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我与好友北京老周、上海大相自驾进藏,历时二十余天成功穿越了西藏阿里北线无人区。

何连兴

<p class="ql-block">  2018年秋初,我们北京上海的影友曾组团自驾穿越了罗布泊、阿尔金山无人区,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后便心心念念想去尝试挑战西藏阿里无人区,那里有雪域高原传说中的精灵,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黑颈鹤,有高不可攀令人神往的雪山冰川,有"一措再措"众多美丽多彩的湖泊,然而2019年底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一切戛然而止。</p> <p class="ql-block">  2023年八月底策划准备已久的穿越计划终于成行了。这是我们一行四人在穿越途中的合影。左起我、上海大相、北京老周、还有司机兼向导~石头。</p> <p class="ql-block">  拉萨大酒店~为了适应阿里北线平均4000~5000米高海拔的缺氧环境,我和北京老周乘坐北京至拉萨的火车抵达西藏后入住这家五星级酒店,价格适中条件很好,距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也很近。</p> <p class="ql-block">  为适应高原缺氧环境我们在拉萨住了五天,参观游逛了拉萨市内必去的几个景点,罗布林卡、大昭寺、八廓街、布达拉宫广场、西藏博物馆等。</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和白塔合影的照片是西藏的标志,50元人民币上的布达拉宫就是在这个角度取的景,广场西南侧50米左右药王山观景台,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圣地,众多游人举着50元面额的人民币与布达拉宫打卡。</p> <p class="ql-block">  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东南侧</p> <p class="ql-block">  拉萨布达拉宫广场西南侧</p> <p class="ql-block">  广场正面南侧的地面上不知什么时侯镶嵌了数面两尺左右见方的镜子,专供游客与布达拉宫打卡拍照,人或坐或站在距镜子三、五米的地方,把手机贴近镜面按下快门,就变成倒影效果啦。每天有众游人慕名到此拍照。</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北侧倒影是在宗角禄康公园内一片不太大的湖岸边拍摄的,傍晚时分,有灯光照射的布达拉宫倒映在蓝调的湖面上显得非常静谧和谐。这个小公园紧邻布达拉宫北侧,供市民免费休闲,湖中还有游船供游人租乘。</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夜景,沿着广场大街一直向东约一、二公里处街道两旁都是商铺餐饮,其中一家网红餐厅的二层平台上是拍摄夜景的最佳取景地,每天来这家餐厅用餐打卡的人太多,根本无法用三角架,只好用手机凑和拍了几张,但也觉得挺不错挺梦幻的。</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正南二、三公里处的南山公园上拍的布达拉宫全景图,拉萨河从这里流过,高速公路附近有出入口交通便利,从市区打车二十几块钱便可到达南山公园入口,徒步沿上山土路走十几分钟便可到达观景台,拉萨河、拉萨市景、布达拉宫一览无遗。</p> <p class="ql-block">  南山公园观景台,用手机拍摄的白转夜延时。</p> <p class="ql-block">  经过几天拉萨市内相对轻松适应性的参观游览,我们四人启程,开始了从拉萨出发一路向西,经日喀则、拉孜、萨嘎、措勤、札达、尼瑪、班戈、当雄折返拉萨全程约4000多公里的穿越旅程,为了找寻更美的雪山冰川,为了见到更美的一措再措,为了体验穿越荒野的刺激和挑战,我们放弃了很多铺装公路,不得不驶进无辙无路的石滩草甸,穿越横断在面前的激流险滩,虽然有惊也有险但我们更是收获满满,沿途我们见到了隐在大自然深处显少示人绝美高原风光,见到了游荡在雪山深处的藏野驴、藏羚羊、黑颈鹤等大自然的精灵,这些人生的经历可贵且也值得珍藏和回忆。</p> <p class="ql-block">  雪山冰川的融雪顺着山谷汇成湍急的河流,拦住去路横断在我们面前。</p> <p class="ql-block">  敢问路在何方?</p> <p class="ql-block">  这段视频是在日喀则吉隆县折巴乡前往佩枯措途中记录的,眼前湍急的河流阻断了我们前进的去路,奶白泛绿色的河水在乱石河道中咆哮奔涌直下,飞溅乱跳的浪花撞击着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发出巨大声响,在寂静的雪山河谷中回荡,我们被眼前的阵式惊住了,心想"这么急这么宽,还不知河水深浅肯定过不去了,是前功尽弃原路折返,还是… "正当我们犯难时,我们的司机石头却胸有成竹坚定的对我们说:"你们都先下车原地等我一会,我单独驾车过河探探路,如果对岸有路我们就能直接干到冰川雪山脚下",我们大家面面相觑,担心这能行吗?心想还是稳妥点绕道回去吧。