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1日介休市城隍庙,后土庙。

范立雄

<p class="ql-block">锁着不开。</p> <p class="ql-block">龙泉观的照壁。</p> <p class="ql-block">龙泉观。</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介休关帝庙的始建年代未知,现存建筑有:照壁、山门、崇宁殿、春秋楼等均为明清遗构。崇宁殿为关帝庙的主体建筑,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大修。坐落于砖砌台基之上,面阔5间进深3间,前檐带廊,单檐悬山顶,檐下铺斗拱十二朵,斗拱五铺作,上方匾额书"乃神乃圣"四个大字,木雕装饰十分华丽!更惊艳的是这里的琉璃饰件,精美繁复的鸱吻、悬鱼,高耸的塔状脊刹,甚至博风板都是琉璃制品!照壁前后两面的正中央镶嵌琉璃麒麟&双龙的图案,上部为仿木构蓝色琉璃斗拱,覆以黄色琉璃瓦单檐歇山顶!传说照壁之下还有一口锁龙井,为当年镇汾河水患而凿!这些精美的琉璃在阳光照射下光彩夺目,美观异常!</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的门不开。进了后土庙以后可以绕过去。</p> <p class="ql-block">中国"琉璃之乡"的500年琉璃艺术建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在被誉为中国"琉璃之乡"的介休,市内矗立着各式各样琉璃装饰的古寺殿宇,后土庙无非就这其中的佼佼者!这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全真派道教古建筑群!据现存的碑文记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经过几次重修和扩建,形成了如今的规模!现存建筑包括了从明代正德年间到清道光年间的琉璃建筑及制品,是介休琉璃的集大成者!</p><p class="ql-block">在这里除了能看到高贵的黄色,还会发现碧绿和孔雀蓝两种颜色的琉璃存在,三种艳丽的色彩交相辉映。建筑挂落处可以看到精美的七彩凤戏牡丹,500多年保存至今依然色彩丰富!</p><p class="ql-block">置身于有着"琉璃艺术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后土祠,可谓一步一琉璃,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p class="ql-block">天王殿,亦作三清观山门。始建年代不详,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皆重建,1984年、2012年分别进行修缮。该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硬山顶,黄、绿、蓝琉璃剪边,方心点缀。殿内供奉道教中的四大天王,亦称"护世四天王"俗称"四大金刚"。一说为《封神演义》中佳梦关总兵魔家四兄弟﹣魔礼海、魔礼青、魔礼寿、魔礼红的化身,他们神通广大,助纣为虐,率兵阻挡周武王的正义之师结果全被歼。姜子牙奉"道教"至尊王尊之命,封他们为四大天王,各守东南西北一方和道教净地,护佑天下五谷丰登,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护法殿</p><p class="ql-block">护法殿,亦作三清观过殿,始建年代不详,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皆重建,1984年、2012年分别进行修缮。该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硬山顶,黄、绿、蓝琉璃剪边,方心点缀。殿内供奉的是道教神话中人物,在《封神演义》中被封为镇守灵霄宝殿的四圣大元帅:王魔:坐骑(独犴)、宝物(开天珠);杨森:坐骑(狻猊)、宝物(开天珠);高友乾:坐骑(花斑豹)、宝物(混元宝珠);李兴霸:坐骑(狰狞)、宝物(拌黄珠)。这组彩塑为明正德年间所塑,造型威武神灵、形情生动、比例匀称,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p> <p class="ql-block">三清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an Qing Building </p><p class="ql-block">始建早于元代,现存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扩建之形制,是一座集三清殿、三清阁、后土庙戏楼为一体的重楼组合建筑,也是庙群中最高,结构最为复杂的建筑。三清楼为二层三檐、十字歌山造顶结构,背靠互相结构的后土庙戏楼为重檐歇山顶前出歌山顶抱厦建筑。整体看两组建筑浑然一体、天衣无缝。黄、绿、蓝三彩琉璃覆盖,内容丰富,造型优美,色彩斑斓,无愧琉璃建筑精品。一层殿内主像供奉着道教三清境的三位尊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故称三清殿、三清楼。东西两侧供奉四御,"御"者,帝也。四御就是辅佐三清的四位天帝:(一)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二)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三)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四)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道教宣称"三清四御"统率天地万神,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该殿所奉十一尊彩塑神像为明代彩塑精品。整座建筑造型独特,结构精巧,是我国古建筑的精品遗存。该组建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整修;2012--2013年间做了全面修缮。</p> <p class="ql-block">后土大殿</p><p class="ql-block">后土大殿,道教称太宁宫。始建于南北朝之前,元·大德七年(1303年)毁于地震,延佑五年(1318年)重建。现存为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扩建后的形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造顶结构,又将东西两侧各三间悬山带廊的真武殿、三官祠与之并列构造,外观看到的是主次列陈的十一开间大殿、蔚为壮观。殿顶满饰黄色琉璃,金碧辉煌,正脊造型正面是双凤戏牡丹背面是双龙戏珠,为国内罕见。殿内供奉道教四御之一﹣﹣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俗称"后土娘娘","为阴地者,五方相乘,五气凝结、负载江海山林屋宇。故曰天阳地阴、天公地母也",由此看来,"后土娘娘"是主管人口、生育、土地、山川和生灵万物的女神。</p> <p class="ql-block">真武殿</p><p class="ql-block">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重修,正德十六年(1521年)改建,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黄绿琉璃剪边装饰,方心点缀。殿内供奉北方之神﹣﹣玄武大帝,即真武大帝,两侧侍神为周公、桃花女。真武由于有司命、领水的神职,在民间受到广泛崇拜。