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上行——之二十五……

李富燊

<p class="ql-block">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在封建社会里一直被奉为正统思想,并曾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许多国家。为表达对孔子的尊崇和对儒学的推重,历史上曾有12位皇帝亲临曲阜致祭,并将孔门弟子和历代儒学大师172人配祀孔庙</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学生节”,大批学生进庙参观</p> <p class="ql-block">  孔庙始建于春秋,历经两千多年历朝各代近百次增修扩建,至明清时形成现在的规模,庙内存有汉以来历代石刻1000余块,尤以汉魏六朝碑刻、汉画像石和明清雕龙石柱驰名中外,是研究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的宝库</p> <p class="ql-block">  孔庙面积之大,时间之久,气魄之雄伟,保存之完好,被中国古建筑学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之奇迹,不仅是儒家文化载体,更是一座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化艺术殿堂。</p> <p class="ql-block">  太和元气坊,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太和元气”为山东巡抚曾铣手书,“太和”指天地、日月、阴阳谐和,“元气”意为宇宙原始物质的自然之气,喻儒家思想为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之本,正是在孔子“和而不同”思想浸润和感召下,使得56个民族之间能够和谐共生,相濡以沫,多元并举,共同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p> <p class="ql-block">  从孔庙的正门——棂星门开始,一座六柱五门的石牌坊,造型古朴,寓意深远。进入棂星门后,是一条宽阔的丹墀,两侧是碑亭,陈列着历代碑刻,记录了孔庙的历史和变迁</p> <p class="ql-block">  古树名木是曲阜特有的历史文化标志,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客观记录和生动反映了儒家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听导游讲孔子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讲述深入剖析,听者入心入脑</p> <p class="ql-block">  圣时门建于明永乐十三年,飞檐斗拱,顶为绿琉璃瓦。四周是深红的墙皮,券内是杏黄的墙里,前后石陛御道有明代的浮雕二龙戏珠,圣时门”三字为清乾隆皇帝手书,走进此门,看到红色的木门上镶有金色门钉,门钉为纵横各七,相当于公爵府门级别,雄厚的朱漆大门上,一排排硕大的金色门钉纵横排列,绚丽的色彩搭配倍增建筑的壮丽之美</p> <p class="ql-block">  弘道门,为明初时孔庙的大门,“弘道门”为清世宗据孔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语命名并御书匾额</p> <p class="ql-block">  大中门,孔庙的大门。过了大中门,进入孔庙第四进庭院,院落疏阔,古树葱郁,禽鸟翔集夏天鹳飞鹤舞,白鹭翩翩,冬春鹊鸣雀喧,昏鸦噪晚,显得十分幽深</p> <p class="ql-block">  弘治碑,立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此碑原有碑亭,后因失修倒塌</p><p class="ql-block"> 成化碑,明成化四年(1468年)立,明宪宗朱见深御制碑文,极力赞颂孔子及其思想,是曲阜诸碑中对孔子推崇最高的一幢</p> <p class="ql-block">  深入浅出,精彩的故事情节让大家对孔子更深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为孔庙之主殿,唐代称“文宣王殿”,“大成”乃因宋徽宗赵佶尊孔子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而改名为“大成殿”,并御书匾额</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不仅殿宇宏大,装饰华丽,为全国孔庙之冠,而且此殿前檐十根雕龙石柱,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雕刻玲珑剔透,龙姿栩栩如生,无一雷同,堪称我国石刻艺术中的瑰宝,为宫殿建筑中前所未见,连紫禁城的龙柱也相形见绌</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四周廊下环立二十八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是曲阜独有的石刻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  从底到上全部雕刻深邃,云龙腾起如飞,神态各异,远而望之,祥云之中蛟龙盘旋飞舞</p><p class="ql-block">孔庙龙柱被摸铮亮 寓意幸福吉祥</p> <p class="ql-block">  拜孔子,为家中学子求学业</p> <p class="ql-block">  今天天气很热,但不减游客参观孔庙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孔庙大成殿后一棵有2100年历史的古柏树,直径约十多米,树冠繁茂,树皮完整,被人们摸得颜色变深,成为景区内的一处亮点</p> <p class="ql-block">  杏坛是孔子当年讲学授徒的地方,金代在杏坛上建亭,是一座朱红色柱子的高大亭阁,阁内有坛,坛前有四棵杏树,谓为杏坛,牌匾为乾隆皇帝御题,孔子大约在三十岁时,开始收徒讲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观点,打破了“学在官 府”的框框 提高了私人讲学的地位风气 的转变,是孔子对我国文化教育的一大贡献,孔子周游列国,一方面开展与鲁国周边国家交往交流,另一方面传播儒家文化思想,可以说,孔子既是理论家,也是实践者,不仅提出了“大一统”理念,创立了儒学文化,而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游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p> <p class="ql-block"> 先师手植桧是位于大成门内东侧石栏围护的桧树,树东石碑由明万历年间杨光训手书。