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故居

彩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当朝皇帝明世宗朱厚熜接到一份史无前例的奏疏,参劾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皇帝自己。疏文中的皇帝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上这份《治安疏》的人名叫海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瑞(公元1514年1月22日—公元1587年11月13日),今海南海口市人。明代清官,历经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海南岛海口市红城湖畔的海瑞故居清正园,高大的牌坊上书写着“南海青天”四个大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瑞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五十个年头,三十五岁前读书备考、打理田园,中举后外出为官,多地辗转,历任知县、州判官、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尚书丞、右佥都御史等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瑞洁身自爱,为人正直刚毅,体恤民生,为官清廉,刚直不阿。直言敢谏,职位低下时就敢于蔑视权贵,从不诌媚逢迎。他五十二岁时,买好棺材,与家人诀别,冒着杀头的危险上奏了《治安疏》。果然皇帝大怒,将他押入大牢待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嘉靖四十五年(1567),嘉靖帝病死,其子朱载即位,改元隆庆,海瑞获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躲过一劫欲显身手时又被同僚排挤,三年后罢官回岛,一待又是十五年。等到七十多岁再次出山已垂垂老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万历十五年(1587年),海瑞在南京任上病逝,他一生清白,“无具葬之费”,没有后人,由同僚凑钱入殓。海瑞灵柩船运回乡,百姓罢市以示哀悼,哭拜之声百里不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例:“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原来海瑞为官期间非常清廉,家里本就不富裕,又有一大家子人要养,平日里绝对看不到荤菜的影子。一日,海瑞的母亲生日,海瑞是个孝子,所以他决定这一天要好好给母亲庆生,于是便去买了两斤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县令买肉的消息迅速成为淳安的头条新闻。连浙直总督胡宗宪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于是跟身边的人谈及此事,结果海瑞买肉的事情就这样被记载到了《明史》之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海瑞故居旁的长廊内,还设有中国古代十大清官的塑像,他们是:海瑞、西门豹、赵广汉、狄仁杰、徐有功、陈希亮、包拯、况钟、于成龙、汤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几千年来,人们一直都对清官褒奖有加,对贪官千夫所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瑞是中国古代最为耀眼和有个性的清官。他平反了很多错案,打击贪官污吏,禁止受贿徇私枉法,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的海瑞故居成为后人敬仰先贤、缅怀历史的场所,成为传承传统文化和廉政勤政为民的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19日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