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川会议纪念馆(延安游记~29)

嘉岭老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洛川县城东北有一个冯家村,冯家村有一个洛川会议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年前那个酷热的夏天,正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造访了这个在中国抗日战争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车过金锁关、黄帝陵,爬上洛川平原,在平坦的国道上飞驰。蓦地,在陕北那蓝天如洗、白云飘动的高原上,在一排排窑洞相拥、苹果飘香的村落间,冒出一个青砖仿古的建筑,这便是洛川会议纪念馆了。洛川会议纪念馆的出现,似乎在不经意间,又似乎是刻意的安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半个多世纪前,也是一个酷热的夏天,在那个会议之后,它就被历史地定位在这里,注定了是二一○国道旁最显眼的风景。它在这里本身就是一种宣示:作为神州大地上一个不可忘却的历史事件,无论祖国发生了多大变化,无论是哪一代中国人,即使坐上风驰电掣的时代列车,都要时刻铭记那段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宰割、奴役的屈辱历史,都不能忘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浴血斗争。因为,它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不能隐忍的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洛川会议纪念馆背靠广袤的洛川平原,前面跨过二一○国道就是一条沟壑,恰如毛泽东主席率领共产党人来到这里时,中华民族正面临的艰难选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馆大门楼上方镶着红五星,两边窗棂为半圆型,好像早晨初升的太阳。穿过纪念馆的大门洞,不远的地方是两孔坐北面南的窑洞。一孔是当时的洛川会议会址,一孔是毛主席的卧室兼办公室。窑洞里的一切还都按原来的布置摆放着。纪念馆后面有一棵枝叶繁茂的老槐树,绿荫铺地,格外凉爽。讲解员告诉我们,当年毛主席和大家开会休息时,就来到院子的老槐树下乘凉、抽烟,有时候也蹲在树下吃饭。他们一边休息一边继续着在正式会议上没有说完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槐树是幸运的,曾经见证了这一历史,也深知中华民族的苦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华夏版图觑觎已久。190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国东北(满州)挑起了日俄战争,日本获胜后在其控制的东北地区设置了“关东州”,开始了长久盘踞东北的罪恶行径。1927年夏,日本内阁在东京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露骨地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就在那一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呈上了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从而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蒋介石当时正集中力量进行内战,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撤出沈阳城,仅4个多月东北三省就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但蒋介石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甚至把张学良的东北军调至两千多公里以外的陕甘“剿共”,致使我国未能形成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从1937年6月起,日本侵略军在北平(今北京)西南宛平附近连续举行挑衅性军事演习。7月7日晚10时,日军在北平近郊芦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索。当地驻军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正交涉间,日军竟炮轰宛平县城,并向芦沟桥进攻。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战争从此开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发出通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对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主动与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当时,洛川一带驻扎着张学良的东北军。丧失了家园的东北军将士,对蒋介石的反动政策不满,在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政策的感召下,理所当然地与红军和睦相处。为了实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制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中共中央决定召开一个会议,并把会址选择在东北军驻防的洛川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年8月初,肖劲光受党中央的指派,来到延安以南的洛川县,在离县城东北10公里处的冯家村,选中了村民冯建勋的一所私塾小学。他之所以选择在冯家村开会,首先是这里地处咸榆公路边(今二一○国道),交通方便,加之东北军与红军和睦相处,出乎国民党顽固派的意料,十分安全。其次是因为会议要请部分红军高级将领参加,这里距红军驻扎的三原、富平和党中央所在地延安都是百余公里,骑马一天时间就可到达,便于到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国统区开共产党的会议,冯建勋开始还是有些顾虑,但他很快就想通了,热情地将私塾的两孔窑洞腾出来。肖劲光很快将私塾收拾停当。两孔坐北面南的青砖窑洞,私塾小学的一孔作会议室,私塾先生的一孔作毛主席的卧室兼办公室。不几天,中央政治局的领导和部分红军高级将领,陆续从延安和关中来到这里。他们骑着战马、带着随员,走进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分别住进老百姓家里。此时,他们好像是来冯家村聚会的,战友相逢,嘘寒问暖,谈笑风生。平时清静的冯家村,顿时热闹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会议期间,中央从延安调来一个加强警卫营和一个手枪连,担任会议的安全保卫工作。满怀挚热抗日情怀的东北军又派了一个机枪连和一个手枪排,配合红军进行会议的保卫警戒工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朱德、任弼时、关向应、凯丰、张国焘,以及各方面的负责人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张浩、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张文彬、肖劲光、林伯渠、徐向前、周建屏、傅钟等22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党在抗日民族革命战争中的纲领和政策,规定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确定了我军在敌后进行持久抗战的战略任务和作战方针。会议还根据国共两党的约定,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下辖115师、120师和129师,共4.2万人。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定敌后抗战的任务和方针、决定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谁能想到,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在这个小小的山村作出的。谁能想到,八路军——这支使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的队伍,这支在抗日战争中赫赫有名的队伍,这支肩负民族救国重任的队伍,这个不朽的永远彪炳史册的名字,就是在这个小小的山村诞生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走进毛主席当年的卧室和洛川会议的会场,在那些照片和实物里,寻找着历史的痕迹。那间会议室确实简陋得不能再简单了,从村里临时找到的五张八仙桌依次摆放着,周围是凑齐的五个条凳、七只方凳和一只马鞍凳,柴质的纹理,陈旧的式样,似乎还散发着当年开会的气息。朴素的卧室里,那盘土炕上放着一块床板,毛主席仍然睡不惯陕北的土炕,保留着他睡木板床的习惯。紧靠土炕那张供桌上的油灯似乎还在燃烧,哔叭的烟花伴随着袅袅青烟在窑洞中消散,洗脸盆、毛巾和木椅依旧摆在那里,好像他的主人刚刚起身离去……在洛川的这几个日日夜夜,民族兴亡、国共合作、抗日救国,有多少大事一直萦绕在心头,不知道毛泽东是否在这里睡过安安稳稳的好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洛川县南有黄帝陵,是赫赫始祖的陵寝,神州四万万中华儿女的血脉之宗;北有界子河,跨过河就是人们向往的红色热土,全国热血青年冒死投奔的革命圣地延安。据说,会议期间,有一批投奔延安的进步青年恰好路过,在一派轻松热情的气氛中,受到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其中有一位从上海来的女演员江青。谁也不曾想到,就是这个人后来取代了毛主席的夫人贺子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洛川会议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经过八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打了无数次天昏地暗、血流成河的战斗,全国3500多万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终于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赶出中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史已经随风逝去,夏日还是如此酷热。就像穿过深长黑暗的时空隧道,当我回忆完这段历史的时候,不由得长长呼出一口气。走出那段积贫积弱,风雨如磐,任人宰割的历史,谁又能不为华夏大地感到庆幸,从而呼出胸中那股郁闷压抑之气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九十年过去了,泛黄的日历也一页页撕去,但这一页却时常牵动我们。这说明我们的感情、民族的良知还不曾丢失。我想,有了这种感情和良知,我们就会背负着一种责任,向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明天走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