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诗行(重庆渝中)》打卡通远门、山城巷、湖广会馆(20240513)

毛朝久

<p class="ql-block">摄影/毛朝久等</p><p class="ql-block">文字及编辑/毛朝久</p> <p class="ql-block">重庆,行千里、志广大,山水之城,美丽之地。近日,随着重庆电视台《诗行(重庆渝中)》节目的播出,更是让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美丽城市风光和万千美食的重庆母城---渝中,火上加火,不但深受外地游客的喜爱,就连本地人也想再去走走看看。今天,我们⺇位古稀之年的本地人,同事、邻居相邀再去通远门、山城巷和湖广会馆打卡、并在山城巷品尝了网红非遗《啥子巷巷大汤元》,心情甚是高兴。</p> <p class="ql-block">通远门建于明洪武初年,位于重庆老城的正西方,是唯一一座不面水的陆地城门。瓮门东北向,正门横书“克壮千秋”四字;其瓮城门上书“通远门”三字,因通远门是古代重庆通往四川其它地区等地的起点,故名之曰“通远”。旧时城门上有门楼,后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修建公路时拆毁。其正门略存旧貌,双层拱形门洞,两门洞之间隔有便于采光的天井,门洞两侧尚保留有当时的城墙百米许。</p><p class="ql-block">通远门城墙顺山势而筑,呈现出典型的山城特色,具有很高的建筑科学和艺术价值。2000年被列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重庆古城墙的组成部分,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通远门城墙下来,往右去山城巷的途中,有领事巷(这里曾有法、美、德、英等国领事馆),唐式遵公馆(唐抗战时期曾任第三战区副司令)等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山城巷是重庆一条以“山城”命名的街巷,位于渝中区南纪门街道凉亭子社区,北至重庆干休所,南以南区路为界,东接中兴路,西至石板坡立交。</p><p class="ql-block">山城巷是重庆的“建筑博物馆”,这里有建于明朝初年的老城墙,有清末重庆开埠时期修建的外国领事馆,法国仁爱堂,以及厚庐(砖石结构、石门框,抗战时期川军将领兰文斌的宅邸)等抗战风貌老建筑。还有抗战时期的吊脚楼、四合院、防空洞、石朝门等建筑,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间修建的学校。</p><p class="ql-block">拆迁改建后的山城巷,不仅保留了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还保了原生民居的建筑风貌。现在已是一个火红的游客打卡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几年前,在山城巷拆迁改建时,我特地去拆了两块门牌留作纪念(山城巷46号和55号)。山城巷46号是从厚庐上拆的。石门框、砖石结构的厚庐是川军将领兰文斌的宅邸。改建后的厚庐,门牌还是原来的山城巷46号,只是门牌的面积比原来的要大些。</p> <p class="ql-block">在山城巷,我们还特地去品尝了网红非遗《啥子巷巷大汤元》,那馅的配料和加工方法与我故乡小时候吃的大汤元差不多,有故乡的味道,好吃!</p> <p class="ql-block">重庆湖广会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东水门正街4号,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扩建。会馆占地面积8561平方米,包括湖广会馆、广东公所、齐安公所,以及江西会馆、江南会馆部分遗迹。明清时期,由于长江独特的交通优势和地理条件,这里八省通衢、商贾云集。湖广会馆是清代重庆作为繁华商埠的历史见证,也是清代前期到民国初年重庆的移民文化、商业文化和建筑文化的重要标志。</p><p class="ql-block">湖广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p><p class="ql-block">2000年,重庆湖广会馆被列为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里面有个蜀锈馆,展示的作品精美绝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