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句容

zmzg龙哥

<p class="ql-block">  美篇名:zmzg龙哥</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42197769</p> <p class="ql-block">  1972年4月,父亲从部队回到江苏句容老家,带着母亲和我们姊妹4个,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庄——朱家庄,踏上随军之路,来到湖北。</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我们离开家乡52年了。而今,我和妹妹都已退休,父母也上了年纪。但,家乡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承载着童年的记忆、情感和身份认同的地方。清明节前,我们陪父母回到了老家句容。9天的时间,我们走了不少地方,无论是与亲人们欢聚,还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都让我们倍感亲切,意味深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那么我的老家句容有哪些与众不同呢?</span></p> 句容是古邑 <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句容,以前是一个县,现在是县级市,地处苏南,东连镇江,西接南京,是南京的东南门户,素有"南京新东郊、金陵御花园"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句容于西汉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县,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是江苏省最早建县的13个文明古县之一。1995年4月撤县设市。</p> <p class="ql-block">  句容城墙遗址。</p><p class="ql-block"> 句容城的范围于唐代开始扩大,唐天祐四年(907年),重修句容城墙,并建东、南、西、北、白羊、上羊六门,城内面积195亩。后历朝历代都进行了修缮,至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城内面积达2025亩。</p> <p class="ql-block">  1937年,句容城东门城楼(太平门)。</p><p class="ql-block"> 句容解放后,百废待举,对修复还是拆除古城墙意见不一,当时中央政府又没有古迹保护的法令,县政府综合各方意见,认为拆利大于弊。经苏南行署批准,除东门城门和东门北侧一段保存尚好得以保留外,从1951年12月开始,对老城墙实施拆除。改革开放后,服从城市发展需要,残存的东门城门于1979年拆除,东门北侧一段1982年全部拆除,历经1742年的句容古城墙寿终正寝,护城河也因建设而逐步填塞。</p> <p class="ql-block">  古邑句容名气最大的属大圣塔,该塔始建于西晋咸宁年间,曾经是古句容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最初是因供奉大圣僧迦神像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光绪十七年(1891年),正在修缮中的大圣塔,美国传教士来恩赐拍摄。</p> <p class="ql-block">  1970年1月,拆除前夕的大圣塔。</p><p class="ql-block"> “文革”时期,大圣塔向北倾斜加重,塔砖时有脱落,俨然成了一座危塔,随时有倒塌的可能。因不属于国务院命名保护的文物,经省革委会批准同意拆除。1970年1月24日,县建筑站进驻施工,至5月大圣塔残骸全部拆除,寺塔遗址遂废。千年古塔寺褪尽风华,令人唏嘘不已。 </p> <p class="ql-block">  2002年春,句容市委政府应社会各界的强烈呼声,易址重续大圣塔于葛仙湖公园。</p> <p class="ql-block">  大圣塔是佛教文化的经典建筑,更是重要的人文景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比较出名的大圣塔共有四处。一是江苏句容的葛仙湖大圣塔;二是安徽广德的天寿寺大圣塔;三是广东惠州的西山大圣塔(今称泗洲塔),四是河北邢台的邢州大圣塔。</p> <p class="ql-block">  如今,重建的大圣塔总投资2800万元,高89米,为9层塔体,列国内现有宝塔之冠;其外观为正八角形,平面楼层布局,四周为敞开式外廊,内设电梯和步行梯,登上塔顶可俯瞰市区全貌,句容秀美景色在塔顶一览无余。</p> 句容是葛洪故里 <p class="ql-block">  葛洪是谁?恐怕知之甚少,但提起他的大作《抱朴子》、《金匮要方》、《肘后备急方》则恐早已名闻天下了。</p> <p class="ql-block">  葛洪(约283年-约36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世称小仙翁,句容人。东晋时期道士、道教学者、炼丹家、医学家、科学家。 </p> <p class="ql-block">  葛仙观是为了纪念葛洪而新建。</p><p class="ql-block"> 据说葛洪是世界上治疗天花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  晋363年,葛洪卒于广东罗浮山,享年81岁,归葬江苏句容。</p> <p class="ql-block">  葛洪纪念馆,屠呦呦亲笔题写馆名。</p><p class="ql-block"> 2015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85岁的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而这正是晋代名士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予她的灵感和启发。</p> <p class="ql-block">  葛洪一生著作宏富,学问广博,主要有《抱朴子》内外篇、《神仙传》、《金匮要方》、《肘后备急方》等60多种,涉及哲学、医学养生学、神仙术数学、天文学、军事学、文学、语言文字学、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等各方面,《晋书》称赞其著述可与汉代班固、司马迁比肩。葛洪被英国剑桥大学著名教授李约瑟称为“最伟大的博物学家”。</p> 句容是道家第一福地 <p class="ql-block">  茅山是中国道教圣地之一,历史遗存丰富,文物古迹众多。茅山道教在两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奉三茅真君为开山祖师,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称为“上清宗坛”。</p> <p class="ql-block"> 据《上海道教》杂志“上清论坛”评论:“从公元3世纪到12世纪的中国道教史,就是围绕着茅山道教展开的。”“茅山上清派涌现一代代著名宗师,谱写了中国道教隆盛时期历史的光辉篇章。”