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哥———儿时的那年那月(一)

张灯结彩

<p class="ql-block">狗哥走了,狗哥走的时候我正好在家,我赶上了送狗哥最后一程,看着狗哥的遗像,我想起了我儿时的那年。</p><p class="ql-block">狗哥是我家的邻居,狗哥的年龄比我父亲还大,叫他狗哥是街坊辈儿。</p><p class="ql-block">狗哥个子不高,可以用敦实来形容。我对狗哥印象最深的是每到冬天,狗哥都是上身一件黑棉袄,腰里束一条黑布条,皱巴巴的,头上裹一条白毛巾,就像电视里陕北农村人的打扮。狗哥的两个臂膀结实有力,在我记事的时候常见他用一只手把小孩子托起来,逗孩子玩。大人们讲,在我小的时候,狗哥也经常这样托着我玩。我们这一片儿半大的孩子都喜欢围着狗哥阀。看着狗哥的有力的臂膀,争着和狗哥掰手腕,当然都是狗哥输了,而我认为自己是真的赢了。</p><p class="ql-block">狗哥有四个儿子,都比我大,但街坊辈儿也要给我叫叔。可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贫穷落后的农村,四个儿子想讨上媳妇儿就是很难的事。</p><p class="ql-block">狗哥家院子很小,有三间堂屋,是土房,大儿子结婚占了两间,狗哥和狗嫂住一间。两间西屋也是土房,老三和老四住着,老二在别人家借宿。狗哥的老四大我两岁,也算发小吧,我们从小在一起长大。</p><p class="ql-block">记得应该是我十二三岁的时候,狗哥家的老二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老二的个头比狗哥要高,长相也好,还学会了木工匠的手艺,可就是看家里的条件,要取个媳妇儿也不容易。于是,有好事的人,也是好心,就给狗哥的老二介绍了邻村一家的姑娘,这姑娘家是姐妹两个,没有兄弟,所以人家的条件是要老二倒插门。</p><p class="ql-block">老二当时就哭了,那是男人都不愿意流的泪水,那哭是委屈,是无耐,是真的伤心。说:这怎么行,这怎么行,我咋能这样,我以后还见不见人了。</p><p class="ql-block">在那几天,我去找狗哥的老四玩,就看见老二躺在西屋的床上,用破被子蒙着头,不和别人说话。那种孤独无助的感觉是我长大以后才能体会到的。</p><p class="ql-block">而狗哥家的其他人也都不说话,</p><p class="ql-block">狗哥找到了我父亲:叔,我也不想让老二倒插门。可家里这-…</p><p class="ql-block">我父亲去劝了老二,好像是没有劝动心,回来给狗哥说:你家老二说啥不走这条路,就是一辈子不成家也没想过去倒插门。狗哥闷声的走了。</p><p class="ql-block">我那时小,不懂事,依然跑到狗哥家找老四玩。</p><p class="ql-block">狗哥来到西屋,看看用被子蒙着头的老二。狗哥:老二呀,你看家里这条件,要想给你往家里娶个媳妇儿,那是猴年马月的事儿。再说了那倒插门也不是现在才有的,我也不想你走这一步,可我更不想你一辈子打光棍儿。</p><p class="ql-block">老二哭着:伯伯(父亲》,你别说了,我就是打光棍儿也不去倒插门。</p><p class="ql-block">狗哥:你怎么总说丢人了,你想想,和我们家条件一样的人家也有,那姑娘家咋就看上你了呢,这是人家相中你了,那是看上你比别人好,</p><p class="ql-block">也许是最后一句话打动了老二,老二没有说话,</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我知道了倒插门对男人来说是件抬不起头的事。</p><p class="ql-block">后来的几天不知发生了什么,婚礼定在了年关.</p><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腊月二十三,就开始过年了。祭灶的鞭炮声让许多和我同龄人孩子从家里跑出来,听到谁家放火鞭,就一哄的跑过去抢没有炸响的火鞭。我们把捡来的火鞭剥开,倒出火药,用火柴点着玩,或者是装进用自行车链条做的手枪打着玩。还有用火药做地雷的,就是在一块砖头上掏个坑,放进一段砸扁的铁丝,再装进去火药,然后用土封实在,接着用绳子猛拉出铁丝,地雷就响了。</p><p class="ql-block">那时候的孩子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过年,因为到了过年的时候,就可以不上学,不干活,还能吃白馍和饺子,穿上没有补丁的衣服。</p><p class="ql-block">而大人们,虽然过年可以歇歇了,但还是准备年货。那年头,不比现在,物质条件极大率富,所谓的年货大都是手工制作。所以大人们比平时还要忙了。</p><p class="ql-block">我父亲是一位厨师,所以更忙了。</p><p class="ql-block">父亲炸的罗卜丸子尤其好吃,色味俱佳,而罗卜丸子是年货中最最经济实惠的一个,原料就是白面糊和白罗卜丝搅在一起,加点香菜,放盐调匀,用油炸熟。新出锅的丸子,外焦里嫩,香酥可口。没做饭的时候拿着干吃,做丸子汤,熬菜的时候放几个炸丸子都可以。另外,那时没有冷冻设备,而油炸丸子能在室温下自然存放到出了正月。所以,街坊邻居每天都有来请父亲去帮忙炸丸子,一直到除夕都没闲住。</p><p class="ql-block">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割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公鸡</p><p class="ql-block">二十八,贴画画(对联,门神)二十九,去灌酒,灌酒回来扯灯笼</p><p class="ql-block">儿时过年的歌谣现在是没有人唱了。