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农神庙的文化遗产保护价值

风带来故事的种子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帕特农神庙始建于公元前447年,9年后大庙封顶,又用6年时间各项雕刻也宣告完成。1687年,威尼斯人与土耳其人作战,神庙遭到破坏。19世纪下半叶,曾对神庙进行过部分修复,但已无法恢复原貌,现仅留有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筑格局</p><p class="ql-block">帕特农神庙背西朝东,呈长方形,耸立于3层台阶上,基座占地面积211.6平方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神庙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整个庙宇由凿有凹槽的46根高达10.3米的大理石柱环绕,洁白无瑕的大理石表示对女神雅典娜的尊重。神庙的屋顶是两坡顶,顶的东西两端形成三角形的山墙,上有精美的浮雕。它采取八柱的多立克式,东西两面是8根柱子,南北两侧则是17根,东西宽31米,南北长70米。东西两立面(全庙的门面)山墙顶部距离地面19米,其立面高与宽的比例为19:31,接近希腊人喜爱的“黄金分割比”。柱高10.5米,柱底直径近2米,即其高宽比超过了5,比古风时期多利亚柱式通常采用的4:1的高宽比大了不少,柱身也相应颀长秀挺了一些。这反映了多立克柱式走向古代规范的总趋势。它后殿的细长立柱是爱奥尼亚式的。因此神庙主要是多立克风格,但是爱奥尼亚风格也明显存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物遗存</p><p class="ql-block">帕特农神庙殿墙上的雕塑用光洁无瑕的帕里斯大理石雕刻。神庙中还有很多雕刻,如欢快的青年、美丽的少女、献祭的动物等,还有两幅巨大的浮雕:东山墙浮雕雅典娜的诞生和西山墙浮雕雅典娜与波塞冬争当守护神的场面。帕特农神庙四面共计镶有92块雕饰檐壁方板,山墙立有独立式雕塑,山尖饰采用花卉与翅翼尼刻雕塑,门廊内的墙壁甚至饰有伊奥尼亚式楣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帕特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全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从外貌看,它气宇非凡,光彩照人,细部加工也精细无比。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做了许多创新,事无巨细皆精益求精,由此成为古代建筑最伟大的典范之作。神庙不仅仅表达了对神的尊崇,还体现了雅典民主制的萌芽。在神庙内有一幅巨型壁画描述雅典人庆祝节日的盛况,其含义是“所有雅典人的节日”,表明神庙的修建是由城邦所有公民直接投票决定的。另外,工程的预算和开支都被刻在石头上,受城邦公民监督。雅典卫城主体建筑,为了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据说设计这座神庙的建筑师为伊克梯诺(lctinus)和卡里克利特(Callicrates)。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帕特农原意为贞女,是雅典娜的别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