兵四</p><p class="ql-block">胡林翼虽早殁,但生平推功让能、调和诸将,为平定太平天国奠定良好基础,曾国藩说:「林翼坚持之力,调和诸将之功,综核之才,皆臣所不逮,而尤服其进德之猛。</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他是一位枭雄。在湘军集团中,他是仅次于曾国藩的二号人物。他只活了不到50岁,比起跟他同年出生的左宗棠,他少活了24年。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他远远没有曾国藩和左宗棠那么有名。</p> <p class="ql-block">湘军在胡林翼的手上发展迅猛。在他担任湖北巡抚以前,湘军只有不到两万人。而自从他在湖北开始编练部队以后,四年时间里,湘军部队的总数增加到了七万多人,远远超过了过去曾国藩所统帅的部队规模。</p> <p class="ql-block">1857年,曾国藩被剥夺了兵权,困守湖南老家。如果不是胡林翼极力向朝廷争取重新起用曾国藩,也许这位湘军的领袖就在湖南那个偏僻的乡村里慢慢度过自己的余生。曾国藩重新出山以后,胡林翼和他联手干了一件足以改写那段历史的大事,这就是著名的“曾胡联手图皖”。1861年9月5日,安庆被湘军攻陷。在安庆攻克25天以后,胡林翼好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似的,在武昌病逝,当时他还不到50岁。</p> <p class="ql-block"><b>榜样作用</b></p><p class="ql-block">胡林翼为人文武双全,且能诗能文,为官清廉,且重视教育,生前倾其所有,在益阳石笋瑶华山,修建了箴言书院“以公邑人”,培育人才,造福桑梓。后人蒋介石特别崇拜胡林翼的军事才能,把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军用兵之道编成《曾胡兵法》,作为黄埔军校学生的必读教材,并签名题词赠给学生。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阅读了《胡林翼遗集》,也十分钦佩胡林翼的文韬武略和做人为官之道, 遂把他当成学习的楷模,把自己的名字也改为毛润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