家里大人们也是按照歌谣来安排自己准备年货,打扫卫生,</p><p class="ql-block">腊月二十八,就是狗哥老二的大婚日子,狗哥家里贴上了红红的对联,满院充满了喜庆。那天狗哥家的院子里、门口都早早站满了人,大都是街坊邻居,人们很少见新媳妇儿取新女婿的,有些稀罕。这样的大喜日子,不论男取女的,还是女取男的,我们这帮孩子都会去看热闹,主要是讨些喜糖,为了解馋。狗哥和狗嫂也是满脸笑容用花生和糖果招待我们和众人。吉时已到,新娘子坐着一辆拴着红绸的北京吉普车来到了狗哥家的门口。</p><p class="ql-block">经过一些相应的迎接礼仪,新娘下了车,让狗哥大儿媳妇儿接到家里。我看到新媳妇儿长得很好看,大脸大眼,落落大方众人在一旁嗉啧称赞,</p><p class="ql-block">然后又是一些礼仪,老二就和新媳妇儿并肩走了出来,老二左肩右斜披着一朵大红绸缎做的花。他们一起上了那辆吉普车。老二就这样让这女的带走了。</p><p class="ql-block">当时老二走的时候,狗哥和狗嫂的眼神我现在才懂,那眼神应该是有欣喜,有无奈,有忧伤。有不舍。</p><p class="ql-block">老二嫁的邻村离我村不远,平时那村演电影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都会跑几里路去看电影,这时过年在家的我们,更是无聊的撒欢。晚上吃过饭,几个孩子又凑到一起玩耍。我就给几个发小说:老二今天叫取走了,我们去闹洞房吧。</p><p class="ql-block">几个人一听就兴奋了,都说中。这几个人中有一个是我堂弟,其他几个都是我侄子,有本家的,有街坊的。我们撤腿就跑,从麦田斜穿过去,边跑边玩,很快就跑到那村。</p><p class="ql-block">老二嫁那村子不大,进村问了一个人说,今天去我们村娶男人的那家住哪。那人给我们说了,我们很容易的找到了老二家。</p><p class="ql-block">老二婆家的院子里有三间堂屋,两间东屋,东屋就是新房。在新房屋子里和门口挤满了人。我侄子喊了一声:让让,让让,娘家人来了。听到喊声,看热闹的人让开一条缝,里面传来一位中年妇女的声音:咦咦咦,人家娘家人来了,我们也别在家学傻了,正愁没啥说勒。原来老二媳妇家叫了几个嫂子辈儿的人来闹洞房,只是不像新郎取新娘一样闲得开,新郎取新娘是闭新娘,而这新娘是自家一片儿的闺女,就不好说笑话了,只是新婚之夜闹洞房是民间的习俗,为了图个吉利,新娘家的人就请了几个人来闹洞房。</p><p class="ql-block">我们几个进屋。正门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有八盘菜,四荤四素,还放着一瓶酒,一个酒壶和几只酒盅和两盒烟。桌子周边放了几个高凳</p><p class="ql-block">老二和新媳妇儿就坐在桌子里边的位置上,男左女右。</p><p class="ql-block">桌子边本来也挤满了人,这时人都往后退了许多。</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桌前,老二一看,是满脸的惊喜。老二起身:哎,小伟叔,你们咋来了,来来先坐这。我给你们倒个酒,都喝一盅。来来,吃菜吃菜,坐坐,别站着呀。</p><p class="ql-block">说完又拿起烟,说:你们先抽根烟吧,不会抽,不会抽就学抽,我回家不给大人与。</p><p class="ql-block">真实,老二是知道我们不抽烟不喝酒的,但我们有时是偷着吸烟喝酒,所以烟都拿到了手上。</p><p class="ql-block">我们站到了桌子边上,没有坐,</p><p class="ql-block">几个叫嫂子说:咦,这还有当权勒的,我们看娘家人闹房吧。</p><p class="ql-block">我给老二说:黑喽没事儿,清身来给你闹房</p><p class="ql-block">勤</p><p class="ql-block">老二笑了,那笑意肯定是心里特别中受,就是看到亲人的那种。老二就给新媳妇介绍我们几个:这个是小伟叔,这个是文兵兄弟......</p><p class="ql-block">不过,我那时候也知道,当叔的是不能和侄媳妇儿说笑的,但是当时也没了当叔的样子,我的段子还是挺多的,说:洞房不闹,不会拾小(儿子)。闹房不溜,不会拾妞(女儿),一边叫嫂子的和恁多人都说:咦,看这几个小孩儿,还怪会说勒。</p><p class="ql-block">闹房闹房,确实是挺热闹。我们几个孩子除了热闹,就是多吃几口肉菜,喝两盅酒,耍两根烟,老二一直高兴的陪着我们,说:来来,再喝点,呼呼,吸烟,都别闲着,</p><p class="ql-block">事后,人们都以为是狗哥家安排我们几个去闲房的,说男方想的周到,本就应该是男方来闲洞房。从此以后,三里五村再有倒插门的,男方是真的安排人去闲房。</p><p class="ql-block">闹完洞房回家,照例是几个孩子们疯玩到很晚才睡。</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很晚才起床,家里没有我们的事儿,我就跑到狗哥家去找他家老四。</p><p class="ql-block">狗哥看到我:小伟,来来,哥哥问你,你们昨天晚上去老二家了。</p><p class="ql-block">我说:狗哥,我们去给老二闹洞房。</p><p class="ql-block">狗哥说:哎呦,恁几个还怪能勒,你等我一会</p><p class="ql-block">狗哥到他们住的屋,一会出来,给我拿了半挂火鞭和一大把糖。</p><p class="ql-block">我说不要不要,狗哥硬塞给我。</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