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南化公司(永利铔厂旧址)

刘建明

<p class="ql-block">西厂门</p><p class="ql-block">区片名。以凤凰南路和太子山路、西厂门街相交处为中心,其范围大约东至西厂门街和凤凰路,南至育英路,西至凤凰西路,北至凤凰北路和凤凰路。因该区片位于原永利铔厂(今南京化学工业公司)西大门边,故名。1934年永利厂(南化公司)在此建厂后,四十多年间,西厂门区域一直是大厂镇(区)的居住和商业中心。这里有南化三村、南化六村和大批居民自建房,还有西厂门商场、大厂电影院、南化一中、西厂门派出所。2000年西厂门街道办事处的成立,标志着该区片达到其历史发展的顶点。</p><p class="ql-block">城市中心加速北移后,随着南化公司转型发展,西厂门保持了老工业区城市配套区域旧貌,仍浓缩着时代发展的痕迹,并期待着有特色的城市更新发展。</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塑像始建于1969年4月25日,高12.26米,像身高7.1米,无锡优质惠山泥雕而成,底座高5.16米。幸逢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正茂,2021号1月整修底座并新建基座。直径18米,高10.1厘米:伟人风范,高大伟岸。继往开来,不负韶华。</p><p class="ql-block">中国石化南化公司</p><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20日</p> <p class="ql-block">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铔厂</p><p class="ql-block">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p><p class="ql-block">1936年采购自德国A-B0KS1G公司的压缩机、“永利旧物”实物雕塑、硝酸塔、琉酸征厂房、合成氨装置厂房和设备、五所洋房、老三村、六村、老三楼、新四楼、凤凰路380号碉堡,《海手》旬刊、四大信条、《永利化学工业公司琉酸征厂成立经过及其概况》。</p> <p class="ql-block">老三楼</p> <p class="ql-block">新四楼</p> <p class="ql-block">老食堂</p> <p class="ql-block">小礼堂</p> <p class="ql-block">五所洋房</p><p class="ql-block">1936年建4幢,1946年补建1幢。朱德住过</p> <p class="ql-block">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永利硫酸铔厂旧址</p><p class="ql-block">南京市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二〇一二年三月公布</p><p class="ql-block">南京市人民政府立</p> <p class="ql-block">布丁酒店所在位置是原来的西厂门商场</p> <p class="ql-block">凤凰路380号碉堡</p> <p class="ql-block">南京市六合区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凤凰南路380号碉堡</p><p class="ql-block">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公布</p><p class="ql-block">二〇一三年十月立</p> <p class="ql-block">南厂门附近碉堡改厕所</p> <p class="ql-block">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永利硫酸铔厂旧址</p><p class="ql-block">南京市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日公布</p> <p class="ql-block">“南化六村”,这里有36栋小洋楼,现在已经改造成文创、餐饮、公司等用房。</p><p class="ql-block">南化六村居民区名。位于凤凰南路东边。该村为原永利硫酸铔厂,于民国年间所建;当年是厂里专家及技术人员的居住宿舍。建国后,永利硫酸铔厂改为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公司将职工宿舍按序命名为此名。该建筑群为西式砖木结构二层楼,建筑外立面青砖黑瓦有中西结合风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之后,该建筑群被公布为永利硫酸铔厂旧址市级文保单位组成部分。目前,此地为1934文化产业园组成部分,建筑群被“修旧如旧”基本恢复了原貌,周边环境得到改善和更新,规划发展创意办公区、民居等。</p> <p class="ql-block">小土坡分割开厂区与小洋楼街区。时代列车从过去开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内燃机车</p><p class="ql-block">以内燃机作为原动力,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车轮。在一段时间内,内燃机车成了铁路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绿皮火车</p><p class="ql-block">你坐过绿皮火车吗?还记得那个年代,车头是用烧煤的。车窗可以随意的打开,你可以趴在窗户上,探出头去,尽情的欣赏一路的青山绿水,满山花开。无意间,这趟慢悠悠的绿皮火车,成了百姓生活巨大变迁的见证者。你可以这节车廂里度过休闲、惬意、浪漫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东出入口1</p> <p class="ql-block">一九三四文化产业园</p><p class="ql-block">产业园简介</p><p class="ql-block">南京1934文化产业园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大厂街道,江北新区是国家在2015年通过建设的第13个国家级新区,产业园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核心地段,是未来新区发展的重要转型区。