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昌市第十五届三国文化旅游周活动实施方案》要求,为使许昌广大中小学生"知许昌 爱家乡",宣传许昌、了解家乡。经研究,决定在许昌市第十五届三国文化旅游周期间开展"品三国 话曹魏"三国文化主题研学活动。目的意义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以及河南省教育厅等10 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豫教基一(2019)13号)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统筹安排和指导。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制定学校整体方案,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在正常上课时间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学生们怀着预约的心情登上车我们出发了。路途中激情澎湃,神采飞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路途欢乐的时间总是很快,我们满怀着开心的心情来到了今天的第一站(许昌曹丞相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曹丞相府位于许昌市魏都区,是在原曹操大营和办公的遗址上恢复重建的曹操处理军国大事的地方,奠定曹魏大业的屯田令和求贤令都是在这里诞生。据史料记载,曹操于建安年间迎汉献帝于许昌,进位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加九锡,封魏王。后曹丕篡权,曹氏府邸由相府而王府,复又演变为皇宫。曹丞相府由府门,求贤堂、七步阁、议事堂、赋诗楼等组成的汉代仿古建筑群,是许昌市三国文化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它的还有春秋楼、霸凌桥、关庙等),也是曹魏古城的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八大才女,蔡文姬、貂蝉、甄宓、大乔、小乔、祝融、孙尚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建安年间,有七位文学家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个人是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还被称为建安七子,被后人赞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荏苒,无法停留,但我们可以将那些美好瞬间定格成永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地上地下蕴藏着大量的文物、古迹,闪烁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辉建筑布局。然而许昌博物馆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建筑新颖,古朴典雅,布局以文峰塔为中轴线,南北对称。展览区采用“U”字形平面建筑格局,组成两个四合院:游览区以长廊连接亭、台、楼、阁。整个建筑为单檐卷棚式仿古建筑,白墙灰瓦,红漆染柱,飞檐挑角,错落有致,形成融苏州园林与北方四合院为一体的仿古建筑群体。既有南方建筑的精巧、秀丽、玲珑;又有北方建筑的雄厚、端庄、严整,和古塔协调一致,相映成辉。成为古都许昌的一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昌博物馆通过其丰富的展览内容、精美的文物展示和深入文化解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了解历史文化知识的平台,让我的认知更加深度和有价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我们一起出发去酒店吃饭吧!我好饿饿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餐前文化(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灞陵桥景区位于三国故都 许昌城西灞陵河上,又名关公 辞曹处,据记载为关羽和曹操 辞别相送之地,是国家AAAA 级景区。是集休闲、娱乐、游 览于一体的文化景区。灞陵桥 景区由三国胜迹灞陵桥、许昌 关帝庙、三官庙及古典园林建 筑组成,占地近200亩,景区 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是 《中国文物古迹游》三国战略 旅游线上的著名景区。 位于景区内的许昌关帝庙更 是历史悠久,始建于清康熙二 十八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全国与关羽真迹有关的 八大关庙之一,是典型的清朝 建筑。其中尤以大殿内关羽和 曹操塑像同殿供奉为主要特点, 展现出了百姓对关羽和曹操两位英雄的敬重与崇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青梅亭
</p><p class="ql-block">塑有曹操与刘备塑像。再现的典故是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场景。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岐伯,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医学家,精于医术脉理,名震一时,后世尊称为“华夏中医始祖”“医圣”</p><p class="ql-block">今传《素问》基本上是黄帝询问,岐伯作答,以阐述医学理论,显示了岐伯高深的医学造诣。中国传统医学素称“岐黄”,或谓“岐黄之术”,岐伯当属首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非遗文化传承人讲解岐伯制香草。香草的利用和功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完老师讲解制香草的过程我们也要动手做一个,这还不简单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总是太匆匆,随着讲解老师的脚步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已经走完了整个景区,纵有千般不舍,万般无奈可终究到了离别的时刻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界前辈顾明远先生对研学旅行的开展发表了专门的意见:推行研学旅行的意义,我认为是很重大的。它的意义首先在于能够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在社会和大自然的课堂里面学习,跳出学校这个圈子。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这一报告,报告强调了我们要重新反思教育,重新定义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不限于正规的学校。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受到教育,非正式的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接触得最多而且受益最大的教育。例如,我们看电影就可以受到教育;又如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里头就有一个人是可以向他学习的。这些都是非正式的学习。很多东西,比如一言一行,都可以让人受到启发。所以,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让学生能够受到一种非正式的教育、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教育对学生来讲更深刻。所以,研学旅行非常值学生的心灵需要不断被新的生命景象刷新激励,心灵视野需一个与之对称的课外活动来呼应和安置,研学旅行的最大意义就是如此。将旅途中所学所得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中小学生人文素养,这才是我们研学旅行最大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