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美苜蓿

山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摄影山石编辑山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华为p40美拍文字百度文库</b></p> <p class="ql-block">苜蓿(学名:Medicago sativa L.)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茎直立、丛生或匍匐,呈四棱形,多分枝;托叶较大,卵状披针形,小叶片呈倒卵状长圆形;花朵是成族状的总状花序;花梗呈尊钟状,花冠紫色花;果实螺旋形,熟时呈棕褐色;种子小而平滑,呈黄色或棕色。</p><p class="ql-block">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生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p><p class="ql-block">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分类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中文名:苜蓿</p><p class="ql-block">拉丁学名:Medicago sativa L.[2]</p><p class="ql-block">界:植物界</p><p class="ql-block">门:被子植物门</p><p class="ql-block">纲:木兰纲</p><p class="ql-block">目:豆目</p><p class="ql-block">科:豆科[1]</p><p class="ql-block">属:苜蓿属[1]</p><p class="ql-block">种:苜蓿</p><p class="ql-block">亚纲:蔷薇亚纲</p><p class="ql-block">超目:蔷薇超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植物学史</span></p><p class="ql-block">苜蓿的原产地并不在中原地区,它是在汉代由“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两汉时期,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西汉的张骞分别在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内地同“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苜蓿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传入中原地区的。金花菜的原名就是苜蓿,属豆科植物。见载于陶弘景《名医别录》。各地有野生,亦有栽培。江苏苏州等地将其嫩苗腌作菜蔬,叫金花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形态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多年生草本;株高0.3-1米;茎直立、丛生以至平卧,四棱形,无毛或微被柔毛;叶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大,卵状披针形;叶柄比小叶短;小叶长卵形、倒长卵形或线状卵形,等大,或顶生小叶稍大,长1-4厘米,边缘1/3以上具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贴伏柔毛,侧脉8-10对;顶生小叶柄比侧生小叶柄稍长;花序总状或头状,长1-2.5厘米,具5-10花;花序梗比叶长;苞片线状锥形,比花梗长或等长;花长0.6-1.2厘米;花梗长约2毫米;花萼钟形,萼齿比萼筒长;花冠淡黄、深蓝或暗紫色,花瓣均具长瓣柄,旗瓣长圆形,明显长于翼瓣和龙骨瓣,龙骨瓣稍短于翼瓣;子房线形,具柔毛,花柱短宽,柱头点状,胚珠多数;荚果螺旋状,紧卷2-6圈,中央无孔或近无孔,径5-9毫米,脉纹细,不清晰,有10-20种子;种子卵圆形,平滑;花期5-7月,果期6-8月。[1]</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产地生境</span></p><p class="ql-block">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欧亚大陆和世界;生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1]</p><p class="ql-block">育植技术</p><p class="ql-block">选地</p><p class="ql-block">苜蓿适应性广,可以在各种地形、土壤中生长。但最适宜的条件是土质松软的沙质壤土,pH值为6.5-7.5,冬季温度-20℃左右,年降水量在300-800mm,不宜种植在低洼及易积水的地里。