不仅如此,1934文化产业园还具备优越的“历史基因”——南京工业遗产明珠“永利铔厂”旧址。永利铔厂曾为中国化学工业的摇篮,最早的化工地,也是中国的第一袋化肥、第一包催化剂、第一台高压容器以及第一套合成氨、硫酸、硝酸等诞生地,先后创造了30多项“中国化工之最”。</p><p class="ql-block">为了更好的保护工业遗址,避免闲置,也为了在江北新区创建文化产业园,弥补江北新区产业发展的空缺。2017年江苏一九三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南化集团的支持下投资一亿元将工业遗址改建成文化产业园。园区总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分为三期建设,目前第一期已经完工,第二期和第三期即将启动招商。</p> <p class="ql-block">工业文明长廊</p><p class="ql-block">从东向西依次记录1934年至今的发展历程,从范旭东先生创办“远东第一大厂”——永利铔厂之始,再到1934文化产业园的诞生,两侧长廊讲述着大厂工业文明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这片神奇的士地!</p><p class="ql-block">01序</p><p class="ql-block">您脚下的这片土地,见证了中国化工业诞生、成长与辉煌。百年以来,无数贤人志士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在这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民族荣光。斯人已逝,号角仍响,在从满目疮痍发展到繁荣兴盛的今天,在老工业文明升级为创意文化产业的当下,我们有责任用这条几十米长廊,和您一起重温这片土地的历史巨变与沧桑。</p><p class="ql-block">02</p><p class="ql-block">百年之前,这里还叫“卸甲甸”,相传秦</p><p class="ql-block">未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征战中,曾在此地卸甲休息,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支英勇的反秦大军,乃以“卸甲” 定为地名。</p> <p class="ql-block">03</p><p class="ql-block">当时,您的脚下还是农田和河网,1912年津浦铁路的建成通车,使这里逐渐繁荣。</p> <p class="ql-block">04</p><p class="ql-block">曾经的中国,化工业是一片空白。民族化工业之父范旭东先生在这里创办了永利铔厂,从此,这里成为了中国化工业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05</p><p class="ql-block">当时的国民政府曾与外商洽谈合办硫酸铔厂,前后耗费两年光阴,英国的卜内门公司、德国的蔼奇颜料工业公司闻讯相继登门,先是劝说中国技术低、成本高,办厂划不来;继而又说中国要办厂必须与他们合办,条件是在20年内,中国不得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等8省与其他公司再办厂,根本目的是为了把持中国市场,与国民政府实现基本工业国产化的宗旨背道而驰,最终未成。</p> <p class="ql-block">06</p><p class="ql-block">范旭东耳闻目睹商谈经过,便决心独办中国硫酸铵厂。1933年12月,他筹措到550万元资金,经行政院批准,创建设计能力为年产硫酸铵5万吨的永利铔厂。</p> <p class="ql-block">07</p><p class="ql-block">为筹建永利铔厂,范旭东委托侯德榜等赴美,与美国氮气公司商谈设计问题,终以10.2万美金达成协议。前排左三为侯德榜,后排左五为范旭东。</p><p class="ql-block">08</p><p class="ql-block">永利铔厂筹建期间,范旭东先生怀着坚定的“实业报国、造福社会”的初心和使命,在《海王》第六年第十九期发表文章《力征集团体信条请同人发言》,号召员工积极讨论永利事业团体所必循行的路线,形成团体信条,以更统一的意志,更集中的力量,发展中国实业。秉承发展企业的责任,振兴民族的责任,奉献社会的责任,贡献国家的责任,提出并确立了公司的“四大信条”。</p> <p class="ql-block">09</p><p class="ql-block">八十多年来,范旭东先生提出的“四大信条”已成为几代化工人的精神支柱,激励着这个光荣的群体奋进前行。</p><p class="ql-block">10</p><p class="ql-block">1934年9月18日,永利娅厂职员开始在江边办公室办公,范旭东选此日为开工日,辗转了5年之久的永利娅厂,破土动工。</p> <p class="ql-block">11</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初南京永利硫酸铔厂建成投产。</p><p class="ql-block">12</p><p class="ql-block">1937年2月5日,永利铔厂造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日产硫酸铵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化学工业的空白。</p> <p class="ql-block">13</p><p class="ql-block">在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人们称为“大厂镇”,从此中国的版图上多了一个地名——大厂。</p> <p class="ql-block">14</p><p class="ql-block">1937年4月24日美国驻华大使詹森等参观永利铔厂为侯德榜。</p><p class="ql-block">当时的永利铔厂以其规模和一流的人才、技术令中外瞩目,时称“远东第一大厂”;创了中国化学工业的新纪元。