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郑营

杍红

<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5日早晨,我们来到了离石屏县城11公里的宝秀镇郑营村。这是一个“很有故事”的村寨,1999年,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被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因而有了“云南第一村”的美誉。我们从寨门进入游览,这里不收门票。</p> <p class="ql-block">  郑营”云上乡愁书院”位于进村不远的陈氏宗祠,是云南新华书店助推乡村振兴,在郑营开设的乡愁书院,书院目前藏书超过1万册,周边村寨的群众可以免费借阅。初衷是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闻得到书香,记得住乡愁”。书院舒适优雅,在这么美妙的环境中阅读,一定会觉得阅读更加有趣。</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陈氏宗祠。陈氏宗祠始建于1925年,是石屏名士、清朝进士陈鹤亭先生家族的宗祠,主体建筑群坐南朝北,青瓦二进四合院。陈氏宗祠由祠门、中殿、正殿、偏殿组成,是典型的清代宫殿式建筑。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 <p class="ql-block">  进入祠门,迎面走过石桥,石桥两边是莲池,莲池上有三孔石桥,桥上有石栏的望柱头上雕刻了十二生肖和大象、狮子等吉祥动物。莲池的两边各有楼阁一座,土木结构,重檐歇山顶,三开间,飞檐翘角,七支飞檐似七条青龙扬头傲首,极为精致。</p> <p class="ql-block">  中殿回廊有大柱30棵,好气派。在陈氏宗祠的参观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这里的历史气息和文化韵味所吸引。这里不仅有精美的建筑和雕刻,更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砖瓦、每一棵木柱、每一处壁画,都在诉说着陈氏家族的历史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  正殿楼上雕花吊柱高高悬垂,一对石狮托柱,六扇椿木隔扇门“一”字形排列,格心、裙板雕有花鸟、瑞兽,非常精美。尤其是石狮托柱和悬垂的雕花吊柱特别引人注目。楼上楼下透雕隶书寿字图案和竹节图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陈氏宗祠的空雕灯笼吊脚柱,昂梁斗拱、屏门窗户,无一不是精雕细琢,令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陈氏宗祠不仅是陈氏家族的祠堂,也是石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它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也见证了一个地方的历史变迁。据当地老人说:“1949年10月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陈氏宗祠只有一个哑巴住在里面,没有专人看守,几乎荒疏。文革期间,因破四旧受到冲击,陈氏宗祠屡遭不测,甚至被火焚烧,一些珍贵的文物遭到破坏。后来是政府用了九年时间才修复的。”</p> <p class="ql-block">  来石屏郑营村游览,陈氏宗祠是一处值得我们探访的地方,它不仅让我们欣赏到精美的古建筑,也让我们了解了一段厚重的历史和文化。郑营村史馆也在陈氏宗祠落了脚。</p> <p class="ql-block">  郑营村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郑营人的祖先是从杏花烟雨的江南来到这里,白墙青瓦,青石路面,一座座坐南朝北的四合院,古旧而又高耸的檐角,处处透着江南的婉约与细腻。村中有三条街,九条巷,如经纬交织,把一幢幢民居联在一起,构成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群。全村有403座四合院,保存完整的四合院有28座。</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陈氏民居。陈氏民居,是石屏名士、清朝进士陈鹤亭先生的故居,也是郑营村占地面积最大的民国年间的建筑。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陈氏民居的整个建筑,气势恢宏,天井宽敞大气,建筑格调沉郁低调,严谨而内敛。正房前的廊柱上看到这么一副对联,“族教奉清持慎勤之律治家,文风崇雅用恭俭者心处事”。陈氏家风,文风崇雅黜浮,陈氏家族的做人做事之道。</p> <p class="ql-block">  陈氏民居是一个由三个独立庭院组成的四合院,坐南朝北,建筑样式融合了中西方的风格,全部用深色木材修建,所有门窗都精雕细刻,处处流露出典雅高贵, 让人感受到主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p> <p class="ql-block">  上去楼上看看,二楼的木质雕栏、<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人靠、木门、木窗、木地板,全是实木的,已是人去楼空。</span></p> <p class="ql-block">  这些褪色的朱门,腐朽和积满灰尘的木栅花窗,斑斓的光透过花窗洒在地面上,仿佛在诉说曾经的辉煌,有一种说不出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看到如此精美绝伦的门窗雕刻工艺,不得不为先民高超的精雕细刻的手艺叹服。</p> <p class="ql-block">  我走马观花的把陈氏民居游览了一遍,陈氏民居真不愧是郑营的大户建筑,拥有着深深庭院与超前审美,让后人折服。陈氏民居的确是值得驻足探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斑驳的墙面上见证了岁月的侵蚀,车辙印已深深印在青石板路上,成为时光的一部分,走在古村街上,随意推开某一扇积满尘灰、色彩斑驳的木门,都能发掘到历史的某一片段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郑氏宗祠,郑氏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氏宗祠建造于1882年,由祠门、中殿、正殿、偏殿组成四合院。宗祠总体为土木结构,为典型的清代宫殿式建筑。大门风檐板上雕圆形图案9个,选材有“白象卷荷花”“鲤鱼跃龙门”“犀牛望月”“仙猴摘桃”“麒麟呈祥”“龙马吐珠”“仙山蓬莱”“狮子啸天”“猛虎出山”,其余皆为花鸟。这些图案造型比例精确,线条流畅。</p> <p class="ql-block">  中殿为三开两进间。中殿内保存着六抹头椿木格扇门三扇,门框和格心上雕卷草纹、梅花纹、博古纹和荷鹭纹,这些雕刻纯属典型的清雅赏玩的文人画味及装饰作用。斗拱屋檐隔板皆精雕细刻,金漆彩画。正殿前为台式天井,大殿檐枋上有雕花拱10攒,雕花枋四层,层层叠叠,形态如石林犬牙交错。</p> <p class="ql-block">  整座郑氏宗祠由木雕、石雕和砖雕组成。郑氏宗祠的雕刻或金漆彩画,无论选材和布局,还是绘画和雕琢工艺,无一不是传神之笔。特别是大门檐枋、正殿屋檐、门、窗等雕刻之繁复、细腻、精美,都超过了陈氏宗祠。据说:文革期间,郑氏宗祠被一个机智的村民挂上了毛主席像,才免遭破坏。我们走马观花的游览完郑氏宗祠,感觉郑氏宗祠不仅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和建筑艺术的古建筑杰作,更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值得驻足探访。</p> <p class="ql-block">  郑营村的这些古井现如今依然在用。</p> <p class="ql-block">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就游览了这些,我不禁感慨万千:“先人们的建筑创意何等深刻、精妙,规划设计何等合理和超前,还有那些工匠们精湛高超的手艺,在郑营村里,打造出这么精品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走在百年古村的老街上,感慨着,回味着……与其说郑营是个村落,不如说它曾是一座完整的小城。也正是这样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保障了郑营的长盛不衰,不论世道如何变迁,书声依旧,家风依旧。</p> <p class="ql-block">  我想,来过这里的游客,一定是无不感叹,流逝的岁月带不走尘封的记忆,历史的尘埃掩不住艺术的魅力。来到郑营村 ,穿行百年古村,探访民居“博物馆”!值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