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延安红色之旅(D5上)

<p class="ql-block">今天是4月29日,也是我们在延安的最后一天,今天上午的参拜完毕后,中午会有个庆祝活动。下午大家就将会分兵4路,踏上返京的路程。</p><p class="ql-block">早上8点开始,天空下起了中雨,给今天的行程增加了难度。但比起我们父辈在残酷的战争中所经历的,只是毛毛雨罢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恰好是我们哥四个中最小的卫东生日吃早餐时,王飞拿了几块小点心组成蛋糕🍰的式样,送给了卫东。</p> <p class="ql-block">餐后,大家驱车前往20多公里外的安塞碟子沟。那里有我们此行8人中6位父辈工作单位的前身——军委二局旧址。</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快到碟子沟的时候,老幼貌似找不到路了,我坐在副驾,对老幼说"你老爸要是看到你现在找不到路,搞不好会下来踹你一脚。。。",老幼忽然动了感情,说了句"我巴不得老爷子再来踹我一脚呢,那该有多好啊!"(回京后,卫东回忆说)</p> <p class="ql-block">我们六个人从小就在部队大院里长大,大人们整天匆匆忙忙,紧张工作,很少顾及我们,出于职业习惯也很少在家谈及工作上的事情。我们只知道这是个重要的,神秘的单位。他们为党和国家以及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详细的内容就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很多以前保密的内容也陆续解密,资讯越来越发达,互联网上也开始出现了诸多的报道。我们逐步开始对父辈们的事迹真正有了一些了解,自然就想更多了解一些他们的过去,也更想离他们近点,去触摸、感觉他们过去的点点滴滴。随着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来延安的计划自然就列入日程。这次我们就是怀着朝圣、参拜、探秘的心情,来到了延安,找到了安塞碟子沟——军委二局旧址瞻仰。</p> <p class="ql-block">来到二局旧址院内,与从安塞县文物所前来为我们讲解服务的牛婷婷同志汇合,大家伙在院内巡视旧址全貌。</p><p class="ql-block">中央军委二局安塞旧址占地面积约6亩,主要由军委二局安塞纪念馆、窑洞旧址、室外展示区及附属用房等组成。</p> <p class="ql-block">中央军委二局安塞旧址于2008年7月启动,2009年5月动工维修,2010年5月6日举行了修复落成典礼。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上将、原总参三部政委刘晓北少将、时任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李希和省军区司令员程兵少将以及安塞县委、县政府领导等出席了典礼,</p><p class="ql-block">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上将题写了馆名“军委二局安塞纪念馆。”2014年6月15日,旧址被正式列入陕西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p> <p class="ql-block">院里这座主题雕塑主要是由党旗、枪支、电波、技侦元素、人物构成,运用现实和抽象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军委二局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技侦部队。上边的一些数字都是技侦元素,而这些技侦元素又寓意这是军委二局的纪念馆。(军委二局纪念馆解说员牛婷婷提供)。</p> <p class="ql-block">军委二局旧址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进入军委二局旧址纪念馆大门,正对着是一组浮雕,正中是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给军委二局的题词:“知己知彼,百战百胜”。</p> <p class="ql-block">前言介绍</p> <p class="ql-block">小牛首先在门口的浮雕前进行了介绍。</p> <p class="ql-block">朝圣参拜团全体人员在纪念馆入口合影。</p> <p class="ql-block">早在红军成立初期,朱总司令和毛委员就非常重视通讯队伍的建设。这是1931年1月28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毛泽东签署的调学生前来学习无线电技术的命令。</p> <p class="ql-block">军委二局最早成立于1932年初,是在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军在战斗中缴获了敌人多部无线电台及其他装备的背景下成立的。中革军委决定将总参谋部执行侦听任务的侦察台从通信部门分离,成立一个专门执行无线电侦察任务的情报部门,军委二局就此诞生。,</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时期:1935年军委二局破译敌人的密电,得知遵义周边敌人兵力空虚,这一情报让红军在遵义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机会,也让中央抓住了召开遵义会的机遇。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地位。</p><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除了毛主席天才般的指挥才能外,和红军绝佳的情报能力也脱不开关系。</p><p class="ql-block">红军四渡赤水就是毛主席利用二局获得的敌情部署,巧妙的利用敌人部署之间的缝隙,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壮举。</p><p class="ql-block">1935年3月20日,军委二局在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同意下,利用掌握的敌军密码和发文格式,假扮“蒋委员长”向周浑元、吴奇伟发电,命令他们改变前进路线。敌军果然中计。使得中央红军避免了背水一战的危难困境,成功渡过了乌江。</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曾说:“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没有军委二局,就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长征时和蒋介石打仗,我们是隔着‘玻璃杯’押宝,看得见,赢得了”。</p> <p class="ql-block">1935年10月19日,军委二局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12月5日红一、二、四方面军三个技侦部门在陕北保安正式合并,组建成为统一的中央军委二局,1937年1月中央军委二局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由保安移驻延安,1938年11月19日由延安迁至安塞碟子沟和黄崖根两个村庄,在陕北战斗生活了12年,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到1934年7月,军委二局共破译国民党军各类密码本400余本,其中包括一部分高度复杂的特别密码本。长征开始后,随着中央红军频繁的行军战斗,军委二局对国民党军密码的破译也达到一个高潮,破译成功率几乎达到100%。