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

張钧刚

<p class="ql-block">拍于2024年4月20日手机版原照</p><p class="ql-block">拍于宝山腾冲</p> <p class="ql-block">滇缅抗战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以抗战为主题的民间博物馆,由民间出资建设和收藏。馆址位于云南保山市腾冲县和顺镇,是当年远征军反攻腾冲指挥部的旧址。博物馆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陈列面积600平方米,为古建筑群,三进四院。馆内藏品来源广泛,包括纸质、金属、棉质等类别,数量达7000件,还有1000幅老照片。滇缅抗战博物馆于2005年7月7日正式开馆,是一座社会科学类历史专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滇西抗战纪念馆位于国殇墓园东侧,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滇西抗战纪念馆以抗战实物为主、兼顾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展览共包含抗战后方、御敌前线、怒江对峙、绝地反攻、逐寇出境、祈愿和平等六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滇缅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与美、英盟军歼灭日本侵略者的战场,是中国人民在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将侵略者赶出国门的战斗。</p><p class="ql-block">1942年2月至1945年1月,我国西南边疆的保山、临沧、德宏、怒江一带,爆发了一场以保卫滇缅国际通道、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为目的的抗日爱国战争,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滇西抗战。它是我国8年抗战中最早向日寇发起的战略性反攻,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抗日战场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性战役之一。这场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军对我国实施东西突击,最终称霸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梦想。在这场关系重大的决战中,中国远征军、美国盟军、爱国华侨和滇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以伤亡20多万军民的代价,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史诗。</p> <p class="ql-block">腾冲国殇墓园,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为了纪念1944年收复腾冲的中国远征军二十集团军阵亡将士而修建。</p> <p class="ql-block">腾冲国殇墓园,始建于1944年冬,1945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8周年纪念日)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是抗战中全国建立最早的一座陵园。全园占地面积37884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大门、忠烈祠、烈士墓冢纪念塔、盟军碑、中国远征军纪念广场、碑廊等组成。刻录有蒋中正、于右任、李根源、卫立煌、霍揆彰[huò kuí zhāng]军事将领及地方爱国人士的题额、楹联、挽诗、悼词和《答田岛书》《告滇西父老书》《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等重要碑记。园内立有3346块腾冲战役阵亡将士及19名盟军将士墓碑,另外还安葬有从缅甸南坎芒友等地迁于此的远征军将士遗骸。新建有长60米高4米的大型浮雕石墙一座、铜雕像10组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一座。2023年12月,一则“云南导游建议游客为烈士买菊花”的短视频引发网友关注并登上微博热搜。视频中导游提到的地方正是腾冲市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p><p class="ql-block">1996年,腾冲国殇墓园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2日,该陵园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p> <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日军侵犯滇西边境,怒江以西的大片国土落入敌手,中国抗战后方唯一的一条国际通道——滇缅公路被彻底截断。1944年5月,为了收复滇西失土,打通西南国际运输大动 脉——滇缅公路,使盟国的援华物资顺利进入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远征军发起了滇西反攻。远征军右翼军第二十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含远征军直属部队)强渡怒江,仰攻高黎贡山,血战南、北斋公房。接着又在盟军配合下,围攻腾冲城,于1944年9月14日将日寇全部歼灭,收复了抗战以来的第一座城池—腾冲。此次战役共歼灭日军6000余名,远征军官兵阵亡9168名,盟军(美)官兵阵亡19名。腾冲光复后的1944年,为了纪念阵亡将士及死难民众,时任国民政府委员兼云贵监察使的李根源先生提出“理应丰碑伟塚,以祭英灵,状形绘声传之史志”倡议兴建陵园。工程于1944,年冬动工,1945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8周年)落成。</p> <p class="ql-block">国殇墓园主体建筑为中轴对称,由展览厅、忠烈祠、烈士墓群、纪念塔等组成。忠烈祠为仿清祠祀建筑,系供奉我阵亡将士英灵的殿堂,其中最上方的祠名匾为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题写;那块“河岳英灵”匾是由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的。石刻上的“碧血千秋”四个大字,是国殇墓园落成时由蒋介石电题,腾冲民国元老李根源书写,为整个陵园的主题词。“忠烈祠”内正面为孙中山像及遗嘱,两侧墙体嵌阵亡将士题名碑石。</p> <p class="ql-block">忠烈祠为重檐歇山顶仿清建筑,是墓园的中心建筑,门楣上高悬着于右任手书的“忠烈祠”牌匾。祠内正面镶嵌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及总理遗嘱,祠堂两侧墙壁上镶嵌着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阵亡将士题名碑石,共9618人。</p> <p class="ql-block">《滇西抗战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纪念在收复腾冲的战役中和中国远征军并肩作战的美国盟军阵亡将士。他们先后在高黎贡山、来凤山及腾冲城内,摧毁日军大量堡垒。</p> <p class="ql-block">《滇西抗战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纪念在收复腾冲的战役中和中国远征军并肩作战的美国盟军阵亡将士。他们先后在高黎贡山、来凤山及腾冲城内,摧毁日军大量堡垒。</p> <p class="ql-block">中国远征军名录墙</p><p class="ql-block">2013年8月,腾冲市于滇西抗战纪念馆西侧修建了一条全长129米的中国远征军名录墙。名录墙上镌刻了103141名参与滇西抗战的中国远征军将士、盟军将士、地方抗战游击队、地方参战伤亡民众、协同参战部队和单位人员的姓名。2013年之后,滇西抗战纪念馆持续向社会征集中国远征军名录,并根据征集情况分期镌刻上墙。在2020年清明节之际,该馆已将新近征集到的298名中国远征军名录增补上墙。至此,中国远征军名录墙上总计镌刻中国远征军老兵名录115231人。2022年4月清明假期,位于云南省著名侨乡腾冲市的滇西抗战纪念馆开展第六次增刻名录工作。从滇西抗战纪念馆获悉,本次一共增刻了87名中国远征军参战人员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小团坡自下而上排列着3346块小石碑,代表着在腾冲城最后攻坚战牺牲的3000多名将士。整个小团坡以最上方的纪念塔为中心呈四面八方放射状排列,以中轴对称线排列,左边安葬的是二十集团军五十三军阵亡将士;右边安葬的是二十集团军五十四军阵亡将士。按当时作战序列呈纵队排列,越往上走军衔越高,一直排列到尉官。</p> <p class="ql-block">藏重康美大佐、副队长太田大尉和桑弘大尉,他们面对小团坡,长年行跪拜请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