这时只见石头司机顺手在地上捡了块石头扔到河道中心,听了听声音,信心满满地说:"没问题,可以过"!我们还没来得及劝阻,石头司机已点火启动驾着陆巡顺流斜插着径直向对岸驶去,眼望着石头驾着陆巡在没过车轱辘的河道中稳稳前行,一会儿便顺利抵达对岸,我们情不自禁欢呼起来"真他马的牛"!这回我们算是领教了石头司机的驾驶经验和技术,也领教了越野车之王陆巡可靠可信的产品质量。</p> <p class="ql-block">  湍急的河流用慢门拍摄,河水变得丝滑温情了。</p> <p class="ql-block">  穿越途中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  穿越途中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国王峰也称普拉喜琼,位于日喀则县、萨嘎县、仲巴县三县交界处,海拔6539米。我们从萨嗄县219国道经如角乡驶入259乡道驶到卡库村便全是土石山路,高徳导航信号中断沿着崎岖的车辙径直前行,到达5700米处车辆再也无法通行,此处可肉眼直观国王主峰,可拍照放无机飞。若想再接近一点冰川,非需数小时徒步!如此高海拔稍微移动便气喘如牛,非专业者能到达此地已属不易。</p> <p class="ql-block">  进山之路尽是拦路的巨石。</p> <p class="ql-block">  在5700米处拍的延时。国王峰的海拔在冈底斯山脉群峰中并不突出,但他的山峰形状如同正三角金字塔,两边还有两座稍矮的山峰像卫士一样屹立着,故被称之为国王峰吧。</p> <p class="ql-block">  经过十来天阿里北线的跋山涉水,穿越已接近尾声,这天从措勤县曲洛乡出发经那曲去色林措途中又遇突发洪水冲毁了仅有的也是必经的一座钢架路挢,天色将晚已无退路,只能再次涉水强渡过河!照片远处可清淅看到宽阔的河面上只剩一半桥墩和钢梁,河对岸停着一辆藏民的白色越野车,河岸这边停着一辆红色无人小型拖拉机隔岸相望。据说昨天这里下了一场暴雨,引发山洪冲毁了道路和桥梁,不幸的事儿又让我们赶上了。</p> <p class="ql-block">  有了前面那次涉水渡河经历,这次我们心里比较有底不慌不怕了,司机石头下车观察了水流、水深、选好地形挂上四驱稳住油门稳稳的下水了,这次是斜着逆流而上顺利通过。</p> <p class="ql-block">  穿越途中我们还结识了两辆旅友,这几天都在一起同行,我们安全渡河后司机石头便下车指挥另外两辆车依次顺利渡河,早前停在岸边观望等待不敢冒然下水藏民的越野车,看到我们三辆车都安全顺利渡河后也安心下水稳稳驶向对岸,我在岸边用手机记录了全部车辆安全渡河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  在xx穿越途中我们偶遇藏民的车辆陷落在公路边的排水沟中,下车询问得知他们已经搞了好几个小时也弄不出来而且越陷越深,藏民不懂汉话,我比划着交流,用我们的车帮他们把车从沟里拉上来,他们听懂了。由于我们的车辆都是硬派类越野车,车上都装有绞盘等专业的陷车脱困设备,大家下车后有条不紊发动机器挂上绞盘挂勾不消10分钟便把藏民的车拉了上来。在川藏线、在阿里等无人区玩穿越的人都有约定成俗,凡是见到遇上事故车辆,见到遇上急需帮助人和事儿,都会主动停车尽义务给予帮助和救援。</p><p class="ql-block"> 看出来了吗?开牧马人越野车帮助解困的女司机是独人独车来自云南,而且年已退休。</p> <p class="ql-block">  日喀则仲巴县拉让乡是藏野驴藏羚羊自然保护区之一,海拔4000米以上,这里远处有雪山、近处有沼泽湖泊、还有五彩沙漠,他们远近高低,色彩斑斓错落有致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和谐的画片,真是绝美!大自然的造化不得不认人惊叹不已!藏野驴、藏羚羊、藏鼠兔、黑颈鹤等高原精灵们自由自在地生活繁衍在这片安静美丽无人打扰的天堂之上。我们经过这里已经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天气开始转凉,行驶穿越在上百公里的自然保护区内,单车孑影广袤空旷,只有无尽无声的美景在眼前慢慢闪过,正当我们感概高原的寂寥雪山草甸的静默之美时,远处一群正在浅滩沼泽中嘻戏行进的藏野驴家族出现在我们视线中。</p> <p class="ql-block">  它们走进浅湖戏水,远处雪山层峦叠嶂,近处五彩沙丘、浅湖草甸,这么静谧、和谐、美好的画面世间绝无尽有,美醉了!</p> <p class="ql-block">  藏野驴们悠闲的在沙丘之上赏景晒太阳,享受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这段藏野驴们结队奔跑的镜头,是我在远离它们约200米开外的土坡上拍的,藏野驴生性敏感,可能是听到我们车辆的声响嗅到异类的气息了,马上竖起耳朵警惕起来,当发现有人向他们慢慢靠近时,即刻组成一字队型顺着它们熟悉的河岸沙丘不紧不慢不慌不乱地奔跑起来,它们健硕的身躯、优雅的奔跑恣态、整齐划一的队型仿佛是一群训练有素的高原精灵在编队彩排表演!此生遇见,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318 此生必驾!羊卓雍措这是我们从拉萨户程阿里北线穿越之旅的第一站。北京BJ40小红车是摆在羊湖观景台上招揽游客来嗨歌的道具,因为是在近4000米的高海拔地区,说话走路都要放慢放缓,如果在这里想引吭高歌嗨一把着实需要勇气,游客大多在此花50块摆拍假唱照张相留个影,证明318我来过了。