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油桐花

彪哥

油桐花是蔷薇亚纲,大戟目的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 Airy Shaw)的花。 <b>形态特征</b><br> 油桐为落叶性乔木,树型修长,可高达十公尺,属为大戟科油桐属。树冠成水平展开,层层枝叶浓密,耐旱耐瘠,为良好园景树及行道树种。油桐树皮平滑,灰色,叶互生,花白色、稍带一点红色;雌雄同株异花,花瓣五片,雄花具雄蕊八至十蕊,果实内有种子三至五颗。<br> 这些花朵,用最灿最美的生命点缀母株,然后立即掉落,一朵接一朵,前仆后续。若成片栽植在山坡之上,盛花之时,只见白花蔟簇,整个山头变成了花的海洋。初夏时节,随着阵阵清风,空中、大地上便飘起雪白的花雨,宛若天降雪花一般,所以人间又叫它为"五月雪"。<br> 油桐花好看而且全身是宝。桐油为油漆、印刷油墨的优良原料;树皮可制胶;果壳制活性炭;根、叶、花,果均可入药。 <b>生长环境</b><br> 通常栽培于海拔1 000米以下丘陵山地。<br> 喜光,亦耐荫,在侧荫处能枝繁叶茂,但开花结实很少。稍耐寒,栽培区之北缘以秦岭、淮河为界,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干旱瘠薄水湿。不耐移植,对二氧化硫污染较为敏感,根系浅,生长快,寿命短,若管理好,树龄可达百年以上。 <b>分布范围</b><br> 产于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越南也有分布。 <b>主要价值</b><br><b><font color="#ed2308">药用价值</font></b><br> 油桐的根、叶、花均可入药。根可以消积驱虫,祛风利湿。用于蛔虫病,食积腹胀,风湿筋骨痛,湿气水肿;叶可以解毒,杀虫。外用治疮疡,癣疥。花可以清热解毒,生肌,外用治烧烫伤。但油桐的毒性也很大,油桐树的叶、树皮、种子、根均含有毒成分,种子的毒性最大,吃一颗甚至可能会致死;主要有毒成分为桐子酸及异桐子酸,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并可损害肝、肾。榨油后的桐油饼所含毒甙,毒性大于桐油。 <b><font color="#ed2308">观赏价值</font></b><br> 从三月底开始,油桐花在两个星期内由光秃迅速长满叶子,接着就开花了。早春发芽,接着满树白花簇簇,初夏白花如雪下,所以又叫做"五月雪"。<br> <b>植物文化</b><br> 春末夏初,北台湾的客家山林因为油桐花的盛开,形成一幅幅如白雪点缀山头的特殊景观,之所以能在桃竹苗地区的五月天,看见丛丛雪白花海,缘起於日本人的引进与客家族群的广泛种植。<br> 油桐木属于大戟科乔木,在台湾有木油桐(千年桐)和桐油树(三年桐)两个品种,最早是日据时代由大陆的长江流域引进,四十年代走进台湾客家人的生活。 「开山打林」是早年客家族群普遍的生活方式,樟树,香茅,茶叶,都是当时客家人寻求温饱的经济作物,后来日本木材市场需要大量的梧桐来做为书桌抽屉的材料,许多有种植梧桐的林农因而获得相当可观的利润。不过梧桐因为种植不易,又容易感染一种俗称『天狗巢』的簇叶病,而为了不失去它的高经济价值,当时就有人以材质类似的油桐木继续外销日本,没想到日本人没有察觉,依旧以高价向台湾购买,这个情况也因此让许多想要提升生活水平的客家人群起抢种油桐树。<br> 由于油桐树的生长速度比梧桐快,日本人开始怀疑为何台湾能有如此多的梧桐木输出,后来派人来台查访,终於发现原来是用油桐木鱼目混珠,从此拒绝再向台湾购买梧桐,而当时大量种植的油桐已不在是人们的 「摇钱树」,最后只好任其满山蔓延,因而造成今日美丽的错误。<br> 每年的四、五月间,开车沿著台北往苗栗的北二高或台三线,你一定会忍不住赞叹满山间白茫茫的油桐花海,以及它吸引人的浪漫美名 --「五月雪」。<br> 桐花如雪,年年纷飞。客委会整合了地方县市政府举办了「客家桐花祭」。包括桃、竹、苗、台中县等客家庄,以感恩惜福的心情欢喜的邀请大家,一起到盛开缤纷的桐花树下,感受客家人对家乡与土地的生活经验。由年年增加的人潮与引发的参与来看,这种结合自然景观与地方人文的文化观光产业再一次印证:只要掌握到进步的观念,再加上创意的行销方式,让客家庄山间年年不变的花开花落成为造就地方繁荣再生的美丽盛景,对于质朴纯净却有些孤芳自赏的客家文化,能如此丰富而多元的呈现在众人面前,身为客家人感到与有荣焉。<br> 「油桐花」过去是客家人最传统却已式微的经济作物;「五月雪」现在变成客家人最骄傲的文化产业。改变的关键,在于政府与人民能不能引进新观念、新作风。而「新观念」,就是尊重生态、善用自然资源。<br><br> <b>花语</b><br> 油桐花的花语是:情窦初开 对感情困惑而心神不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上世纪60年代,我的家乡各个生产队都种油桐树,每年的桐籽成熟后采下来统一卖给粮站,然后由上级统一调配给油厂榨桐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这里我亲生经历了一个笑话,当年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马鞍山十几个初中毕业生分配来到了我们大队,我们学校接到了去车站迎接的任务,当到了我们村地界时,正好有一大片油桐树林,上面挂满了红彤彤的桐籽,这班小家伙那见过这么多的果实,还以为是苹果,当时就有人说,这里的老百姓真好,这么多苹果的没人摘的吃,马上就有一个人在靠近路边摘了一个就往嘴里塞,结果一嘴咬下去把嘴巴麻的张不开了。通过带队老师的解析才知道不是苹果,是不能随便吃的。</span></p> 图片拍摄于宣城敬亭山 文字介绍来自网络 <b><font color="#ed2308">谢谢观赏!</fon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