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东街——昆明优雅又悠闲的文化小巷

萤火虫

<p class="ql-block">昆明有一条小有名气的网红小街,隐蔽在翠湖边上,凝聚了昆明人对慢生活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昆明这座城市从来不缺独特而美丽的风景,黄公东街因为大才女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在清末,黄公东街叫作“劝业场后街”,到1918年,为了纪念昆明重九起义战斗中作出贡献的黄毓英,原本的街西尽忠寺改成了黄公祠。后来,这条街因为位于祠堂东部而得名黄公东街。</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来昆明,来翠湖那一定要来逛逛黄东公街。小巷、黄墙、绿椅、迎春花,早上9点或是五点后的太阳,柔和的打在身上,有种旧时光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黄公东街,一条被遗忘的街巷。短短的几百米路,很有老街的韵味,纯粹的黄色与绿色在这里碰撞。</p> <p class="ql-block">黄公东街,说是“街”,其实也只是一条小巷子。因红墙和黄墙做拍照背景出片而成为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宁静的小街砖墙漆城成黄色,三角梅植株爬满墙头,墙上镌刻着林徽因的著名诗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p> <p class="ql-block">漫步街上,沿路的咖啡馆,一面醉人的黄墙映入眼帘,三角梅垂挂于绿色长椅之上,斑驳的光影透过树叶映透在黄墙之上,往墙角一靠,似乎就回到了那个充满记忆的老昆明。</p> <p class="ql-block">墙边长椅桌凳,是给旅人眺望等待木憩的场所,让小小的街巷,充满了温馨的诗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这条只有两百余米长的街道上,复古精致的氛围感扑面而来。避开喧嚣的车马声,于临街的木窗之下,听风声作响,闻阵阵花香,休憩一晌。</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咖啡馆,书吧,又给小街增添了文化的气韵,让休闲的人们,找到了宁静的慢生活之地。</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想要度过一个闲适的周末,又或者想要品一壶清茶、咖啡,看窗外温暖的四季,那么黄公东街,你一定不要错过。</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这里的甜品,甜而不腻😋,是我喜欢的口味。</p> <p class="ql-block">各种口味的冰淇淋也特别让人口馋</p> <p class="ql-block">老公要了一杯咖啡,杯子好大。</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短短的200米的小巷,能看到满满的法式夏天。暖黄斑驳的墙壁,窄窄的青石板路,记录了那个年代的起伏动荡。</p> <p class="ql-block">绿色的窗格和绿叶交汇,为黄公东街的景致添了一份岁月静好的悠然。绿叶遮掩的黄墙,呼应绿色的门窗,高饱和的颜色却格外和谐。</p> <p class="ql-block">绿窗黄墙是黄公东街标志性的一景。</p> <p class="ql-block">这短短的青石板的小巷,是读不完的岁月与沧桑,是走不完的青春与记忆。走进小巷便能看到耀眼的暖黄,厚重温暖的颜色,让文化底蕴丰富的小巷更添复古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以墙为纸,以影为墨,以光为笔”,随手一拍就是浓浓的氛围感大片。</p> <p class="ql-block">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p> <p class="ql-block">这条小街,观光人员来往不断。一张张照片留下了时光的回忆,也定格了春城昆明的美丽瞬间。</p> <p class="ql-block">据历史记录: 云南光复后,随军援川,回师途中,在贵州思南被刺身亡,年仅28岁。云南都督府为表彰黄毓英在辛亥革命中的功绩,追溢他为"武毅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国后黄公祠改建为小学,原建筑全部拆除,现仅存《黄子和祠堂碑》,1987年,昆明市把黄公祠旧址列为昆明市文物保护单位,在校内建“辛亥英烈黄毓英纪念亭”,并将原设在祠堂内的东风小学更名为“航英小学”,以纪念革命先烈。</p> <p class="ql-block">黄公东街不仅有黄公,还有“赵公”。赵公祠是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和护国运动,护法战争的重要将领赵又新的私人祠堂。1912年云南当局政府将相传为明代建贡院时所建、在历史上屡次被毁的的皇华馆改建为赵公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赵公祠仅存牌楼式大门,1983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小小的一条黄公东街,竟然有两位英烈的祠堂,昆明的历史是如此波澜壮阔,如此令人着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