</p> <p class="ql-block">  俺也不免俗套,摆拍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一只苍鹰停在219国道5135处的里程牌上休息?观景?219国道是中国最长的公路,北起新疆经西藏阿里地区南至广西东兴市全长10065公里,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平均海拔近5000米。</p> <p class="ql-block">  在路上219国道</p> <p class="ql-block">  219国道沿线风光</p> <p class="ql-block">  219国道沿线风光</p> <p class="ql-block">  219国道沿途风光</p> <p class="ql-block">从日喀则康马县(维纳斯酒店)住地出发走219国道中途转嗄定线赶往日喀则的萨尔乡大约300公里左右大多是小路土路很不好走,这条公路已经紧邻中印边境线上,沿途雪山风光好美。</p> <p class="ql-block">  赶到日喀则市定结县萨尔乡附近,天色已经渐晚,发现路旁有一片不知名的小湖,山景倒映在湖面还有车辆停在附近拍照,我们也下车趁着傍晩蓝调的弱光也赶紧抓拍了几张。</p> <p class="ql-block">  湖岸边是一片苔藓地,有藏民摆放在湖边的经幡和𤤗玛堆,那么这个湖就可能就是藏民心中的圣湖了,蓝调中的湖光山色有种安祥神秘的美,我们也只是安静地抓紧拍照,不敢大声喧哗,恐怕惊动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  湖中心的经幡和𤤗玛堆</p> <p class="ql-block">  落日余晖从两座山谷间把𤤗玛堆经幡也照成了金色,四周变得更加神圣了。</p> <p class="ql-block">  远处的雪峰是海拔8516米的洛子峰,位于定日县曲当乡,洛子峰的东坡在我国境西坡则属于尼泊尔。</p> <p class="ql-block">  日喀则定结县江嘎镇一处公路的转弯处,远处海拔八千多米的洛子峰大概距此有二、三十公里的直线距离看上去并不算太高大,但是你知道它是世界上14座八千米以上山峰中排行老四。</p> <p class="ql-block">  形似弯月的金色沙丘、湛蓝似镜湖水中的倒影、衬托着远处美丽高大雪峰。</p> <p class="ql-block">  一朵白云飘浮在山顶又坠落入水中。</p> <p class="ql-block">  翻越日喀则萨嗄县如角乡海拔5500米大山</p> <p class="ql-block">  一只母盘羊在山坡上觅食,在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高山上想找到食物吃饱肚子着实不容易呀!这哪有草呀?</p> <p class="ql-block">  一只长角的公盘羊卧在山坡上注视着四周的动静,好像在为母盘羊站岗放哨,真说不定随时会有雪豹猛禽之类的来偷袭呢。</p> <p class="ql-block">  两支盘羊要汇合了</p> <p class="ql-block">  玛旁雍措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湖面海拔4588米,西藏三大圣湖之一。</p> <p class="ql-block">  玛旁雍措为淡水湖泊,面积约为41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80米,湖水湛蓝碧透。</p> <p class="ql-block">  双色湖水</p> <p class="ql-block">  水天一色的蓝</p> <p class="ql-block">  经过瑪旁雍措219国道上的运输车辆</p> <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的玛旁雍措,落山前的夕阳充满温暖把湖岸浅山染成迷人的暖色。</p> <p class="ql-block">  用镜头拉近远处雄伟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  玛旁雍措周围的群峰雪山</p> <p class="ql-block">高山仰止</p> <p class="ql-block">  奇特的云状</p> <p class="ql-block">  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565国道</p> <p class="ql-block">  藏区的公路修得非常捧,如何不是深入藏区无人腹地,普通家用轿车进藏也没问题。</p> <p class="ql-block">  219国道从门士乡转565国道盘山便可望见五彩斑澜甚至血红深红色的丹霞地貌,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  虽然在甘肃省福建省都有飘亮的丹霞地貌,但隐藏在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4500米高海拔形成的丹霞地貌,更壮观、更多彩、更飘亮且少为人见。