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太原

桃源人家

<p class="ql-block">太原是我的出生地,是第一故乡。我们家从北京调动到太原是上世纪五三年左右,我三姐和我及我弟都出生在太原市,当时是住在晋机的职工宿舍,我出在和平村,后来搬到太冀村,住一排11号。那些房子据说是阎锡山部队的兵营改造的,是窑洞结构,冬暖夏凉。现在已拆了盖了楼房,据说留下8排做纪念了。我们小时候是基本按单位安排住房,一个单位基本住一个小区,工厂有三个小学围着厂边分布,我们在西边晋机第二小学上学,班级也是基本按小区安排。我们是四班,一共有八个班。宋老师是我们班主任,教语文,一直从一年级教到五年级小学毕业,我们那时刚改小学五年制,比上年级少读一年。然后,由于中学安排不下这么多人,我们上了在小学开设了初中班,有三个班,叫戴帽中学。我在1971年随家庭调动去了外地。1982年结婚时回过一次太原,但那时没有联系方式,找到过李万林和江占彪。自此,我于1992年调到江苏无锡工作到退休,一直没有回过太原。现在退休了找机会回太原会见老同学是多年的愿望,今天能成行乃人生幸事。</p> <p class="ql-block">五月九号,我们从郑州乘高铁到了太原南站,老同学杨俊仁,宁桂芬,董新民(开车)亲自到站接我们到酒店,真太热情了。</p> <p class="ql-block">到达当晚,在兴华街芙蓉大酒店,近二十位同学聚会在这里。数十年未见,面貌变化很大,有些同学一下还真认不出来了。当晚,欢聚一堂,说不完的话,同学情加上朋友情,发小们相见诉不完的话。</p> <p class="ql-block">我夫人和美女同学</p> <p class="ql-block">五月十号,我们和三姐三姐夫一起去了忻州古城。</p> <p class="ql-block">忻州古城是在原城遗址上重修建的,主城门是遗留的古建筑,非常高大雄伟。南北很长,街市东西对称,以仿古建筑加商业街为主。在街上看到了酸枣面,五十多年没见了,买了一盒。</p> <p class="ql-block">城内醋坊不少,远远的就有醋香味。</p> <p class="ql-block">城南有个天主堂</p> <p class="ql-block">在忻州,有筱面栲栳栳,有羊肉汤和番茄汤的。味道不错。</p> <p class="ql-block">这个大餐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五月十一号,杨俊仁队长安排了一个中巴,一行十三位(包括我们两个)去平遥古城游玩。平遥古城才是真正的古城,很大,基本都是老建筑,商业与文化互存。我们去了县衙门,票号,民院等等,相当值得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我和杨俊仁</p> <p class="ql-block">和翟月娥与胡莲香</p> <p class="ql-block">霍军萍,宁桂芬,喻敏,胡莲香,翟月娥</p> <p class="ql-block">看这个图,民宅还有刑事专用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这个墙有年代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在钱庄金库内的镇店之宝</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见不一样的肯德基</p> <p class="ql-block">从平遥回来又去了乔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规模很大,房子高大,分左右多个院子。</p> <p class="ql-block">和小时候玩得最多的大个子李万林</p> <p class="ql-block">从乔家大院出来,我们前往太谷孟母文化园,去会见了小学时的班长丁俊刚。他虽退休了,但在一个学校帮忙。</p> <p class="ql-block">听说太原有一种很有特色的早餐小吃叫“头脑”,我们在十二日一大早赶到位于市中心的清和元。</p> <p class="ql-block">这个食品据说是傅山为母亲发明的。</p> <p class="ql-block">店内人不少,但有位子</p> <p class="ql-block">我点了朋友推荐的单碗,是由经蒸晒过的白面粉与8种中药煮制的八珍汤,加山药莲菜片和瘦羊肉块制成的糑,碗很大,另送小盘韮菜,还点了帽盒,就是一个圆的中空的面食,很薄的皮,还点了一笼烧麦,烧麦里面是羊肉馅味道很好。还点了一壶黄酒,黄酒的味道很象浙江绍兴的瓶装黄酒,比较甜。八珍汤味道很淡,药味不重,也无盐味。店里有烧饼,二元一个,吃不下就没要,看着比三元的帽盒好多了。</p> <p class="ql-block">五月十二号上午和三姐三姐夫去了省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当天下午,在队长安排下,一行十几个同学去新友谊村看望宋老师。宋老师已85岁了,住五层,身体还很健康,能认出不少学生。</p> <p class="ql-block">江占彪(小学时的玩伴),我,队长俊仁,李万林和宋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见过老师,我们一行八人去了汾河的雁丘园。这里是很宽的河滩,被修成一个很大的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四位美女</p> <p class="ql-block">是不是很彪悍</p> <p class="ql-block">十二号晚上,在西宫附近同学们又欢聚一堂,在饺子宴酒店欢聚,临别,又送给我一大提土特产,有俊枣(中国最好的枣子,在西安叫康桥枣)三大包,有黄金小米一大包,还有称为醋中茅台的宁化府老陈醋。</p> <p class="ql-block">非常感谢同学们的热情款待,希望早日再相见。</p>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