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党员干部要知敬畏</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党员干部“敬什么”“畏什么”,既是工作方法和处世态度的体现,更是价值观和世界现的反映。当前形势下,每名党员干部都要自觉知敬畏:敬重党纪法规,敬重初心使命,畏怕脱离人民群众,畏怕偏离性质宗旨,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这样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不会变质,变色、变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敬畏方能律已。古人云:心是贪时最蛮横,人在狂时最大胆。曾几何时,少数党员干部胆子很大,似乎什么都不怕,啥话都敢说,啥地都敢进、啥人都敢交,啥事都敢办,他们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营私舞弊,生活腐化,悖递了党的宗旨,损害了党的形象。这种天不怕地不怕,“老子天下第一”的丑陋嘴脸,不是共产党人所需的胆魄和形象。反之,畏则不敢肆,倡导党员干部知敬畏,以敬促进廉政勤政,以畏约束个人言行,这是推进党风作风转变的必然要求,心中有敬,方能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科学决策,思责思进,不乱作为;方能正确用权,做到为民谋利,不谋私利;方能管住小节,不越雷池,心中有畏,就会时刻装着党纪国法,处处严于律己,在诱惑面前坐怀不乱,在糖衣炮弹面前不打败仗,就会懂规矩守纪律,就会心态坦然,梦里无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敬畏方能树威,翻开中国革命史,前辈们“万水千山只等闲”“血可流,头可断,革命意志不可摧”,个个都是英雄虎胆。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在亿万群众心中树立了不朽丰碑。毛泽东生前最怕老百姓受苦遭难,当嚼着工作人员从家里捎来的糠窝窝头时,禁不住凄然泪下。彭德怀从不接受特殊安排照顾,他说,我怕老百姓指脊梁骨骂娘。灾害发生时,许多党员干部担心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损失,毅然不顾个人安危,冲到灾害一线,与人民肩并肩战天斗地。他们的怕,是对党的事业高度敬重,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巨大威信,他们与党同向同行,心系群众冷暖安危,怕给共产党人丢脸,怕给党的事业抹黑,树立了我党的光辉形象,以其模范行为引领和激励了一代代人继往开来,奋斗不息,从胜利走向胜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敬畏方能有为。追求作为,是人之目标。在敬畏中追求作为,是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责任所系。知敬畏,就会在党的事业面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权利面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面对群众疾苦就会“衙斋卧听萧萧竹”“风夜在公、寝食不安”。三进藏域的人民公仆孔繁森,一切为了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等等先进典型,就是在敬畏中追求作为的楷模,党的许多优秀儿女像他们那样,敬重正确行使手中权利,畏怕人民群众不满意,从而自觉地把这些“敬”和“畏”视为责任和追求。如果我们党员干部心中常存这些敬畏,就会在歪风邪气面前无所畏惧、敢于斗争,言行自然理直气壮,底气十足;就会主动干好本职工作,时刻保持纯正的公仆情怀,忠实履行应尽之责,坚定树立应有之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逐物曰迷,法从心曰悟。党员干部在自我改造的过程中,结合个人思想言行,深刻反思“敬什么”“畏什么”,意义深远。事实上,真正的共产党员,都是知敬畏之人,但他们是敬畏党纪国法,敬畏群众监督;他们敬中有党性修养,畏中有信仰追求,他们的这种敬畏,是良好的自觉自律,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本质体现,是推进党的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他们的这种敬畏,是一种境界和品格,更是一种力量和导向,应大力推崇和装扬,每名党员干部积极追求这种“敬”“畏”才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文刊发于《中国民兵》2022年第四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