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告别学校课本的知识,迎着夏日柔美的太阳,2024年5月12日,益阳市第一中学高一2302班的同学们走出课堂,踏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银光小镇,进行了一场"放飞心灵,亲近自然"的劳动研学活动!此刻,身处其中的同学们个个神清气爽身心愉悦,原来放下纸笔走出室外是如此美好。</p> 种植红薯苗 <p class="ql-block"> 晨曦微露,学子们倾巢而出,只为奔赴劳动实践基地感受农耕文化,体验劳动生活的艰辛,从而达到“崇尚劳动,知恩懂礼”的目的!当然,这次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种植红薯苗、包粽子以及团队拓展活动,至于种植红薯苗,我们也要做到在种红薯苗前对劳动实践中要进行的具体工作进行详细的调研,必须学习并理解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了解各种蔬菜的种植方法、生长习性等。这些前期准备工作我们的班主任都已了然于胸并已讲解到位出色完成了,剩下的就全看同学们如何本色出演,如何“各显神通”了!</p> <p class="ql-block"> 你看:我们班龚老师也活跃在田间地头,他也深入菜地,因为他知道惟有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引领,把孩子们的梦想照进现实!</p> 劳动成果 <p class="ql-block"> 在种植红薯苗的过程中,同学们相互帮助,齐心协力地完成了任务,这不仅提升了团队合作意识,这种共同享受种菜的过程,还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瞧,张张笑脸便是这体验劳动实践教育的最好证明。“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热爱劳动素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独立生存、学习创造的基础与前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他提出了劳动教育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因为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锤炼意志,培养责任感、团队精神以及勤劳节俭等美德。虽汗水淋漓,但收获的喜悦让人忘记了疲惫,他知道劳动便是沉潜自身的好时机。中国好少年们,加油!</p> 手工制作包粽子 <p class="ql-block"> 淡淡棕叶香,浓浓家校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为了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体会端午节蕴含的浓浓情意,在即将到来的端午佳节来临之际,我们还开展了手工制作包粽子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把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既生动活泼、又饱含寓意,赋予传统节日以新的人文价值和时代精神。基地活动室里欢声笑语,大家一边讨论着端午节的由来,一边围在一起包粽子。食堂师傅们,还有我们的龚老师亲自示范如何包粽子。折粽叶,放食材,盖严食材,再用线绳系紧。师傅们示范的十分仔细,同学们也学得十分认真。但是动起手来,一个个粽子还是“漏洞百出”。这几个步骤看似简单操作却有难度,粽叶一折就烂、线绳缠绕不严实……但这些困难阻挡不了同学们的热情和决心,在学校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同学们一次次重复,直至粽子包成形。</p> 团队拓展 <p class="ql-block"> 青春是一场旷达而明净的远行,有热情洋溢的风,有酣畅淋漓的雨,有涌动着麦浪的原野,有包裹着活力的笑声,这些充沛的正能量,也让团队的成长变得更加曼妙。</p> 劳动实践分享会 <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活动深化了全环境立德树人,促进了同学们全面发展,增强了同学们劳动实践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劳动水平,收获了团队合作精神。同学们在此过程中出力流汗,淬炼品德,丰富知识,锻炼身体,在提高劳动技能的同时,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p> <p class="ql-block"> 其实,劳动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户外活动,更是一次锻炼和展示自己综合能力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和农耕文化的魅力,它能够让我们深入了解农业生产,感受农民艰辛劳动,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国家当下提出的“大力发展乡村,振兴乡村经济”政策的认识,让学子们深深懂得了什么叫家国情怀,什么叫真正的爱国!让我们明白了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也更懂得了感恩和珍惜的真正内涵。通过这次活动,让2302班的同学们真正意识到,我们正处于人生拼搏的黄金阶段,只有培养和提升自己吃苦耐劳和感恩的品质才能在新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做到进退有度游刃有余,才能在新一轮高考大关的历练中做到破釜沉舟决胜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