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安昌古镇(2)

君儿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安昌古镇是绍兴有名的四大古镇之一,是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境内西北端,与杭州市萧山区相接,南靠柯桥城区,北邻杭甬高速公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又于明清时期重建,其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一衣带水,古朴典雅,其特产安昌腊肠、扯白糖远近闻名,具有水乡风情的水上婚礼也是别具特色。是绍兴师爷的故乡。最有特色的是安昌的小桥。每年的腊月风情节吸引了大量游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红色印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三板桥,始建于明代中叶,时处主商市街段,故名利市桥,俗称三板桥。清嘉庆四年钦赐翰林院检讨陈思济建牌坊时重修历史建筑,重点保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绍兴县安昌古镇保护工作领导小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二 OO 五年五月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绍兴师爷博物馆,师爷是中国明清时期特殊的社会群体,"天下师爷出绍兴",而以安昌居首。安昌古镇的绍兴师爷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师爷文化为主体的展馆。该馆原为民国时期替抗日英雄马占山当秘书的娄心田师爷故居。博物馆分前后三进,第一进还原了绍兴师爷的真实面貌,第二进主要介绍一些著名师爷的事迹,第三进则展示了孙云章师爷二百多万字真迹幕学资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绍兴师爷博物馆展示了绍兴师爷傲岸自尊的骨气与清高,也为后人了解绍兴师爷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材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师爷馆,人说天下师爷出绍兴,但很少有人知道,绍兴师爷多出自安昌。200年间由这里出去的师爷据说不下一万人,今天的河道两侧还星罗棋布地分布着众多的师爷故居。师爷馆依托娄心田师爷的故居,展示“绍兴师爷”这个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历史上特殊的社会群体、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及其在安昌的深厚根基。在师爷馆内有一组彩塑作品,表现了清代地方衙门的官员升堂审案时的情景,原被告跪在堂前,三班衙役持棒伺候。 明镜高悬,正襟危坐,惊堂木一敲威风八面,喝令一声地动山摇,但是且住,真正的“主心骨”却是坐在堂后的师爷;因为没有官方身份,所以师爷只能坐在后面听审,一旦发现当事人的证供有问题,就差人递条子,遇到大老爷意气用事,更要及时提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天井,房与房之间的露天空地,因四周被房子与围墙所包围,形状如深井,故名"天井"。以前有财力建造深宅的,多为经商之人,他们以积聚为本,造就天井。下雨天,雨水落到房顶上后,汇集于天井,这种作法雅称"四水归堂",寓意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家中,聚水、聚财、聚福气,俗称"肥水不流外人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庆安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安昌“花行堡”是绍兴最早的棉业中心,农家兼营纺织土布,布质实细匀,誉为“南沙哔叽”。于是在南沙哔叽分馆内展有各种土纺土织工具、土布衣饰,并配以清乾隆三十年题《御题棉织图》十二幅。五彩缤纷的花轿、富丽堂皇的喜堂、复杂纷繁的嫁妆陈列,充分地展示了绍兴的传统婚俗。新娘房中半拔铺床,制作研究,工艺精良,为富贵人家传世之家当。</b></p> <p class="ql-block">古水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银行旧址,安昌古镇作为绍兴西北部地区的商业金融中心,不但钱庄数量众多,而且银行开设较早。中国银行旧址与穗康钱庄隔河相望,银行建于1933年,建筑风格充满民国风情。内置高大柜台,柜台内设有桌椅,上面摆放着帐簿、台灯、算盘、电风扇之类的办公用品。靠墙而立的旧橱旁,是一只古老挂钟,挂钟下放置有老式电话。该旧址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当时银行的工作场景,为研究绍兴地区银行发展史、金融发展历程提供了良好的实物依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穗康钱庄始创于清道光三十年(一八五零)暮春,由梅林於氏投资经营,初开设于中市花行堡,清末迁至本址,资本额壹万银元,经理於五瑞。抗日战争时期一度停业。民国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八月复业,资本额国币壹仟万元,经理於信侯,至一九四九年歇业。存世百年,在它营业的百年时间里为安昌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穗康钱庄已成为安昌古镇重要的历史景点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穗康钱庄从1850年至1949年经营将近百年,而这里的接待人员正是开创此钱庄的於氏第三代传人。从於氏第三代传人得知,开创经营钱庄的於氏父子(接待人员的祖父和父亲)不仅仅是个商人,同时也是个文人,不仅能写而且会画。钱庄里不仅陈列了一些古钱币,更有父子两人的书画作品。钱庄的财神与现代的财神截然不同,左手托着三个叠放的元宝,右手握拳平举于右胸,身穿上红下蓝的古装端坐于太师椅上面带微笑。原本它是被安放于面对正门的一个神龛内,神龛下写有“克存信义”四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颖安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