</p><p class="ql-block">15</p><p class="ql-block">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逐渐逼近南京,永利铔厂被敌机3次轰炸,损失惨重,厂区被迫停产。</p> <p class="ql-block">16</p><p class="ql-block">面对威逼利诱、生死存亡,范旭东决定,绝不投降日本。</p><p class="ql-block">17</p><p class="ql-block">工厂被日军占领后,大量战略物资以及厂内全套设备被拆除运回日本九州,安装在大牟田东洋高压株式会社横须工厂,历经8年艰难创建的永利铔厂竟付诸东流。</p> <p class="ql-block">18</p><p class="ql-block">1945年抗战胜利,8月15日在重庆抗战祝捷会上,范旭东先生激动地演讲到:</p><p class="ql-block">“我们每个人生在现代,都应该为国家做一番事业,不单是为了我们这个团体,应当扩大到我们的国家......希望团体同人,准备更新的任务,建立更新的事业,把眼光放大点,不以我们过去小小的荣誉为满足,我们应该不辜负已往的一点历史,去创造,去发扬更新的未来。”</p><p class="ql-block">19</p><p class="ql-block">然而在那个年代,范旭东的踌踏满志并没有换来应有的成功。早在抗战胜利前夕,他就四处奔走,想在胜利后恢复发展我国的化学工业,可是在国内却借贷无门,向美国进口银行贷款,而当时国民政府对贷款担保一事又迟迟不作答复。范旭东遭此打击,急性黄疸病发作,于1945年10月4日在四川重庆沙坪坝南园逝世。</p><p class="ql-block">20</p><p class="ql-block">当时正在重庆的毛泽东主席听闻此事,在范旭东追悼会上,特地以“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挽辞表示悼念,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对范旭东和永利公司的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21</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日本方面归还了一小部分掠夺的工业设备,运回国内后,重新安装于永利铔厂。</p><p class="ql-block">22</p><p class="ql-block">1945至1949年间,重建后的永利铔厂继续化工业生产。1947年5月25日,是厂人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永利铔厂地下党支部宣告成立,从此,革命的火种在太子山下点燃,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23</p><p class="ql-block">中共永利铔厂地下党支部在书记马贵庭、副书记王春海等的领导下,积极开展革命工作,为了团结工人,他们利用工厂占地面积大的特点,在多地向工人传播进步思想。</p> <p class="ql-block">24</p><p class="ql-block">中共永利铔厂地下党支部领导于1948年12月19日成立“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厂同人互助会”,下设防护、联络、工程、宣传报道、生产交通运输、总务、疏散等机构,1845名职工全部组织起来各司其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大量的“护厂保家”斗争,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直到迎来工厂和南京的解放。</p><p class="ql-block">25</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2日,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化工厂筹备处京厂(永利铔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同年12月26日奉华东工业部令更名为南京化工厂,在战争废墟中开始了艰苦创业历程。</p> <p class="ql-block">26</p><p class="ql-block">1949年7月18日,永利铔厂产出中国第一批有机中间体——二硝基氯化苯,在扬子江畔向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献上一份贺礼。</p><p class="ql-block">27</p><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永利人升起厂里第一面五星红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p><p class="ql-block">28</p><p class="ql-block">1949年夏,毛主席在中南海亲切地会见了侯德榜,并对他说:“革命是我们的事业,工业建设要看你们的了!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周总理在看望侯德榜的时候说:“永利是一个技术篓子,荟萃了很多人才,这些人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是很可贵的……”。</p> <p class="ql-block">29</p><p class="ql-block">1950年秋,侯德榜主动向人民政府申请永利铔厂公私合营。1952年6月,永利成立合营委员会,南京市委选任民政局长冯伯华担任合营后的南京永利铔厂公方代表兼厂长,永利铔厂改名力永利宁厂。</p> <p class="ql-block">30</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永利铔厂工人积极签订《爱国公约》,加倍努力为国生产。</p><p class="ql-block">31</p><p class="ql-block">为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前线作战,永利铔厂全体工人向国家捐献了“铔厂工人号”飞机一架、大炮一门。