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巴佬80随笔(四十三)2024/05/12

乡巴佬(老向)

<p class="ql-block">乡巴佬80随笔(四十三)</p><p class="ql-block"> 2024/05/12</p><p class="ql-block"> 昨天在《乡巴佬80随笔》中写了“核宝”,不由得让我想起方言引起的一些“笑料”。没想到在“抖音”中还有那么多有关“方言”的视频,尽管其中有些解释和文字表达并不太准确,但也让人感到妙趣横生。</p><p class="ql-block">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让人百感交集。乡音真的很难改变,乡音更让人感到亲切。我原来以为自己说的“普通话”还算过得去,因为一般人基本上都能听懂,其实碰到真正的老乡,就能听出你是哪儿的人。</p><p class="ql-block"> 还在读小学时,一位从东北回来的小朋友,到学校里来玩,一位同学请他到家中去玩,说:你麻儿(明天)到我家去玩。小朋友以为是“麻花”,当即就向他要麻花吃。小朋友可能四岁左右,长得十分可爱,说话也特别好听。我同学解释了好一阵才让小朋友明白“麻儿”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小学毕业时耽误了一年,我这些同学比我早一年上大学,在武汉大学,我在华中工学院。进入大学后,我同学要我说话要特别注意,不然“方言”会闹出笑话。他说:一位妈妈抱着小孩,小孩的鞋子掉了,一位同学看到后赶紧提醒:“孩子”掉了,“孩子”掉了。孩子明明抱在怀里,怎么回事?后来才明白是小孩的鞋子掉了。尽管我知道要注意,但还是经常闹出笑话。有一次同学问我一件事,忘记是什么问题了,我不知道,本应说“不知道”,可我却说“找不到”(方言是不知道的意思),同学当时感到莫名其妙。</p><p class="ql-block"> 最搞笑的是,一次上课讲测量(具体哪门课忘记了),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刻度尺,标注刻度数据,指着刻度数据说:“锅里到锅里是一泡”,我当然能听懂,可大部分同学根本听不懂。下课后,找到一位来自长沙的寻问,这是什么意思?我觉得我们平时说方言闹笑话就算了,一位老师上课时竟然也用方言,实在太不可思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