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春光美如画!2024.4.6日

傲雪

<p class="ql-block">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坐落在一片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犹如中国东部的璀璨明珠,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我们这次自由行,原夲没打算去太湖湿地公园的,后来听说那里樱花开得璀璨艳丽,水清鱼肥,莺歌燕舞,是观太湖的最佳地点。可由于路途不熟,我们只好打的前往,还真的有一个多钟的车程。</p> <p class="ql-block">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常州,东近苏州。太湖湖泊面积约2427平方公里,河港纵横,河口众多,有主要进出河流50余条。太湖水面宽阔,湖中有大小岛屿48个。</p> <p class="ql-block">太湖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太湖地区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太湖的水域面积和地理位置也发生了多次变化。太湖的水源主要来自长江和钱塘江,通过入海河道与海洋相通。</p> <p class="ql-block">太湖有这么大的水域面积,而且水质优良,自然吸引众多鸟类动物在此繁洐生息。据不完全统计,太湖湿地公园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6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3种。底栖动物有螺、蚌等;鱼虾类有鲫鱼、鲈鱼、青鱼、鲢鱼、银鱼、桂鱼等;水鸟有十余种,比较常见的有白鹭、野鸭、喜鹊 鹈鹕、翠鸟及丹顶鹤等;两栖类有青蛙、蟾蜍、螃蟹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湿地植物主要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三种。挺水植物即植物的根、根茎生长在水的底泥之中,茎、叶挺出水面,如莲藕、荸荠、香蒲、芦苇、慈姑、灯芯草、菖蒲、紫芋等;浮叶植物是生于浅水中,叶浮于水面,根长在水底土中的植物,如睡莲、王莲、菱、芡实、莼菜等;沉水植物是指植珠全部或大部分沉没于水下的植物,如苦草、眼子菜、黑藻、金鱼藻、水车前、中华水韭等</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公园的木栈道,可以观察不同季节的景色变换。春天,万物复苏,新绿的枝叶摇曳生姿;夏天,荷花盛开,暗香浮动;秋天,枫叶红艳,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如果热爱摄影,这里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无论是鸟类活动、日出日落还是花草景色,都是绝佳的拍摄素材。此外,湿地公园内的科普教育设施也会让你对自然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阳春三月来到苏州太湖,这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除了到处盛开的樱花、玉兰花,还有杜鹃花和梨花等等,岸边绿色的垂柳抽出嫩芽,长长的伸进水里,摇曳着婀娜多姿的身影。这时你会更感受太湖的景色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大风车是太湖湿地最显眼的标志和摄影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  太湖自古景色优美,也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在此挥毫吟诗,最著名的有:银河落九天,玉垒清虚间。遥看瀛洲岛,近入太湖源。——唐代杜甫《登高》</p><p class="ql-block"> 碧波千顷鼓方回,百舸争流竞奋追。静夜思渔翁不语,涟漪漫卷至西洲。——宋代苏轼《太湖钓台》</p> <p class="ql-block">太湖东南坐,洞庭北面开。天然造化钟,神物留人怀。——清代郑板桥《游太湖》</p><p class="ql-block">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代张旭</p> <p class="ql-block">太湖如一方明镜,澄澈见底。碧波万顷,荡漾起伏;湖中有诸多的小岛,分外别致。——民国时期梁实秋《太湖》 </p><p class="ql-block"> 这些诗句都生动地描绘了太湖的景色,通过不同的视角和细节描写,表现出太湖的美丽、神秘和壮观。</p> <p class="ql-block">太湖风光宛如一幅幅流光四射的古朴水墨画卷,美不胜收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太湖湿地公园今天仍在不断扩建完善中,相信不久将会有更多的美景和游玩项目呈现给游客们,给大家更多的惊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