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古董假画,务必请我为顾问

一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一清欢乐禅10】</span></p> <p class="ql-block">  冒险做回自我推荐,主要想让假古董商们少走弯路。</p><p class="ql-block"> 2014初夏,华北某省收藏界朋友邀我走一趟,说家藏不少古画,盼帮其掌一眼。</p><p class="ql-block"> 用“掌一眼”这词,可见他是行内人。</p> <p class="ql-block">  进入朋友的藏室,十足地给震了:真不少啊。一件件的,名家作品淋琅满目。特别是那些古画,感觉来历神秘、背景深浓。我悄悄打量藏主,人是一脸神秘。</p><p class="ql-block"> 神秘的还在于这些古画背后的风云奇诡。看看下图便知这一路之上的曲折艰辛与悲伤故事:</p> <p class="ql-block">  在沧桑的画匣旧套及裹纱麻料面前,酋长睹物而有一份特别的心痛感。算起来这不但经历了国民党潜逃台湾时的波折,又经历了“文革”的折腾与苦厄,千辛万苦地这才到了藏主手中。酋长便因之而越发认真起来。</p><p class="ql-block"> 伟人说过,干啥就怕认真。</p><p class="ql-block"> 这一认真,酋长便由最初的虔敬,发展到后来的“不可思议”起来。</p><p class="ql-block"> 首先,发现问题是从下面这一画面开始起疑的:</p> <p class="ql-block">  要说,又是国民党党旗党徽,又是“金陵博物院收藏”标示,又是“中华民国内政部”示属,加之以“宝封”朱印,且十分专业地在藏画套封中央位置贴以所藏作品小样照,所有细节无一不显示其藏品之珍、归类专业。</p> <p class="ql-block">  但是,写套封的“工作人员”却不小心露了马脚,用的竟是显然穿越了时空的圆珠笔。</p><p class="ql-block"> 在这位“工作人员”登记的系列珍品套封上,将这一批珍品转运的登记时间是“民国十三年”,也即1924年。“原有地址”标注的是“重庆”。哟,这里就有几个问题。1924年抗日战争还没有发生哩,国民党总部并无搬往“重庆”。这且不管它。问题是1924年根本就无这种圆珠笔呀。</p> <p class="ql-block">  放大圆珠笔笔迹,可知其为圆珠笔中“柔性”品种,该品种所用油墨是以色料、溶剂和调黏剂混合特制而成的。它是1936年才由匈牙利一位叫比罗的新闻印刷厂校对人员发明的。而这种笔进入中国政务办公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初,大规模使用时间不早于1988年。</p><p class="ql-block"> 所以,这个结论大家应该知道了,造假人太过粗心,不小心露出了屁股后那撮小尾巴。</p> <p class="ql-block">  再看下面这图。是用来说明旷世珍品之所以能让你有机会窥见并收藏,是因为发生了文G这样的事,如果不是红卫兵插一手,压根你就没机会接触:</p> <p class="ql-block">  好,诸君觉得猫腻或破绽会在哪里呢?酋长跟你摆乎一下,不然为什么本文标题说,今后要做古董假话,一定要请酋长当文化顾问的道理吧。有技术指导,就不容易被人识破,少走弯路嘛。</p><p class="ql-block"> 就这画面所呈现的内容,要说故事构思得还真不错,确实在那年月发生过不少红卫生打砸名家,抢走名贵字画的事。</p> <p class="ql-block">  这次酋长识别假货,是从印刷字体上发现端倪的。</p><p class="ql-block"> 如果这批字画是1924年—1945年由“中华民国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对不起,字体上暴雷了。这些字体都不出现在那个年代,而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产物:即计算机字体。</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在计算机字体产生之前的印刷物字体,都是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延续,是木刻字模,后来发展到铜铸字模。这些字在排印成品后,印刷出的效果,我们以1966年的出版物为例,是下面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看图便知,当时的字迹,是没办法与计算机字模的出版物字迹相比的,后者版面干净、线条清晰。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所使用的是矢量字体,也就是说每一个字形都是通过数学曲线描述来实现的,这类字体的优点是字体实际尺寸可以任意缩放而不变形、变色。矢量字体可以在对字体进行任意缩放的时候保持字体边缘光滑,字体色素不会丢失。</p> <p class="ql-block">  对照上图我们可以轻松地发现,这些套封上标注的1966年的字体,全部产生于1990年代初期。</p><p class="ql-block"> 想想,九十年代的“中华民国故宫博物院”“民国政府南临时政府”还在大陆这边“密封”郑板桥们的书画藏品,岂不可以大笑一番?!</p> <p class="ql-block">  还有很多好玩的细节,待酋长今后写一本《古董书画辨伪指南》后,再与大家一一细掰。</p><p class="ql-block"> 唉,做骗子、特别是做假古董,如果没有一点文化还不行。</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70年代全国批《园丁之歌》中的一句台词:“没有文化,怎么能接好革命的班”,真的是这样啊,没有文化,同样也做不成一个好骗子。</p> <p class="ql-block">  所以,倘若一定要弄假古董卖钱,至少得请酋长这样有文化、有识见的人做顾问,方可避免差错频出。您说是么。</p><p class="ql-block"> 有此需要者,请拨打如下电话:110,110,1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