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者 夏明明</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12日一大早,原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师37团工业一连的兵团战士、北京的13位老知青先期抵达蓟州盘山联合村“嘉岂福民宿”,临近中午,天津和上海的一部分战友也抵达了这里,次日,从上海出发直达蓟州的第三批次老知青、老战友也于今天上午抵达联合村民宿。这里曾经是冀东的一个著名的抗日根据地,村口有“抗日战争纪念碑”和“红色保壘联合村”的碑刻,1938年4月4日在千像寺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为推动和领导全县抗日武装做了思想和组织准备。1940年4月成立了蓟(县)、平(谷)、密(云)联合县,把这里二十多处分散居住的八十多户人家划为一个行政村,起名联合村。联合村是根据地的第一个基层政权,群众基础好。蓟县和蓟东党政机关曾在此驻扎,是八路军和地方抗日武装的重要活动基地,因此也成了日寇烧杀枪掠的重点,先后有73位村民在抗战期间被日寇残忍杀害,久下累累血债。这反而更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抗日勇气,联合村民众不惧日本侵略者,暗中保存抗日物资,保护干部战士和伤员。被冀热辽第十四分区党委命名的“盘山民兵英雄班”,共10名成员,有8名是联合村的。</p><p class="ql-block"> 千里有缘来相会,这次兵团战友聚会,为情而来,最近的是天津、北京的老知青,最远的是当年加入屯垦戍边部队的上海知青,选在联合村的民宿为三地老知青集结地,就是为了不忘初心,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理想和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最早的是1968年毛主席“6.18批示”同意沈阳军区组织生产建设兵团的指示后来到黑龙江虎林县4师37团工业一连的,其次是1969年和1970年来到这里的,虎林位于当年的中苏边界最前沿,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1969年3月2号珍宝岛战役打响后就组建了由兵团战士参加的“担架队”,有不少老知青作为报名参加“担架队”的成员,还参加了3月15日的战斗。屯垦戍边,一直是这一代热血青年的崇高理想,在长达数年的中苏边境斗争中,也正是由于沈阳军区6个师的生产建设兵团在最前线,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说白了就是挡枪的)换来了此后十几年的东北边境地区的安宁,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成为我们这一代兵团战士的真情、真爱和真实的行动,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而这次京津沪三地老知青齐聚联合村民宿,景自天成,报效祖国,不分彼此,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爱护,共和国的同龄人、74岁、72岁、最小也是71岁的人,两天以来促膝长谈、共叙往事,畅谈人生,无悔无怨,喜笑颜开于扑克牌和打麻将之中,竟然没有走出所住民宿一步,明天才开始上盘山。这在一般的同学、发小、战友等亲朋好友群中也是鲜有的,甚至于是空前的,年轻人能够理解吗?不得而知。人间自有真情在,这种以善良、友爱和集体主义思想为基础的真情,以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想,不正是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体现吗?不正是一种可能提供借鉴或者参考的宝贵的传统美德和精神遗产吗,值得记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