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新邵铜鼓顶环线

喜喜

<p class="ql-block">2024.5.12,周日,母亲节。小区群早已发出全城停止供水的信息,查看天气:阴,17~27度,适合户外徒步爬山,于是报名参加了湘潭自助驴友群群主杨总组织的“相约新邵铜鼓顶十八公里一日徒”活动。</p><p class="ql-block">铜鼓顶位于新邵县巨口铺镇,海拔1226米,地型都是以岩石为主。今年3月杨总组织过一次穿越新邵川岩山龙脊~大坳环线的活动,川川相连的山峰我们走了近20公里,所以这次对走铜鼓顶的18公里环线还是有自信,毕竟走过后对地形地貌有所了解走起也有底气些。</p> <p class="ql-block">早上6点10我从二桥南上车,牛牛临时有事却没上车(晚上就和司机联系好说她在14河上车)没退群也未在群告之(我也是后来得知她已和群主私聊不能参加活动了)沿途接上家家美、华宇的友友们(先前群主就说了不清点人数、过时不候的提示),等接上最后一站从九华上车的友友们后,火眼金睛的群主扫视一圈发现多了一人,因为小群仍然有40人,原来有1人未进活动小群,哈哈,感觉混进了一个“特务分子”!想到每次活动人员出出进进、多次变更让群主操心好多事,突然觉得自己不能帮什么忙,把自己管理好不给组织者添麻烦就是最好的帮助了。220公里历经3个多小时上午10点导航到了徒步起点:新邵县新田铺镇干溪坑。</p> <p class="ql-block">目的地的天气很好,多云🌥,一下车性急的友友们拉伸也未做就迫不及待的往山上走,于是40人的大部队就迅速的拉长了距离,前二个小时都是在很深的杂草绿灌丛中缓慢爬升,体感舒适不觉累,刚爬没多久,眼力好的正波就发现树上有木耳,于是我毫不犹豫的停下脚步就去摘木耳,新鑫大神也来帮忙采摘全给了我,一路上有喜欢挖黄精的友友开始掉队了,于是我也趁机跟着队伍挖了几颗黄精,又扯了点小笋子,还意外的发现了一颗金银花树,于是她们挖黄精时我三下二下就把这颗金银花摘下来了,感觉捡了大宝贝,还有友友在我采花时捡了一大袋的黄精,这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大家都好开心啊!一上午不到,我就收获了满满的一袋子。</p> <p class="ql-block">中午12点走到水泥路的尽头大家择地而座吃完中饭继续向另一座山峰爬行,这次爬升慢慢的就有点吃力了,有一段还是在很滑的浅溪中行进,得时时小心翼翼,生怕打滑摔跤跌落溪水中,感觉有点费脚劲,于是我根本就没心思拍照了,一心一意往上爬...</p> <p class="ql-block">路上偶遇牛群挡道</p> <p class="ql-block">上到山来,依然还有少量的映山红在山中绽放,于是在美丽的花儿面前与巍峨的群山每人同框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下午2点爬到了最高点,这是一张人员不齐的合照。在吃完中饭有几个友友就先前下撤了,然后爬着爬着又有几个队员在原地不走了,还有友友拍照去了,于是40人的队伍在拍合照时加上摄影师航拍我数了一下,只有22人。从2点半开始下山有一段是原路返回我们走得很快,也走了几公里的水泥路,回到停车点5点40,友友记录的数据17~19公里不等,总之,又是体感暴虐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这次铜鼓顶徒步:干溪坑一板竹山一铜鼓顶环线,全程19公里,从上午10点开始登山,到下午5点40分左右,40人的大队伍均已在停车点汇合了,历时近8个小时。晚上回程去娄底冷水江牛席城好好犒劳我们的胃,扫除一天的疲惫,吃饱喝足又买了点牛肉,我晚上11点半到家。</p> <p class="ql-block">采摘回来的山里野货马上就成了餐桌美味。这个木耳看上去长得一脸“毒相”,但吃起来却是脆脆绑绑的,笋子在立夏后应是末尾菜品,也依然翠嫩爽口,自制的金银花茶晒干后也能泡上几杯...爬山收获的不止是身心愉悦,还有开心健康的心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