</p> <p class="ql-block">三官祠</p><p class="ql-block">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重修,正德十六年(1521年)改建,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黄绿琉璃剪边装饰,方心点缀。殿内供奉三官,是掌管天地水三界的"天官""地官"和"水官",称"三官大帝"、"三元大帝"、"三官帝君"。三官大帝掌握了天堂、地府、江河湖海间的一切事项,是治理天地水三界,考校天人功过,司众生祸福之神,故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说,天地水三官以上元、中元、下元三节为神诞之日、届时教徒俗众烧香奉礼以祈福赦罪消灾。</p> <p class="ql-block">三曹店。</p><p class="ql-block">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增建,毁天年代不详,现存为2012年原址复建,西阔三间,进深一间,单坡硬山顶,黄绿琉璃剪边装饰,方心点缀。殿内供奉三曹,是道教所信奉值年、月、日的三位值班神仙。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记录人和神的功绩,同时也是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娘娘殿。</p><p class="ql-block">始建年代不详,上世纪八十年代、2004年均有整修、2013年大修,现存为清代建筑风格。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单坡硬山顶,明间出卷棚歇山顶抱厦,黄绿琉璃剪边装饰,方心点缀,砖雕、木雕精美,殿内供奉三霄娘娘:云霄、琼霄、碧霄。</p> <p class="ql-block">过殿</p><p class="ql-block">原建筑始建与损毁年代不详,2012年原址重建,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硬山顶,黄绿琉璃剪边装饰,方心点缀。殿内供奉五岳大帝和五虎上将。东侧为五岳大帝: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崇黑虎)、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闻聘)、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崔英)、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蒋雄);西侧为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p> <p class="ql-block">三门殿</p><p class="ql-block">原建筑始建与毁灭年代不详,1991年原址</p><p class="ql-block">复建,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檐硬山顶,黄绿</p><p class="ql-block">琉璃剪边装饰,方心点缀。殿内供奉道教护法</p><p class="ql-block">四大元帅:赵公明、马灵耀、温琼、岳飞。</p> <p class="ql-block">太虚洞殿</p><p class="ql-block">明·崇祯十二年建。位于独具地方特色的四合院形制的吕祖庙院正面,为三间砖砌无梁窑上座吕祖殿,太虚洞殿内中间供奉太清道德天尊老子,两侧供奉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仙:铁拐李、汉钟离(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传说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贪、贱。四合院东西各座落砖窑出廊三间,上座带廊单坡小楼各三间,南为牌楼式山门。</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正殿</p><p class="ql-block">创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清代屡修,2004年维修,现存为清代建筑风格。正殿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砖砌无梁窑,庙院东西南三面建木结构插廊。南廊与过门组合而成。正殿一层内供奉关帝、火神和王灵官。二层建春秋楼,为砖木结构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硬山顶,黄绿琉璃剪边装饰,方心点缀。春秋楼内塑关羽夜读《春秋》像,两边为关平、周仓站像。</p> <p class="ql-block">土神殿</p><p class="ql-block">土神殿,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2010年维修2012年塑像。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硬山顶,孔雀蓝琉璃剪边,方心点缀。殿内土神为五行神之一。土神又称土地公或土地爷,专用名称为"福德正神"。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较低,但却是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但若此单独建享庙者罕见。</p> <p class="ql-block">残损宗教石雕造像简介</p><p class="ql-block">这组残损宗教石雕造像,征集于连福镇南王里村。</p><p class="ql-block">据村干部、村民讲,这组石雕造像,尊安于村南一庙(据传说为关帝庙村民也称南庙)。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拆庙毁像,砸断造像颈部,身首分离,散逸,残像砌筑了旁边的引水渠。1999年冬村委会废渠改道,在原东湖龙乡指导下,将造像残件收集存放于村委。2004年,原市文化艺术中心,文物局向南王里村委会征集回这批石雕造像残件,并做了复修。</p><p class="ql-block">这组宗教石雕造像及庙宇都无史料记载可考,据其造像神态衣着、形象判断,应为清早期道教造像。造像共25尊,完整的有3尊,只有身体部分的22尊。其中,座像23尊,站像2尊。各造像的身份、名称有待考证。</p> <p class="ql-block">龙王殿</p><p class="ql-block">龙王,是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和62名神龙王。</p> <p class="ql-block">窑神殿</p><p class="ql-block">窑神即旧时采矿、烧造行业供奉之神,也称窑王爷,亦说太上老君,是主宰砖、瓦、石灰,保佑煤窑平安的神灵。每年的腊月十八日是窑神的生日,也是祭奠窑神的节日。介休自古采矿、烧造业发达,相关窑主、匠工,普遍供仰窑神。</p> <p class="ql-block">这里面就是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下午5点从介休出发。</p> <p class="ql-block">5月18日早上6点从珠海出发,晚上9点行程近1500公里到平顶山。9日早上6点从平顶山出发到尧山,先去游览了中原大佛景区又去了尧山景区,晚上5:30住在尧山镇。10日早上6点出发,8点到达王屋山景区,下午5点,从景区出发,晚上7点到达长治。11日早上9点,从长治出发,中午11:30到达介休市。下午5点从介休市出发,6:30到太原。本次从珠海返太原旅程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