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夏舟》点评

人和

<p class="ql-block"> 七律.夏舟</p><p class="ql-block">夏舟破浪逐风烟,远望孤帆映碧天。</p><p class="ql-block">水色摇光铺锦绣,云程展翼共婵娟。</p><p class="ql-block">古山幽梦藏深树,白鹭清音绕画船。</p><p class="ql-block">愿载繁华归净土,人间福祉永绵延。</p><p class="ql-block"> 诗作者:张平楠 书法家:王嘉彬</p> <p class="ql-block">  点评:</p><p class="ql-block"> 对于张平楠教授的《七律·夏舟》一诗,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赏析,以展现其艺术魅力和深邃意境。</p><p class="ql-block"> 首先,此诗开篇“夏舟破浪逐风烟”,便以磅礴之势展现出一幅夏日航海的壮丽画面。“破浪”二字,不仅描绘出船只在波涛中前行的场景,更寓含了诗人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逐风烟”则进一步渲染了航行的艰辛与壮烈,为全诗奠定了基调。</p><p class="ql-block"> 接着,“远望孤帆映碧天”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孤帆与碧天相映,构成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航行中的孤独感,但正是这种孤独,更显得诗人的坚韧与执着。</p><p class="ql-block"> 在“水色摇光铺锦绣,云程展翼共婵娟”两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比作锦绣铺陈,将云彩比作展翅高飞的鸟儿,与婵娟(指月亮)共舞。这不仅描绘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壮观,更寓含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追求。</p><p class="ql-block"> “古山幽梦藏深树,白鹭清音绕画船”两句,则转入对山水的描写。古山深树,藏有幽梦;白鹭清音,绕于画船。这种幽静与清新,与前面的波澜壮阔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细腻。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p><p class="ql-block"> 最后,“愿载繁华归净土,人间福祉永绵延”两句,是诗人的寄托与祝愿。他希望自己能够载着繁华与美好回到净土,让人间的福祉永远绵延。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更体现了他的博大胸怀与高尚情操。</p><p class="ql-block"> 对于王嘉彬先生学习米芾书法艺术并用书法将张教授的律诗写成作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点评:</p><p class="ql-block"> 首先,王嘉彬先生的书法作品充分展现了米芾书法的独特魅力。米芾的书法以豪放、自然、流畅而著称,王嘉彬先生在学习其书法艺术时,深入领会了这些精髓,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从作品的笔画、结构到整体布局,都流露出米芾书法的神韵。</p><p class="ql-block"> 其次,王嘉彬先生将张教授的律诗巧妙地融入到书法作品中,使得诗与书相得益彰、相互辉映。他通过精湛的书法技艺,将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观者不仅能够欣赏到书法的艺术美,更能够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深邃意境和丰富情感。</p><p class="ql-block"> 最后,王嘉彬先生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文化意义。他通过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将张教授的律诗传承和发扬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