轻度盐碱地上可以种植,但当土壤中盐分超过0.3%时要采取压盐措施。为了便于机械化运输及操作管理,尽量选择交通便利、大面积连片具有排灌措施的地块。</p><p class="ql-block">整地</p><p class="ql-block">苜蓿种子小,苗期生长慢,易受杂草的危害,播前一定要精细整地。整地时间最好在夏季,深翻、深耙一次,将杂草翻入深层。秋播前如杂草多,还要再深翻一-次或旋耕一次,然后耙平,达到播种要求。</p><p class="ql-block">苜蓿有根瘤,能为根部提供氮素营养,一般地力条件下不提倡施氮肥。据有关研究表明,苜蓿施磷肥后增产效果比较明显,且一次施足底肥和以后分期施肥效果基本一样。播前结合整地施有机肥2-3m2/亩、纯磷8-16kg/亩一次施入。由于苜蓿生长过程中茎叶带走大量的钾,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施些钾肥以维持高产,为了防止苗期杂草的发生,播前将48%的氟乐灵(100m1/亩)喷入土中,结合整地旋入5cm土中,有效期可达3-5个月。</p><p class="ql-block">播种</p><p class="ql-block">选种:选择适宜的良种是种好苜蓿成功的第一步。因为苜蓿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播种后,少则利用2-3年,多则利用4-5年,一旦选错,几年受损。国内品种表现较好的有保定苜蓿、甘农l号杂花苜蓿、新疆大叶苜蓿、敖汉苜蓿、中苜l号耐盐苜蓿等。国外引进的比较好的有美国的皇后、WL323.WL320.安斯塔、百绿及日本的立若叶和北若叶苜蓿。国外引进的品种直立性好,利于机械化收割。</p><p class="ql-block">种子处理:国内生产的种子有的杂质较多,品质不能保证,所以一定要清选,使净度90%以上、发芽率85%以上,纯度98%以上才行。播前种子最好进行丸衣化处理。按种子500kg+包衣材料150kg+粘合剂1.5kg+水75kg+钼酸铵1.5kg的配方进行,使种子在苗期不受病虫害、杂草等的危害,才能健壮生长。</p><p class="ql-block">播种时间:北方一年两熟地区,一般采用秋播。土壤水分充足,温度适宜,杂草和病虫害较少。在陕西、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地区,以秋播最好,播种期为8月10日至9月10日。太晚影响正常越冬。</p><p class="ql-block">播种方法及播种量:大部分地区以条播为主,行距30cm,利于通风透光及田间管理。播种量一般为1千克/亩左右,采种田要少些,盐碱地可适当多些,播量过大苗细弱。播种深度是影响出苗好坏的关键,一般是播种过深,最佳深度为0.5-1cm。</p><p class="ql-block">除草</p><p class="ql-block">清除杂草是苜蓿田间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一-是在幼苗期,另一则是在夏季收割后,由于这两个时期苜蓿生长势较弱,受杂草危害较为严重,特别是夏季收割后,水热同步杂草生长快,不论采取什么方法,一定要做到及时规范。选择除草剂要慎重,以免造成牲畜中毒。</p><p class="ql-block">灌水排水</p><p class="ql-block">苜蓿耗水量大,每生产1千克干物质需水800L。在冬前、返青后、干旱时要浇水。滨海、低注地要注意雨季排水,水淹24小时苜蓿会死亡。</p><p class="ql-block">病虫防治</p><p class="ql-block">苜蓿生育期间遇到病虫害时一定要及时防治,否则会影响产量和品质。一般用杀螟松、乐果、氰戊菊酯等喷雾,防治害虫、如发生锈病、褐斑病、霜霉病,用多菌灵、托布津等药剂防治。</p><p class="ql-block">我国苜蓿常见的病害主要有锈病、霜霉病、褐斑病、白粉病、夏季黑茎病、黑茎和叶斑病、黄斑病和轮斑病等8种。其中以锈病分布最为广泛,发生于我国13个区,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其次为霜霉病、褐斑病、白粉病等。在进行苜蓿生产时,对上述病害应给予充分注意 苜蓿病害综合防治 在苜蓿病害综合防治体系中,农药的应用十分有限。所以苜蓿病害的防治更加注重于“防”,更加依赖于农牧措施。包括整地(区域、地点、前作、种床、肥力)、播种(品种、种子质量、种子处理单播、混播、播期、播量、播深)、田间管理(肥料、水分、杂草、病害监测、虫害监测、田间建植、残茬)、利用与收获(刈割、放牧、收种、利用方式、利用时机、利用顺序)、储藏(温度、湿度、氧气、药剂)的全过程。</p><p class="ql-block">就如所有的作物一样,苜蓿也会受恶劣气候、疾病及昆虫之害,其中为害最烈的包括冻害、细菌性萎蔫病、苜蓿叶象、蚱蜢、苜蓿斑翅蚜及叶蝉等。在潮湿或灌溉地区,生长3年以上的苜蓿群丛常常为土壤中的萎蔫病病原体植物单胞苜(Phytomonas insidiosum)所侵染,因而变得稀疏。</p> <p class="ql-block">主要价值</p><p class="ql-block">食用</p><p class="ql-block">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1]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我国苜蓿的种植面积约133万hm^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苜蓿产业化规模发展较快,苜蓿的种植面积正在扩大。