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嘉定古镇

甘霖

古镇嘉定早在先秦时期已有人类活动,至南梁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已形成聚落;唐时因练祁河得名,称练祁市;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公元1218年1月7日)设县治,依年号命名“嘉定”至今八百余年未移,是嘉定历史文化的发祥地,汇聚了宋、元、明、清历代古塔、旧庙、名园、老桥、石街等古迹,人文浩荡,底蕴深厚。 法华塔:始建于南宋开禧年间(公元1205—1207年),明代万历年间,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及民国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缮。1994年2月对法华塔地宫发掘和清理六层塔室壁龛时清出佛像、古钱、玉器、古籍等宋、元、明代珍贵文物上万件。 德富桥:又名日晖桥,始建于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重建,长17.5米、宽3.9米,跨南横沥北口石级单孔石拱桥。 嘉定镇于2008年10月14日名列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的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嘉定竹刻博物馆场景蜡像 始建于元代的嘉定孔庙棂星门(寓意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 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的嘉定孔庙(学宫、古代嘉定县学所在地)至今已有八百余年的悠久历史,在古代江南地区的县级孔庙中有“吴中第一”之称,是目前国内保留比较完好的县级孔庙建筑,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定孔庙大成门前的泮池桥 嘉定孔庙主体建筑大成殿:重檐飞翘、巍峨雄伟,前置石台、更显气势,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梁架高昂、枋檩彩绘,陈列孔子塑像及孔子和孔庙的资料。 开凿于南宋时期呈半圆形的嘉定孔庙泮池 魁星阁:原为嘉定孔庙建筑群组分,是孔庙奉祀魁星的地方,阁内塑魁星神像,供历代文人崇祀瞻仰。始建于清康熙前期,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重修、取名魁星亭,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重建、八年立碑、改名魁星阁;1937年日军侵沪时被毁。1976年在原地按原样重建,仍置道光七年重修魁星阁碑石“嘉定学考建魁星阁记”于阁内。 文昌阁: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公元1218年1月)嘉定始建县治后,文风渐盛、人才辈出,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为昭嘉定郁郁文气,建文昌阁于宾兴桥之东。据邑志记载,阁屡建屡毁,前后重建六次,直至荡然无存,1992年10月重建落成,既是汇龙潭公园西大门,也是登楼观望汇龙潭和孔庙景色的最佳点。 汇龙潭:开凿于明代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引野奴泾、唐家滨、新渠、横沥河、南杨树滨五条河流蜿蜒入潭,潭中始筑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重筑的应奎山绿水怀绕、犹如五龙抱珠,故名曰“汇龙潭”。 公共交通:地铁11号线白银路站换乘嘉定公交至博乐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