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一假期的第三天,我们游过周祖陵和庆州古城,下午返程回宝鸡时,陇东下雨了,且雨越下越大,好在这对主要在室内参观的北石窟寺游学影响不大。</p><p class="ql-block">从庆城县城出发,沿G22青兰高速到庆阳南出高速,再顺002县道行程79公里,可达北石窟寺。</p> <p class="ql-block">北石窟寺位于庆阳市茹河和蒲河交汇处的覆钟山下,是泾川南石窟寺的姊妹窟,属敦煌研究院管理。</p> <p class="ql-block">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509年),由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始建。自北魏开凿以来,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增修,形成密集的窟龛。在长120米、高20米赭红色石崖上,分上中下三层,开凿窟龛295处,大小雕像2125尊。1988年1月13日,北石窟寺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北石窟寺与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一样,属甘肃早期的一座规模较大的石窟寺,其风格与山西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相近,全面体现了古代陇东佛教活动的兴衰与发展。也是古丝绸之路东段上的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p><p class="ql-block">陇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周先祖曾在董志塬一带开创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北石窟寺位于董志塬的西侧,古属雍州,这里东抵陕西榆林,西通黑水,南接泾渭,北达贺兰,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北达宁夏、内蒙、西抵河西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冲;北魏以来,这里又成了萧关古道上的一大佛教胜地。</p> <p class="ql-block">编号165窟是窟群中最大、营造最早、保存最好的一窟,覆斗形顶,高13.2米、深17.9米、宽21.7米,宽广340多平方米。内有7尊8米高的立佛像,佛像腰阔体壮,面丰耳大,服饰简朴,典雅庄重。洞口左侧的阿修罗王像,三头六臂,金刚怒目,雄健有力,威风凛凛。窟内的几尊交脚菩萨眉若柳叶,目似朗星,面如满月,温静柔和。骑白象的普贤菩萨,櫻唇含笑,眉目传情,婀娜多姿。伴之七佛而雕造的弥勒菩萨、骑像菩萨、手持日月的阿修罗是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成功作品,显示了淳朴厚重的风度。</p> <p class="ql-block">七佛来历</p><p class="ql-block">佛祖释迦牟尼之前就有成佛的圣者,其前六代的佛名依次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逊佛、拘那含佛、迦叶佛,连同释迦牟尼佛共七佛。七佛图和七佛造像题材,全国早期开凿的其他石窟也有实例,然而完整意义上的七佛窟和七佛造像,唯北石窟寺最早、最宏伟、最有代表性,为以後七佛窟的兴建开创了先例。</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时,雨很大,路面积水多,但这仍不能影响大家游学的兴致!据导游讲解,目前为了文物保护,北石窟寺在窟面整体搭建了防雨棚,虽然对游客参观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文物保护大有好处!</p> <p class="ql-block">北石窟寺是陇东的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在粗犷的黄土高坡上为后世留下了一份极为精美的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回程的泾河特大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