为了更科学地种植苜蓿,提高苜蓿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现将苜蓿耕作与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p><p class="ql-block">苜蓿的初生根能深入地下。植株生长20年以上时,若底土多孔则主根可深达15公尺(50尺)以上,因此苜蓿对干旱的耐受能力极强。生长2个月时籽苗的根可深入土壤90公分,5个月时达180公分(6尺)。常见这种情况:新栽种的苜蓿能耐受严重的夏天干旱而其它根系较浅、分支较多的豆科植物因不耐干旱而死亡。</p><p class="ql-block">苜蓿茎枝收割后能迅速再生出大量新茎,因此每个生长季节内可收割干草1次至13次之多。可收割的次数及每个生长季节的总产量主要决定于生长季节的长度、对土壤的适应性, 阳光是否充足,尤其是生长季节降雨及灌溉的数量和分布。绿叶的苜蓿干草营养丰富,为牲畜所爱食,含约16%的蛋白质及8%的矿物质,又富含维生素A、E、D及K。</p><p class="ql-block">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E及铁等多种微量营养素,不仅可用于家畜饲养,也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人们主要食用苜蓿早春返青时的幼芽,苜蓿芽营养成分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且仅有很少的糖类,热量非常低,是一种上佳的高纤维低热量食物。</p><p class="ql-block">药用</p><p class="ql-block">【苜蓿防出血】:一切出血症候,如鼻血、龈血、吐血、咯血、便血、子宫出血、肛门出血。新药每用维他命K,认为是有凝结血管功能的疗法。其实维他命K在食品中,含量最丰富的,就是“苜蓿”。</p><p class="ql-block">由苜蓿来作为预防出血症候,实验的结果认为收效很高,对各种小出血,和肺胃及十二指肠出血,都能获得预防的效果。</p><p class="ql-block">苜蓿的吃法,当然以新鲜为最佳,而且味亦隽美,因为新鲜的苜蓿,四季皆有,即使在寒冷季节,亦有出产,不过由于气候和土地的关系,有时产品极嫩,有时极老,患者不妨常用此佐膳,可以防止出血。用盐渍制的“腌金花菜”,功效相等。</p><p class="ql-block">【苜蓿清内热】:苜蓿是清凉性的蔬菜,进食之后,确能消除内火,尤其在燥烈季节,用以佐膳,功效显著,更胜于西洋菜。</p><p class="ql-block">苜蓿经油炒后,乘热进食,味极鲜洁。冷却后,进食其味亦佳,其汁有清沁心脾之感,在燥烈季节,如果觉得唇干舌燥,用以佐膳,是维护健康的上品菜肴。</p><p class="ql-block">观赏</p><p class="ql-block">苜蓿除了用于饲养牲畜之外,还可以作为水土保持和护坡植物,园林上多作为盐碱地、贫瘠土地的绿化草种和景观野花用草种。</p><p class="ql-block">毒性</p><p class="ql-block">苜蓿芽(alfalfa sprouts,紫色苜蓿的芽)虽然很有营养,但含天然有毒成分,是刀豆氨基酸(L-Canavanine sulfate),即有毒碱性氨基酸,可能引起哺乳动物的自体免疫疾病,使具免疫系统丧失调节机能,误将自己体内的细胞当成抗原,而产生抗体来对抗,毁坏自己身体产生疾病。猴子长期误食苜蓿芽或苜蓿芽种子后,会发生类似全身性红斑性狼疮(SLE)的血液学及血清学变化。 可能与苜蓿芽所含刀豆氨基酸有关。刀豆氨基酸可能引起身体内免疫T细胞的异常作用,导致一连串的免疫异常反应,发生全身性红斑性狼疮的病变。因此,正常人长期大量生食苜蓿芽或苜蓿芽种子,要留心是否红斑性狼疮病变的症状出现。红斑性狼疮的病患者,要避免食用苜蓿芽。苜蓿可使猴子发病,也可能使SLE病人的病情恶化。摄食苜蓿芽大量后,可能会破坏人类各种血球细胞,减少各种血球数,如贫血或自血球稀少、血小板稀少。病患因此容易感染,且易出血等症状。有些可能有关节痛、光敏感的反应,应该停止食用后,即可复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参考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1] 苜蓿 · 植物智 [引用日期2019-12-19]</p><p class="ql-block">[2] 苜蓿 ·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引用日期2023-03-24]</p><p class="ql-block">[3] 苜蓿 · 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 [引用日期2023-07-1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