</p> <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茅山建有一座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露天老子神像,高33米、重106吨、用226块青铜拼接而成,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雕像的巨大使得游人在景区的老远处都能看到。</p> <p class="ql-block">  茅山,是道教第一福地,母亲走近石牌摸福字,为自己及家人祈福添寿。</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在福地上。</p> 句容有宗律第一名山 <p class="ql-block">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句容市西北部,素有“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四大奇景。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上宝华山,栽下了六棵“御道松”。</p> <p class="ql-block">  隆昌寺,原名千华寺,始建于南朝天监元年(502年)。1983年,隆昌寺被列为中国“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p> <p class="ql-block">  宝华山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山中隆昌寺已历尽1500余年沧桑,是国内最大的传戒道场。是故,宝华山被称为“律宗第一名山”。</p> <p class="ql-block">  如今,每年传戒,各地僧尼纷至沓来,据说,全国70%僧尼都在此受戒,更有许多国家的僧尼也千里迢迢前来礼佛受戒,有“国际佛教学院”之称。</p><p class="ql-block"> 只有受戒才是真正的佛教徒。</p> 句容是秦淮源头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宝华山下千华古镇秦淮之源,即秦淮河的源头,句容作为秦淮河发源地,是绿色南京、生态句容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句容河,秦淮河支流,主要流经句容境内,为秦淮河的源头之一。</p> 句容通高铁地铁 <p class="ql-block">  句容西站是宁杭高速铁路从南京南站出发的第二站,2013年7月1日正式启用,距句容市区26公里。</p> <p class="ql-block">  句容站是沪宁沿江高速铁路上的客运站,于2023年9月28日投用运营,距句容市人民政府3公里,距南京南站39公里。</p> <p class="ql-block">  陪父母第一次乘高铁直接到句容,非常有意义的一次体验。</p> <p class="ql-block">  句容站是南京地铁S6号线(宁句线)的终点站,位于句容市内的南沿江高速铁路句容站附近,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2021年12月28日与南京地铁S6号线正式同步启用。</p> <p class="ql-block">  南京地铁S6号线是南京地铁第一条开通的跨市域地铁线路,途经南京市栖霞区、江宁区和句容市,线路西起马群站,南至句容站。</p> <p class="ql-block">  南京地铁S6号线在句容市区共设5个站,这是终点站句容站2号出入口。</p> 句容是草莓之乡 <p class="ql-block">  句容种植草莓在国内时间最早,发展规模以及产业化开发水平在国内乃至东南亚享有较高知名度,八十年代即被誉为“中国草莓第一乡”。</p><p class="ql-block"> 目前,已形成草莓科研、草莓品种选育、种苗繁殖、草莓生产、加工、出口创汇链式产业开发,成为全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柱产业,总面积已达4万亩,2003年4月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草莓之乡”称号。</p> 父亲从这里参军 <p class="ql-block">  父亲1952年9月--1955年7月在句容县城读初中,当年的学校叫“句容县立初级中学”,校址即现在人民路6号。该校现更名为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p> <p class="ql-block">  2003年8月底,句容高级中学顺利实现整体搬迁,原校址现为“句容市第二中学”。</p> <p class="ql-block">  1956年4月,父亲在句容参军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战士。3个月新兵训练结束后,考入石家庄铁道兵学校,1959年入党,1960年毕业。该校先后更名为铁道兵工程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现为石家庄铁道大学。</p> <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父亲荣获中共中央“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p> 句容是长三角新兴城市 <p class="ql-block">  图为句容东门。</p><p class="ql-block"> 句容市作为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2023年,句容成功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县”“中国创新百强县”名单,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49位。</p> <p class="ql-block">  新建的句容体育训练馆</p> <p class="ql-block">  新建的句容大剧院。</p> <p class="ql-block">  新建的句容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p> <p class="ql-block">  句容市人民医院新址。</p> <p class="ql-block">  升级后的葛仙湖公园很像个样子,变成了市区最美丽的城中湖,人称句容“小西湖”。</p> <p class="ql-block">  我们相信,老家句容必将在新的起点上书写更加辉煌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期间,我们和老家的亲人们集体祭奠祖先,扫墓活动安排的紧凑,特别是聚餐让我们费了不少心思协调,到家坐坐,喝杯茶,吃个饭还是老家的传统接待方式。</p> <p class="ql-block"> 到句容的当天晚上,舅舅家表姐表弟及侄儿们为我们接风。</p> <p class="ql-block">  离开句容的前夜,伯伯家的大哥一家给我们送行。</p> <p class="ql-block">  尽管岁月匆匆,但老家在我们心中永远是一道最美的风景,老家永远是乡愁的所在,老家永远不老。</p> <p class="ql-block">摄影/制作:龙哥</p><p class="ql-block">旧照: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配乐:《句容(都市休闲钢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