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古镇—— —个有风的地方

自由散漫

<p class="ql-block"><b>图/文:自由散漫</b></p> <p class="ql-block"><b>离开沙溪已经有些时日了,然而那一段散落在古道上、深宅中、小巷内、黑潓江畔的慵懒时光却成了永恒……</b></p><p class="ql-block"><b>晨曦初照的古镇,很静、很温馨……</b></p> <p class="ql-block"><b>位于云南剑川县境内的沙溪古镇,曾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都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由此而辉煌了几个世纪。直到20世纪中叶,随着现代公路的建设和交通工具的发展,茶马古道开始衰落,从而沙溪古镇也开始衰落。</b></p> <p class="ql-block"><b>好在2002年剑川县人民政府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联合发起了沙溪复兴工程,他们不仅致力于因地制宜的文化遗产保护,而且和谐的利用了自然、文化、环境和人力资源,为我们承续了茶马古道上深厚的文化传统与历史。</b></p> <p class="ql-block"><b>2001年沙溪古镇寺登街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列入值得关注的101个世界濒危场所名录。在历史的长河中,沙溪古镇寺登街则成了连接西藏和东南亚地区的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它不仅有完整无缺的古戏台、往来青藏高原马帮住宿的客栈、规模宏大的寺庙,还有防御性的寨门,使这个集市的功能相当完备。</b></p> <p class="ql-block"><b>古镇内有一条清澈透明的溪沟,像山间泉水穿镇而过,汇入黑潓江,给古镇增添不少灵性。同时来古镇休假的青年男女较多,给古镇带来了不少活力。</b></p> <p class="ql-block"><b>古镇内的农贸集市非常热闹,物资很丰富,白族同胞们基本还保持着传统的交易方式。市井生活,人间真情,有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痕迹,更有人世间的喜怒哀乐。</b></p> <p class="ql-block"><b>从东寨门出去步行百余米,便可见横跨在黑潓江上的玉津桥了,此桥是去往大理的第一桥,是所有南来北往马帮的必经之路。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几百年来几经坍塌和战火的破坏,于1931年民国时期,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沙溪民众募资再建古桥,古桥头建有一碑廊,白族著名学者赵藩为玉津桥的重修专门撰写了《修桥募引》,以记录功德。</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黑潓江是沙溪古镇的母亲河,</b><b style="font-size:18px;">属于澜沧江水系,</b><b>它清澈、柔和地淌过青山环抱的沙溪坝子,养育了这一方白族儿女。</b></p> <p class="ql-block"><b>沙溪古镇,一个有风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风是什么模样,没人见过,也没人能说得清楚。当黑潓江畔柳枝摇曳、水波涟漪、炊烟袅袅、浮云飘过的时候,我们知道风一直都在 ,从未离开……</b></p> <p class="ql-block"><b>夕阳西下,黑潓江边,玉津桥头,太阳的光芒从树叶的缝隙中穿过,给地上铺满一片金黄,晚风中飘送着一股音乐,如丝绸般流淌,时而轻柔,时而激昂,荡涤着心灵的尘埃,也净化着这个浮华的尘世……</b></p> <p class="ql-block"><b>沙溪古镇,具象化的悠闲宁静,青山绿水,岁月纯粹。随性、放松、闲适、舒缓、浪漫、尽享风的轻抚……</b></p> <p class="ql-block"><b>还想再吹吹沙溪的风!还想又见玉津桥,还想在黑潓江畔独步寻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2024.5.12.</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