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潼南

霍潇洒(羽飞)

潼南区是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原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任书记杨闇公的故乡。位于四川盆地中部,重庆市西北部,东邻合川、西靠安岳、南连铜梁、北接遂宁,是川渝两地的结合部、重庆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幅员面积1594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17个镇、3个乡,总人口92万。境内以浅丘陵为主,海拔高度为300-450米。相对高度多数在50-100米之间,平坝较多。<br>  潼南位于亚热地带,雨热同季,降水充沛。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全年适合农作物生长,但日照少,阴天多,湿度大,冬季多云雾,并常有干旱、洪涝、低温、阴雨等灾害天气威胁农业生产。<br>  潼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较多,有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有全国最大的鎏金摩岩大佛,有全国最大的古代石刻“佛”字,有全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石磴琴声”,有保存完好的清代居民建筑群和全国最大最年轻的“马龙山卧佛”,是全国百个无公害农产品(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产粮百强区和优质商品瘦肉猪基地区。<br>  潼南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潼南素有鱼米之乡、蚕桑之乡、黄桃之乡、小水电之乡的美称。境内有各类生物3000多种,可供开发土地55万亩。粮经农作物种类繁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无公害蔬菜、盛产柑桔、蜜梨、柚子、银杏等。养殖业以生猪、蚕、鱼为大宗,“太安鱼”名吃全国闻名。<br>  潼南交通发达,信息灵通。涪琼两江纵贯区境194公里,区内东西(国道319线、省道205线)、南北(王兴公路)十字型交通干道基本硬化,区府到镇乡的“一小时潼南”工程已正式启动,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全区公路通车里程435公里,水运航程102公里,形成了快捷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络。<br>潼南城区建设发展迅速。“景区外面是公园,还能眺望城市景色,真的太漂亮了。”近日,在潼南区大佛寺景区,不少游客都被城景相融的风光所吸引,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br> 这是近年来潼南统筹兼顾抓融合,推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缩影。5年时间,潼南实施城市提升重点项目159个,五座大桥飞架城市南北,一批城市公园竣工开放,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市级双拥模范城市。潼荣高速、合潼安高速建成通车,“一环六射”高速路网全面建成。潼南中心城区已扩大至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33万人。<br> “瞄准‘一城三区’目标,未来5年,潼南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紧扣打造产城景融合发展桥头堡城市总体目标,基本建成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双五十’中等城市。”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潼南将全面实施城市提质,坚持“一尊重五统筹”,系统推进城市开发建设,全力打造宜居、智造、科创、新农、康养“五城”,创造高品质生活新范例。<br> 在提质打造宜居城方面。以城市有机更新为带动,向外拓展建设中心城区,朝阳湖、东升片区分别先行启动1平方公里。<br>在升级打造智造城方面。拓展建设6.3平方公里首开区、2.5平方公里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和3.2平方公里中新食品产业园,建设全市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br> 在创新打造科创城方面。完成北区化工企业环保搬迁,集中发展科技研发、创业孵化、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平台、新业态。<br> 在精细打造新农城方面。依托大佛坝独特资源,建设1平方公里田园城市,打造农业科技现代化展示基地、都市田园体验基地。<br> 在高标打造康养城方面。深挖文化、旅游、生态等特色资源,建设2平方公里金福片区拓展区,打造“医、食、养、健、游”大健康产业链。同时,支持20个镇发展镇域经济、“道口经济”等,构建“一核三支多节点”城镇格局。<br> 区政府广场。 区政府广场 区政府广场 区政府广场 区政府广场 区政府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