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结束长征,军委二局共破译国民党军各类密码860多种。</p> <p class="ql-block">红军时期二局的组织机构图。</p> <p class="ql-block">1937年4月军委二局技侦人员名录(78人),这里面的很多伯伯我们都见过。</p> <p class="ql-block">随后小牛按长征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分别给大家进行逐一讲解。</p> <p class="ql-block">国际情报方面,1939年二局四科经过三个月突击工作,向中央军委上报了第1号日本情报。1941年破译了日本大东省LA密码。获得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通令嘉奖。同年军委二局还多次破译国民党驻外机构密码,获取了德国将于6月22日发动对苏战争等一系列情报。中共中央对这些情报非常重视,及时将其通报了苏共中央和斯大林。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特意致电中共中央表示感谢,称赞中国共产党情报工作搞得好。</p> <p class="ql-block">这是侦破日本密码后,中央共中央、中央军委给二局的嘉勉信。并称赞说:“这是破无字天书呀”,从此破无字天书就是对二局工作的最高赞誉和褒奖。</p><p class="ql-block">同时给参战人员每个人布鞋、线裤、牙膏、大日记本各一件。</p><p class="ql-block">“这个嘉勉信是建党建军以来唯一一个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共同的名义奖一个具体工作部门的。”</p> <p class="ql-block">国内情报方面,军委二局继续屡建奇功。为中央抗战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帮助。1943年第三次反共高潮,敌军大兵压境,敌我悬殊极大。中央决定将军委二局获得的敌军部署公布出去,揭露国民党的阴谋。兵不血刃的粉碎了蒋介石的这一内战计划。</p> <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军委二局配合各大战役,攻克了国民党军事系统、政治系统的大量通信密码,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最有力的情报保障。</p><p class="ql-block">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仅淮海战役期间,军委二局共通报重要情报1000多份,内容包括国民党军的战略意图、实力、部署、调动、装备、补给、士气等,基本上做到了敌动我知。对国民党军采取的每一个重大行动,均能先期获悉,作出预报。</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手令,要求军委二局工作重心转移到反击战场各战役的情报工作。限七日左右突破。</p> <p class="ql-block">中原突围立大功</p> <p class="ql-block">侦破蒋介石致郑州绥署主任刘峙的攻击电令。</p> <p class="ql-block">侦获的情报</p> <p class="ql-block">1946年7月5日,毛泽东亲自写信嘉奖二局,信中说:“你们的工作有成绩,特别是对中原方面帮助很大,甚以为慰,现我中原主力已安全突围,一部留原地坚持,国民党虽用全力围堵,毫无所得。”</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副主席给军委二局的表彰信</p> <p class="ql-block">其他中央及军委领导叶剑英、任弼时、朱德、周恩来给军委二局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时的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给晋冀鲁豫二局工作队的慰问信。</p> <p class="ql-block">中央和军委领导给二局立功同志的亲笔题词和奖励。左边往右第四张就是毛主席给幼平父亲王燮权伯伯的题词。军委二局共有三十多人获得了中央及军委领导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时甲等模范技术工作者的奖状。</p> <p class="ql-block">概括总结。</p> <p class="ql-block">习主席对军队建设的指示。</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军委二局在安塞碟子沟部分生活和工作过住的窑洞。</p> <p class="ql-block">窑洞依山势层层建立。</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来二局指导工作时居住过的窑洞</p> <p class="ql-block">二局局长办公室兼卧室,正面墙上挂着毛主席给二局的题词: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左面墙上挂的是:陕甘宁边区地图。右墙上挂的是:军委二局的“破译三杰”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p> <p class="ql-block">一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二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三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院子里当年挖掘的水井。</p> <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当初的环境是怎样的艰苦,二局的同志们就是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为新中国的解放创立了不朽的功勋。</p> <p class="ql-block">这是院外的大槐树,按照以前老人们的回忆,据此确定了军委二局的旧址位置。</p> <p class="ql-block">1938年11月19日,中央军委二局由延安迁至安塞县碟子沟和黄崖根两个村庄。1947年3月,中央军委二局撤出碟子沟和黄崖根,随党中央转战陕北。</p> <p class="ql-block">2000年,三部曾组织老同志前往延安,寻访过去战斗的地方,小光的父亲因身体原因,不能前往。手书了一封信,表达对延安的向往和对老区人民的感谢。</p> <p class="ql-block">老伙伴们临别军委二局前的留念照。或蹲或站在雨中,轮廓蜿蜒曲折。以向军委二局不平凡的功绩表示敬意。</p><p class="ql-block"><b><i> </i></b></p><p class="ql-block"><b><i> 战友重逢在瑶台,</i></b></p><p class="ql-block"><b><i> 俯赏人间繁花开。</i></b></p><p class="ql-block"><b><i> 忽见幺儿到安塞,</i></b></p><p class="ql-block"><b><i> 泪飞顿作春雨来。</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赵卫东2024年5月15日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注:幼平、小光、卫东都是家里的老幺,长辈都已仙逝)</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