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皇帝大臣都是真的中医粉

田泮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库全书》:</p><p class="ql-block">“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是说儒在宋朝分门户,医在金元分门户。宋是儒家的分水岭,宋之后的儒生不是真儒生;金元是医家的分水岭,金元之后的中医不是真中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宋代科技文化空前发展,是中国文化历史中的丰盛时期,理学、医学、文学、史学、艺术硕果累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宋濂在为朱震亨《格致余论》题词时说的:</p><p class="ql-block">“金以善医名凡三家,曰刘宋真(刘完素)、曰张子和(张从正)、李明之(李杲),虽其人年之有先后,术之有救补,至于推阴阳五行升降生成之理,皆以《黄帝内经》为宗,而莫之异也。”</p><p class="ql-block"> 刘完素、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四家,其刘完素创立火热论;李东垣立主脾说,张子和主攻下;朱丹溪主滋阴,学派林立,学说各抒,宋濂还说:“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医学学说,配合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的学说,尤其是理学大师朱熹,对太极、理气学说作的全面梳理,对后世日趋完善的中医运气学说,做出了许多贡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外,设立“太医局”,从国家层面上为医学教育专门设立机构,各地州镇府政府均仿照开办地方医学校, 学生理论教材,除前唐时必修的医学文献之外,还新增了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著名医家杨介,总结了对处死犯人的解剖经验,描绘成图谱《存真图》,供学生上课阅读,这些举措使学医者的水平得以大大提高。</p><p class="ql-block"> 太祖赵匡胤本身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他亲自为他弟弟赵光义进行针灸;在开国之初,就组织编修《开宝新祥定本草》,并亲自撰序。</p><p class="ql-block"> 宋太宗赵光义组织编写《太平圣惠方》(记载方子16834首),《神医普救方》(已遗失),并为这两本书写序。</p><p class="ql-block"> 宋仁宗时药用本草获得大发展,组织由苏颂主持制定编成《嘉祐本草》、《本草图经》。</p><p class="ql-block"> 宋真宗赵恒,也屡替臣子开药,而且都有效果。丞相王旦气虚多病,宋真宗某日赐他一瓶药酒,令他当面饮下。王旦喝几口后,大为舒畅。宋真宗才缓缓地说:“这是苏合香酒,有行气解郁、散寒化浊之效,以后冬天上早期朝,可饮一杯抵御寒气。</p><p class="ql-block"> 宋神宗执政期间组织编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在《嘉祐本草》和《本草图经》基础上扩充,并博采经史百家,佛书道藏中的药物知识,成为官定本草学的范本。</p><p class="ql-block"> 宋徽宗年间由政府专营药物的官方机构《和剂局》编纂配制成药的处方集,也是中国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医方典籍,共收方子788首,后世名方多出于此书,冠医书之首。</p><p class="ql-block"> 宋徽宗赵佶亲自主持旷世巨著《圣济总录》200卷,历时18年终于完成。《圣济总录》是集宋代以前的中医药文化之大成,而赵佶不仅是丹青高手,也精通医术,也写了一本《圣济经》10卷。</p><p class="ql-block"> 宋高宗赵构在前辈的影响下也写下《养生论卷》,不仅展示了他的文人书法,也说明他对医学、养生理论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在朝廷的影响下,一些官僚大臣也对医学颇多关注,如刘禹锡、欧阳修、王安石、曾公亮、富弼、韩琦、夏竦等人也都参加了医书整理,医学学术上出现儒医学派,苏轼、沈括、陈尧叟还有许多个人的医方著述。</p><p class="ql-block"> 北宋校正医书局刊印医书后,对于各科临床及伤寒学研究的专著更多。</p><p class="ql-block"> 官方编纂的医书私家编纂的共存。存世的有严用和的《严氏济生方》、陈言的《三因方》、唐慎微的《证类本草》等。养生学著作有苏东坡的养生实践经验总结《东坡养生集》,丘处机的《摄生消息论》,周守忠的《养生类纂》,最早的老年养生书籍《寿亲养老新书》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医原有医经和经方派,《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p><p class="ql-block"> 张仲景著《伤寒论》以后,一直到宋代,医学打破了汉代经学一尊的局面,始分门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把这种变迁现象称之为“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学派所立者,个个经天纬地,每一位都可以说是“博学多才,环伟倜傥”(《晋书·郤诜传》);各位的学说,都是“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庄子·天下》),众说众派,形成了中国医学文明史上的第二次高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宋博物学著作《格物粗谈》,朱世杰的数学著作《四元玉鉴》,著名中医大家朱震亨的《格致余论》,这些著作都非常明显地阐明了格致思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57年,北宋朝廷成立校正医书局,整理校刻了《素问》《甲乙经》《伤寒论》《脉经》《畚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多种古代医书。</p><p class="ql-block"> 还组织了多次医书编集工作。本草类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图经本草》《大观本草》《政和本草》等,方书类有北宋三大方书《太平圣惠方》《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p><p class="ql-block"> 伤寒学说方面的著作,唐代只有5种,到了宋代多达75种。据统计,从宋初的《太平圣惠方》到南宋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为止,前后三百多年,宋代编纂的官方和私家撰编方书,多达五百余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1076年,北宋政府在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开办了第一所制作和出售成药的官办卖药所,即“太医局熟药所”,以后发展到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 公元1136年,南宋政府在行在临安(今浙江杭州)重新建立药局五所,12年后改名为“太平惠民局”。后面的历朝历代,多以继承宋代药局,沿用局方产品,提高声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朱震亨是“养阴学派”的创始人,其人诗书传家,崇尚理学,以文化衍生。他说过:“学者读而用之,如求方圆于规矩,较平直于准绳,引而深之,触类而长之,可为无穷之应用也。”读书“片言居要”,在于“学而剖之”,“引而深之,触类长之”。并以“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而命名一生精华医道体会的《格致余论》。朱震亨家学朱子理学,师从朱熹四代弟子许谦,又得罗知悌传河间学,并融合了易水一派,参读太极之理,学习朱子之法,格致医学之理,他的“相火论”,“滋阴”学说,本质上就是朱熹理学“格物致知”的医学演绎,尽管也有缺憾,但在一定意义上启发了19世纪初叶重要医学流派的形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阴阳家、五行家进入医家队伍,医家自我蜕变为医术。到了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横空出世,誓将医术改造为医教。</p><p class="ql-block"> 寒凉派创始人刘完素说:</p><p class="ql-block">“夫医教者,源自伏羲,流于神农,注于黄帝,行于万世,合于无穷,本乎大道,法乎自然之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英国学者李约瑟先生曾经指出,诞生在欧洲的近代科学是各古代科学汇流的结果。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的印度、中国和希腊三个文明中心率先产生了理性的科学文化。古希腊科学繁荣和近代科学诞生之间千余年乃至更长期间,希腊医学衰退而阿拉伯医学和中国医学兴旺发达,正是希腊医学和中国医学在阿拉伯的汇合,才渐次传往欧洲促成了世界医学体系的诞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