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孤帆远影天际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0px;">——人生逆旅第一次</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南华若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诗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唐·李 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故人西辞黄鹤楼,</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烟花三月下扬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孤帆远影碧空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唯见长江天际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光荏苒,日月如梭,白驹过隙,逝水东流。人生旅途,时光短长,几多驿站,缘分遇见,长亭告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十年前, 我第一次到了不惑之年;二十年前,第一次到了知天命之年;十年前,第一次到了耳顺之年;今年,第一次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说,人到七十不稀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光荏苒几春秋,天增岁月人增寿——每一年,特别是每十年——每一次,都感叹;每一次,自己都不相信,时间过得这么快吗;每一次,都回眸,往事未如烟;每一次,都瞻顾,樂忧参半,五味杂陈,信步康庄,遥望未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月9日早上,我于本日第一次翻阅朋友圈,第二次同样的震惊地发现(上一次是为同窗学友),同样的从朋友的本人微信号,却是由其儿子操作发布的父亲突然心梗“走了”的讣闻——其父亲,我挚友,几乎每一天都互发微信,寄问候,送祝福,有时,以及不久前,还打过电话,问问近况,沟通夏季其准备为儿子举办婚礼事宜,唠唠家常,叙叙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万万没有想到,这位挚友即将于今年8月退休,即将无事一身轻,尽享天伦之乐,并且计划在退休当月,就为儿子举办新婚典礼……呜呼痛哉!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呜呼哀哉!天妒英才,天不假年,计划变化,萬事蹉跎,好事多磨,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震惊之余,唏嘘之下,第一时间跟挚友的儿子发微信、通电话,致以真挚哀悼之情,表达、落实善后之意。这位挚友的儿子,聪明好学,多才多艺,中学时其作文就出类拔萃,师从旅順著名军旅书法家傅山,当年曾入选陪同夏德仁市长访日代表团,在日本一展中国少年书法之风采。今年,刚从复旦大学古文献专业博士毕业,入选浙江大学引进人才,入职该校青年教师。从其中学到大学,彼此曾多次交流读书为文的体会与感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月10日上午 ,同频共振,千里遥知,黑发人送白发人,孝子含泪写祭文,哽咽念悼词,感天动地,催人泪下,让人警醒——生者要化悲痛为力量,好好保重身体健康,好好善待亲人朋友他人……好好珍惜人生旅途的相遇之緣,认真踏实过好每一天的幸福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挚友走了……我的内心空荡荡的,也仿佛遭到了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五内伤痛,心情恍惚,感叹人生无常,生命脆弱……祈愿逝者在天之灵安息!希愿生者坚强、任重道远、勇毅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和这位挚友相识相交四十多年了,在参加高等教育中文专业自学考试中,在新闻宣传与行政管理服务工作的融合互动中,有缘相遇 ,一见如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勉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在这里,我是第一次在公众平台、公开客观解读评价自己的这位老朋友——大连市旅顺口区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span><b style="font-size:20px;">徐福元</b><span style="font-size:20px;">——虽然他是一名普通的新闻工作者,但是他却是一名很不平凡的人民勤务员,他忠于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职守,认真负责的当好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他积极深入采写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他热心采访、热情众筹,配合行政部门与社会力量,为贫病困难对象輸血造血、雪中送炭………他跟北大老教授钱理群眼里笔下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判然有别。他的聪明好学、仁义厚道、助人为乐、不计名利、与世无争,有目共睹,为人称道,广为好评。他不仅获得了上级颁发的诸多荣誉证书,更拥有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由衷赞扬与极好口碑。他热爱读书,勤奋学习,与爱人一起,重视教育,言传身教,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了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笔者心潮最低时,此刻诗是不想写了,恐怕写也写不好的。感时伤逝,自然想起,最近第一次听到的两首好歌:《心愿》和《爱到深处你却不在》……歌词情思深远,旋律宛转动人,虽然好像唱的是狭义的男友女友的爱情,其实引发听者想象的,覆盖广义的融合相通的人间之爱,还有农友、工友、学友、战友、朋友等的友爱之情,还有血浓于水的家族亲情之爱,还有心系天下苍生的无疆大爱之情——唯独灵长异,天下第一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昨天到今天,第一次看到王达峰老师的演讲视频,谈小学生的非黑即白思维、中学生的多元思维、大学生的相对主义思维、成年人的系统整合思维等等,娓娓道来,颇有新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根据专业研究意见,人的思维既伴随年龄不断成长成熟,有的极少数也存在低幼徘徊、成年巨婴的固化定势之另类现象。当然,从另外的更深更高的层次来说,人的性格、思维、行为取向,随着年龄增长,在越来越成熟的同时,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依然不为世俗风尘所污染,仍然保持一颗真诚善良、朴实无华的赤子之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就联想起了我的这位挚友,世态人情他早有洞见,但是依然始终保持与人为善的赤子之心,依然热情洋溢助人为乐,就像《你是一个好人》这首歌里所唱到的:“你是一个好人,一看就知道有颗好心。生活的忙忙碌碌,忙碌的认认真真。从没有什么过高的奢望,只相信汗水就是黄金。啊,你是一个好人,好人是这个世界上的魂!啊,你是一个好人,好人是这个世界上的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两首洞彻世态人情的好歌曲:《雾里看花》《白天不懂夜的黑》,仔细品品其歌词,对照现实社会某些侧面,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太白慨叹:“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呜呼!天下之难事,岂唯蜀道而已哉。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比如碰瓷,比如告密,比如造谣,比如陷害,比如幻觉错忆,比如过敏误判,比如人走茶凉,比如西帝嫉妒我们的高速发展,就大搞以中为敌、围追堵截,好比赛场上跑不过就玩扫堂腿、下绊子……林林总总,网上网下,国际国内,灵长异类,阴谋阳谋,层出不穷……“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都耳熟能详:天下只有一种最了不起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还有那么多人,依然执着真诚善良,依然看淡红尘,依然热爱生活,依然相信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依然坚持善小而为之。今年五一假日期间,梅大高速公路凌晨突发塌方,有那么多见义勇为的平民英雄,临危不退缩,置生死于度外,跪路拦车,冒死救人……一幕幕救死扶伤的画面定格,就是最生动、最实际、最雄辩的证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萧伯纳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我们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后,我们每个人就会有了两种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然的,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自己的如此如彼的、这样那样的静思遐想。当然了,其种种思索情景,有的可以写出来,有的还不适宜写出来,有的则会成为一生永远的回忆、回味与珍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所共知,人生旅途,有限单程,来来去去,有去无返。因而无论是时间、阅历、驿站、征途、此岸、彼岸,不管是朝霞旭日、鸡鸣起舞、黄牛耕耘,还是龙马精神、龙飞凤舞、老骥伏枥、晚霞夕阳,其间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第一次”,其中都会有遇见的许多人许多事,则既是第一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各位朋友,好好珍惜吧,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好比单程列车,幼少青壮老,路途修远兮,只有这一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正如陶渊明《杂诗》所说:“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译文: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诚哉斯言。最近几天,读读想想,自忖能量正值,故而敝帚自珍,不敢私藏,遂予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5月16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