</p> <p class="ql-block">32</p><p class="ql-block">1959年4用,永利宁厂(原永利铔厂)与南京磷肥厂等单位合并组建南京化学工业公司。新组建的南化迎来了蓬勃发展,先后创造了30多项“中国化工之最”,为全国各地的化工企业培养输出了万余名管理技术人才,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33</p><p class="ql-block">1953年7月1日,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发明证书发字第壹号,发明名称为“侯氏碱法”,目前侯氏“联合制碱法”仍然是国际制碱领域的先进技术。</p><p class="ql-block">34</p><p class="ql-block">1956年7月31日,永利宁厂(南化公司)试制的320公斤/平方公分高压容器经爆破试验,取得成功,一举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高压容器的历史。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对永利宁厂的嘉奖令。《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社论《自己动手制造更多的工业设备》。</p> <p class="ql-block">35</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全面经济封锁政策,生产硫酸用的钒催化剂和生产合成氨用的熔铁催化剂无法进口,全国面临停产危险。1951年,永利铔厂(南化公司)技师余祖熙带领触媒部同仁首次试制成功了硫酸生产用的V1型催化剂,攻克了我国硫酸工业生产的“卡脖子”问题。1952年,余祖熙领导、组建永利铔厂触媒车间,建成了中国第一套催化剂生产装置,成为了我国第一个催化剂工业的奠基人。</p><p class="ql-block">36</p><p class="ql-block">1952年,南化公司建成中国第一套防老剂生产装置。防老剂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奖、国家经委“金龙奖”、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为“中华之最”。</p><p class="ql-block">37</p><p class="ql-block">目前,南化公司防老剂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远销26个国家,广泛应用于国际、国内知名轮胎品牌。</p> <p class="ql-block">38</p><p class="ql-block">南化公司成功开发的大容量国产化聚酯技术和装备,使万吨聚酯产品的投资由当初8500万元降低到目前1000万元左右,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p><p class="ql-block">39</p><p class="ql-block">南化公司9万吨/年制氢装置采用水煤</p><p class="ql-block">浆加压气化技术,属于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气化技术之一。</p> <p class="ql-block">40</p><p class="ql-block">截至2018年,南化公司拥有中国有效专利总量850项,其中,已授权有效发明专利207项,授权有效实用新型专利119项,外观设计1项。南化公司先后主持制定了20多个产品的国家标准,目前持有8个产品的国家标准,包括苯胺、硝基苯、对硝基氯苯、邻硝基氯苯、环己胺、防老剂TMQ、防老剂6PPD、防老剂4010NA、RT培司等。</p> <p class="ql-block">41</p><p class="ql-block">这片土地上先后涌现了5位两院院士和11位全国劳模。</p><p class="ql-block">侯德榜</p><p class="ql-block">(1890年8月~1974年8月)</p><p class="ql-block">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1955年起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南化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曾任永利铔厂厂长兼技师长;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工程师、总经理:化工部副部长。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第一是揭开了氨碱法制碱技术的奥秘,第二是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第三是开创并推进了我国的小化肥工业。</p> <p class="ql-block">42</p><p class="ql-block">曾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化工企业一直是高排放、重污染的典型代表。为致力绿色生产,践行低碳发展,南化公司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源头减量化升级改造,不断提高新项目设计标准,淘汰低效、高耗工艺、技术和装备,先后关停了能耗高、物耗高、效益差、污染重的19套生产装置,在生产工艺、原料燃料选用等方面,最大限度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生产和排放。</p><p class="ql-block">43</p><p class="ql-block">南化公司在环保设施项目、“碧水蓝天”工程、环保隐患治理项目方面投资超过10亿元。按照环保治理最新、最好标准,先后建成综合污水提标改造、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等13套环保治理设施并投入运行。开展废水、废气排口规范化整治及生态景观化改造,美化厂区内外岸线及周边的环境,打造长江沿线立体绿色风光带。