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松,史林发微】201、浅议宋词的词体(四)豪放婉约并存

老年脑者说

<h3>  史    林    发    微<br>201、浅议宋词的词体(四)豪放婉约并存<br></h3> <h3><br>        在我阅读过的词作里,实际上风格是多种多样的,非“豪放”与“婉约”所能全部囊括。即便是同一位作家,他的作品也往往是“婉约”与“豪放”并存。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阙词,前者为“婉约”,后者为“豪放”。其实,同一首词也可以“婉约”、“豪放”两种艺术手法并用。如苏轼写的词《水调歌头》:<br><br>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br>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r></h3> <h3><br>        因而,所谓“婉约派”和“豪放派”,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也不是对具体作者的单纯鉴定,它只不过是后人对于词的发展中的两种基本倾向,两条发展道路的总和概括。“婉约派”是对传统词风的继承和发展,“豪放派”则是词风的革新。<br></h3> <h3><br>       2024年5月13日<br>            黄  山  松<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