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奔赴山海(七十八):瞻仰中国第一红色陵园——龙华烈士陵园(下)

晴曦暖暖

<p class="ql-block"> 上海龙华纪念馆是“中国第一红色陵园”,它出现时间最早、烈士规格最高、有确切姓名的烈士数量最多。</p> <p class="ql-block"> 走进金字塔式的纪念馆,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心情压抑的透不过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龙华精神之光。序厅“照亮信仰的殿堂”陈列着全国首个动态雕塑多媒体音乐展项。天花板上的大屏幕中,乌云密布、闪电狰狞;在澎湃激昂的乐声中,三组分别象征“祖国至上,无私奉献,锐意创新”的雕塑,缓缓聚拢,象征着龙华精神的凝聚;精神之光冲破了黑暗统治,屏幕上,漫天的桃花吹散了乌云与闪电……</p> <p class="ql-block"> 龙华烈士陵园是民主革命时期著名英烈人物最集中的纪念地,安葬的革命烈士达1700多人,已知姓名者的革命烈士数量最多达256人。这1700多人包括235名陈列在龙华烈士纪念馆《丹心碧血为人民--上海革命烈士革命先驱英雄业绩展览》中的烈士,近600名骨灰安放在纪念堂中的烈士,近800名遗骸安葬在墓地中的烈士,271名集体安葬在无名烈士墓中的烈士,以及近100名有诗文作品的烈士。</p> <p class="ql-block"> 在龙华烈士陵园内长眠的1700多位革命烈士中,有罗亦农、彭湃、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等,他们均就义于此,他们牺牲时大多是20多岁或30多岁。</p> <p class="ql-block"> 看着一个个英俊潇洒的面容,看着那一件件珍贵的烈士遗物,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英勇无畏的舍生取义。</p> <p class="ql-block"> 龙华二十四烈士多媒体剧。</p><p class="ql-block"> 1931年2月7日夜晚,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今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响起了罪恶的枪声,包括“左联五烈士”在内的“龙华二十四烈士”英勇就义。</p> <p class="ql-block"> 这里将二十四烈士的生平事迹介绍的更详细。</p> <p class="ql-block">b</p> <p class="ql-block"> 九十三年前,一位17岁的少年消失在白色恐怖的上海。新中国成立后,党组织遍寻龙华,查找他的遗骸。他是一个怎样的少年?有着怎样的故事?为何要寻找他?</p> <p class="ql-block"> 欧阳立安,出生于1914年,湖南长沙人。1927年起担任中共小交通员。1929年进上海申新五厂做工,并从事交通和宣传工作。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委员、上海总工会青工部长等职。1931年1月在中山旅社被捕,牺牲时年仅17岁。</p> <p class="ql-block"> 八一三淞沪战役场景:</p><p class="ql-block"> 在“民族的脊梁”展厅,你将感受到八一三淞沪战役的壮烈。这里主要展示战役中牺牲烈士的英勇事迹,通过天幕投影空战,用多维度展墙以及八一三淞沪抗战视频,立体展示中国军队在残垣断壁中英勇抗击日军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解放上海”多维视觉场景:</p><p class="ql-block"> 在“胜利的奋斗”展厅,解放上海展区以混凝土和工字钢为主材展示墙面强调战争的氛围,结合“7613”装饰雕塑,向在解放上海战役中牺牲的7613名解放军指战员致敬。</p> <p class="ql-block"> 大饱眼福的原始时间:2024年5月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