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夏岛》点评

人和

<p class="ql-block"> 七律.夏岛</p><p class="ql-block">夏岛孤悬碧海中,蓝天白沫共苍穹。</p><p class="ql-block">金光万点铺沙面,翠色千重绕岸东。</p><p class="ql-block">鸥鸟翩跹随浪舞,渔舟摇曳逐波同。</p><p class="ql-block">古今齐赏此佳景,遥寄清音祝顺风。</p><p class="ql-block"> 诗作者:张平楠 书法家:王嘉彬</p> <p class="ql-block">  点评:</p><p class="ql-block"> 对于张平楠教授的《七律·夏岛》,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赏析,以领略其艺术魅力和深邃内涵。</p><p class="ql-block"> 首先,从诗的意境来看,张平楠教授以夏岛为题材,描绘了一幅生动而美丽的画面。首联“夏岛孤悬碧海中,蓝天白沫共苍穹”便为我们勾画出了夏岛孤悬碧海的壮丽景象,蓝天与白沫交织,共同构成了一片辽阔的苍穹。这不仅展现了夏岛的独特地理位置,更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宁静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颔联“金光万点铺沙面,翠色千重绕岸东”则进一步描绘了夏岛的美丽景色。金光万点铺洒在沙滩上,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而翠色千重则环绕着岸东,宛如一条翠绿的丝带缠绕在夏岛的腰间。这两句诗通过色彩和光线的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明。</p><p class="ql-block"> 颈联“鸥鸟翩跹随浪舞,渔舟摇曳逐波同”则描绘了夏岛上的生动场景。鸥鸟在浪花中翩翩起舞,渔舟随着波浪摇曳前行,这些动态的描绘为夏岛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这两句诗也体现了张平楠教授对自然景物的深刻观察和细腻描绘。</p><p class="ql-block"> 尾联“古今齐赏此佳景,遥寄清音祝顺风”则表达了诗人对夏岛美景的赞美之情。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会为这美景所倾倒,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夏岛的美好祝愿。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使诗歌的意境得到了升华,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张平楠教授的《七律·夏岛》以生动的笔触、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情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夏岛画卷。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意和画意,是一篇难得的佳作。</p><p class="ql-block"> 而对于王嘉彬先生学习米芾书法艺术并用书法把张教授的律诗写成作品这一行为,我们同样可以给予高度的评价。米芾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之一,其书法艺术以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内涵而著称。王嘉彬先生能够学习并传承米芾书法艺术,本身就展现了他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p><p class="ql-block"> 而他将张平楠教授的律诗写成书法作品,更是将诗歌与书法两种艺术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不仅需要他具备高超的书法技艺,更需要他对诗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从王嘉彬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米芾书法艺术的精准把握和对张平楠教授律诗的深刻理解。他的笔触流畅而有力,字形挺拔而秀美,每一个字都仿佛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色彩。这种将诗歌与书法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书法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审美享受和思考空间。</p><p class="ql-block"> 因此,我们可以说王嘉彬先生的书法作品不仅是对张平楠教授律诗的一种精彩诠释和再创作,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