</p> <p class="ql-block">  丹霞与雪山并肩</p> <p class="ql-block">  千万年的地质变迁,风吹沙打而形成的飘亮丹霞山体。</p> <p class="ql-block">  如果只身处在空无人烟、寂静广袤、风在吹云在动的苍穹之下,会是一种何样感觉?</p> <p class="ql-block">  千百万年的大自然,就是这样慢慢演变着……。</p> <p class="ql-block">  丹霞之中的一点翡翠,远处还有一条蜿蜒曲折通向人间的小路。(普兰县巴嘎乡境内)</p> <p class="ql-block">  座落在普兰县巴嘎乡拉昂措湖边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  忘记这座临湖寺庙的名字了</p> <p class="ql-block">  仲巴线内一处风景,沙山、湖泊、沼泽。</p> <p class="ql-block">  仲巴县内一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日喀则市吉隆县内的佩枯错</p> <p class="ql-block">  佩枯错</p> <p class="ql-block">  赶路途中遇到落日霞光</p> <p class="ql-block">  扎达土林位于阿里地区扎达县境内,据考证远古时期,这里曾经是方圆几百公里的一片"海",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海"平面升高,经千万年的风雨侵蚀,慢慢变成如今的土林地貌。</p> <p class="ql-block">札达土林地貌</p> <p class="ql-block">  札达土林地貌</p> <p class="ql-block">  札达土林地貌</p> <p class="ql-block">  古格王国遗址位于札达县城以西18公里处。</p> <p class="ql-block">  古格王国始于公元十世纪建立,十七世纪吐蕃王朝瓦解,随后神秘消失,土林之上现存大量宫殿、庙宇、生产生活用建筑,唯独没留下只言片语文字记载,作为旅游和考古资源却给后人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p> <p class="ql-block">  一只孤独的毛驴在古格王国遗址前。</p> <p class="ql-block">  远观古格王国遗址的建筑,虽经千年风沙雨雪的摧残,仍然雄伟地挺立在土林之上,周围用卵石堆砌的围墙仍在。</p> <p class="ql-block">  用经幡和彩条搭建的尖顶帐房,默默地陪伴着古格王国留下的遣址。</p> <p class="ql-block">  古格王国遗址前广阔的土林平地,可以想像几百年前,这片土地之上曾有多少古格先民们,用艰辛的劳役支撑起这座宏伟巨大的王国宫殿。</p> <p class="ql-block">  古格王国遗址远处正前方有一处建有三座白塔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  古格王朝遗址前,一条长满绿草已经干涸断流的河道伸向远方,或许雨季来临的时候他还会流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  美丽的色林措位于西藏尼玛县班戈县申札县三县境内,因湖水含盐度很高,咸涩人畜无法饮用故被称为鬼湖。</p> <p class="ql-block">  色林措景色</p> <p class="ql-block">色林措景色</p> <p class="ql-block">  美丽的纳木措我来了!这是我们此次穿越"一措再措"路线上最后一措,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海拔4718米。</p> <p class="ql-block">  我们驾车驶上纳木措湖边的一座山顶,居高临下美丽的纳木措尽收眼底,圣象天门是纳木错著名的打卡景点,因为景区维修改造关闭我们无法进入,只好驱车开到附近的另一座小山上观景。</p> <p class="ql-block">  这个角度仅是纳木措的一个小小局部,不能完全反映纳木措的大美。</p> <p class="ql-block">  纳木错附近的山坡上</p> <p class="ql-block">  纳木错周边的湖岸有许多藏民放养的藏毛牛</p> <p class="ql-block">  纳木措湛蓝色的湖水</p> <p class="ql-block">  钠木措湖边一只白色的藏牦牛永远守候在那里,游人可以骑乘拍照。</p> <p class="ql-block">  那根拉山位于当雄县境内海拔5190米,翻越那根拉山囗距西拉萨市200公里左右,只需2个多小时车程,这是我们此次穿越路上的最后一站。</p> <p class="ql-block">  路上一定有风雨!</p> <p class="ql-block">  风雨之后见彩虹🌈</p> <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天不平凡的西藏阿里穿越之旅结束了,挑战自然战胜自我,有付出和代价,更多的是收获和回报!暂以这张照片作为本篇的结束,同时也象征着:或许是某天某日驶向荒野之路新的开始吧!与喜欢自然、热爱生活、挑战自我的朋友们共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