古桧挺拔高耸,树冠如盖。据记载,古桧原为孔子亲手所植。今存桧树为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于古树桩下复生的新枝长成的。在过去,它是孔子学说精神不朽的象征,其长势繁茂与否预示着孔家乃至整个国家的繁荣与衰败,象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浴火重生的伟大精神。如今,这棵树依旧生机勃勃、挺拔高大,寓意着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中华民族共同体屹立长存,也象征着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繁荣昌盛、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  孔子雕像的常见手势之一是手持书卷或礼器,这一手势体现了孔子对于学问和礼仪的高度重视,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提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知识的不断追求和实践,手持书卷,象征着孔子的学识渊博,以及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孔子雕像有时也会呈现出手臂微屈、手掌向外的姿势,这种手势传达了孔子“仁爱”的核心思想,这种手势仿佛在向世人展示孔子的仁爱之心,呼吁人们以宽容、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共处</p> <p class="ql-block">  龙树,也被称为“龙纹树”,其树干从底部到顶部的一面整齐地长着波纹,看起来就像是几条小龙盘柱欲飞,这棵树的奇特之处还在于,传说乾隆皇帝在拜孔子时曾靠在这棵树上休息,之后这棵树的树干上就出现了龙形树纹,现在这些树纹仍然清晰可见。这棵树的年龄已经无法考证,但据说是和孔子的时代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  凤树虽然现在已经干枯了,但依然保持着傲人的姿态,一直陪伴着龙树,凤树的树冠像孔雀的尾巴一样,据说是孔子夫人亓官氏的化身,凤树在九二年枯死,九五年倒掉,现在用石柱支撑着,这两棵树象征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的化身,是孔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  鳌是上古传说中的瑞兽,其长相是龙头龟背凤爪鲤鱼尾;另一种说法是龙生九子的老大,相传“龙生九子,鳌占头”,所以古代常常用来比喻居于首位,独占鳌头,常常用来形容科举时代中状元,民间百姓有摸鳌的习俗,尤其是家里有学生的要考试前都争先恐后带孩子摸摸鳌:摸摸鳌头独占鳌头万事不愁、摸摸鳌尾万事顺风又顺水,摸摸鳌背长命健康又富贵……</p> <p class="ql-block">  你路过摸了吗?</p> <p class="ql-block">  庙内到处都是古树</p> <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的祭奠孔子的活动即将开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今天孔庙圣迹殿为学子举行孔子祭奠活动,孔庙祭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仪式,该活动旨在纪念伟大教育家孔子,并表达人们对他的崇敬和思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  祭祀大典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宠,以示我们现代人继续传承和发扬好我们的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  场面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祈愿孔子能保佑学子们能够得到更好的学业成就,</p> <p class="ql-block">  学子们会手持蜡烛,向孔子神像鞠躬献词,祈求学业顺利、事业昌盛等</p> <p class="ql-block">  孔子祭奠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仪式,旨在纪念伟大教育家孔子,并表达人们对他的崇敬和思念之情,这一活动有着千余年的历史,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  孔子七十七代后裔</p> <p class="ql-block">  孔庙是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建筑群,在这里,可以深入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和儒家文化的内涵,也可以领略到古代建筑的博大精深,更可以深入了解儒家文化的精髓和传承,在孔庙的参观游览中收获满满的知识和美好的回忆,在未来的岁月里,让曲阜孔庙这一璀璨的文化明珠永远闪耀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