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换"大刀" (原创)

药朝诚

<p class="ql-block">尽管以前打乒乓球不多,但知道一局要打21个球。我还知道,球拍有两种握法,横拍与直拍,太原方言称横拍为"大刀",直拍为"小刀"。我还记得小时候的几个男球星的名字:容国团、庄则栋,徐寅生,李富荣。</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我常住桂林,迷上了打乒乓球。这时的赛制已经改为每局11个球,球变大了一些,发球时必须把球抛起来。我们主要在小区里玩儿,四个老头儿,四个老太太,分别围着三张台子打。每天上午要打一两个小时,直到大汗淋漓。经过大约一年的磨练,我跃居全小区第二名。由于基本功扎实,比我小三岁的老郭总能赢我。输球无所谓,但他的口头禅"赢你,就是小菜一碟。" 让我听了很觉不爽。</p> <p class="ql-block">最近回到太原,继续打球,在西客站附近的一个健身中心里。里面高手如云。我突然意识到,这是提高球艺、打败老郭的好机会,我开始不耻下问,求教拜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总是一边打球,一边热烈讨论国际乒联举办的沙特大满贯球赛。回到家后,我观看了电视里播出的几乎所有比赛,我最喜欢林高远和德国选手弗朗西斯卡的反手击打。当我和一位球友谈及此事时,他提醒我,学反手击打,你最好把"小刀"换成"大刀"。于是,我开始横握球拍,打了三天后,感觉反手击打容易多了。</p><p class="ql-block">一个和我孙子一般大的小学生留下了我的手机号,他也是耍"大刀"的,和我水平接近,说愿意和爷爷打球。</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乒乓球运动,由于它是大众运动,投资小,有趣味,老少皆宜,已经形成全球性产业链。我喜欢乒乓球,还因为这里没有阶级固化 ,没有"官二代",也没有"红二代。即使是"乒二代",也必须靠吃苦耐劳、从头做起; 接受公平竞争,一局一局、一场一场地打。</p><p class="ql-block">返回桂林后,我会用"大刀"与老郭的"小刀"切磋比赛,期待能打败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