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摘录

阅微

<p class="ql-block">给庸常的生活添上专业的色彩——在八年级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p><p class="ql-block">原创 明眼看看看 明眼看看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尊重“每一个”的意识,我个人认为,当老师是不够格的。因此,在我们学校转型的时候,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了办学理念:“为每一个孩子的明天奠基”。其中最根本的一层意思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明天”。这是,我们专业的基本起点。</p><p class="ql-block">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陶醉看成绩,发展看问题。三年前,我对三个年级不同年龄段的主要问题做了分析:</p><p class="ql-block"> 七年级: 主要问题在于“躁”。因此,要大力倡导“平静的力量”,主要导向是平静的水,才有沉淀;人生的积淀,一定源于内心的平静。</p><p class="ql-block"> 八年级:主要问题在于“漫”。因此,要努力实现“严谨的介入”,主要导向是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认真的人,只错一次。</p><p class="ql-block"> 九年级:主要问题在于“闷”。因此,要用心做到“激情的加持”,主要导向是为考试而奋斗终将倦怠,为梦想而拼搏潜能无穷。关于七年级、九年级的问题和举措,我都已经在各自年级中有过阐述,大家也都晓得了(也可参看我的公众号里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今天重点说“漫”。“漫”是什么?不是浪漫,而是随意、随性。它的具体表现,我用词云图表示,获得多个年级组长的认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大家可以拿这些关键词与本年级本班的孩子进行比对,看看有多少是相符的?多少是比较相符的?多少是不太相符的?那么,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哪里呢?十三四岁是一个人从少年向青年转变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独立意识开始增强,而且这个阶段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开始有微妙的变化,对异性关注得多了,背后的谈论也多了,所以分心的事更多了。从心理学上讲,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从学习角度看,如果处理不好,会放大自己的性格弱点(例如散漫、随意、不够理性),进而导致学习分化。从教育方面说,这个阶段是学业成绩提升和健康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第二,坚持教育为先。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八年级这个被称为“青春期”“叛逆期”的特殊阶段,一定要坚持“德育为先”,“教育为先”。请大家记住一句话:没有人格的成长,哪来的学业进步?那么,我们接下来进行几个简单的追问?追问一,我们相信孩子可塑性很强,突破点在哪里?答案是,主要发力点在元认知。至少有六个方面:1.坚定的大目标;2.周密的阶段计划;3.清晰的每日执行;4.可靠的学习伙伴;5.支持有力的家庭氛围;6.科学有效地学习方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学生不仅实现了探究学习,而且还实现了探究结论的应用及推测。成功,与天赋无关,与人的认知力、行动力、学习力有关。教学质量提高的主阵地,一定是在课堂。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二时期正是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的“飞跃阶段”和“突变”阶段。在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五大指标中,都在初二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因此,抓住他们“智力积极性”这个关键,就能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发展。老师们,最后我们共勉三句话吧:成为有思想的教师培养会思考的学生成就有智慧的教育</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