这一系列先进思路,不仅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还吸引了大量国际人士前来学习。</p><p class="ql-block">44</p><p class="ql-block">如今的南化,隔江南望市区,太子山下落座,长江大桥、长江二桥环拥,塔罐林立,管道纵横,绿树成荫,白鹭流连……</p> <p class="ql-block">45</p><p class="ql-block">为在江北新区探索老工业地块保护改造与转型升级之路,从2018年开始,这片16万平方米的原南化公司老厂区的土地,成了我们挥洒汗水、描绘梦想的画布。几年来,我们累计投入了2亿多元将近乎一片废墟的工业遗址改建1934文化产业园。</p> <p class="ql-block">46</p><p class="ql-block">我们坚持“保护先行,修旧如旧,主题鲜明,风格一致”的总原则,对每一处工业遗存、历史文物都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勘测,制订了大量定制化的科学保护和改造方案,并对每一个方案进行了精心实施。</p> <p class="ql-block">47</p><p class="ql-block">针对危旧房屋,除进行加固除险外,我们还创造性的充分考虑文化产业运营需要,加以适当修缮改造,在保护历史旧貌的同时,赋予了房屋新的风情与内涵。</p> <p class="ql-block">48</p><p class="ql-block">产业园的核心是利用原有的工业遗址,以范旭东爱国主义精神和工业文明传承为主线,建设范旭东纪念馆,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工业文化旅游区和民国风情街区,从“工业”向“第三产业”迈进,实现由“制造业”向“服务、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转型。</p> <p class="ql-block">49</p><p class="ql-block">1934农历甲戌狗年,365天里发生了很多大事:马奇诺防线建成、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苏联大清洗运动展开;意大利世界杯举行、迪士尼创造出“唐老鸭”的形象、第一个入太空的地球人尤里•加加林出生、居里夫人去世;爱新觉罗•溥仪当上了伪“满洲国”皇帝、红军踏上长征之路……而我们同样不能忘记的是——从那一年起,在大厂这片土地上,艰苦卓绝的探索奋斗,前赴后继的牺牲奉献,波澜壮阔的沧桑巨变,日益富足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50</p><p class="ql-block">1953年,毛泽东主席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说过,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重工业,不能忘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张謇;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范旭东;</p><p class="ql-block">讲交通运输,不能忘卢作孚。</p><p class="ql-block">51</p><p class="ql-block">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南通博物苑考察调研时,高度评价了以张謇为代表的一批民族实业家,他特别强调,要把他们身上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奋斗精神展现给社会,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和青少年受到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四个自信”。</p> <p class="ql-block">尾声</p><p class="ql-block"> 今天,回望这片土地纵横捭阖的百年历史,深刻体会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走过的,从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的伟大历程。我们坚定的认为,我们有责任将民族工业的光辉成就告知社会,红色精神需要有后人薪火相传:我们坚定的认为,老工业区转型升级文化创意产业,将给这片土地带来全新的活力;我们坚定的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我们也将不断努力,让1934文化产业园带给您更多惊喜!</p> <p class="ql-block">1934号列车</p> <p class="ql-block">“变形金刚”</p> <p class="ql-block">“工作母机”机床</p><p class="ql-block">原南化化机厂遗留下来的机床设备,由南京第二机床厂生产。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部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p><p class="ql-block">机床被称为机械领域的”工作母机。</p> <p class="ql-block">东方红0429</p> <p class="ql-block">龙门吊东出入口2</p> <p class="ql-block">南钢旅游</p><p class="ql-block">双雄亭</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09年冬,项梁项羽叔侄于吴中起义后波江至今霸王山下,在此屯兵数月,成立“项家军”,克棠邑,并东阳,慑广陵,石破天惊,光照千秋。南钢为纪念项梁、项羽叔侄二人在霸王山的经历,于霸王山麗建造“双雄亭”。</p><p class="ql-block">亭为单层木质中式仿古双亭,高耸霸王山,远眺扬子江,檐角高扬,凌空欲飞,象征着项粱、项羽英姿勃发、金戈铁马的光辉生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