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电子管收音机

新泉流`

<p class="ql-block">  家里第一个收音机是父亲从北京买的,那是一台电子管收音机,我的记忆中就没有听到过新收音机的声音,收音机早就不能用了,就扔在奶奶的小房里,收音机是父亲买的这个信息也是从母亲闲聊中知道的。我曾疑惑收音机坏了为什么不修?父亲回答了我的问题,当年修收音机可不容易,需要到北京去修,也不可能去了就能马上修好,而且费用也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坏了就只能无奈地扔在那里蒙尘。</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之后,市场逐渐繁荣,父亲进城发现县城也有修收音机门市了,我记得当年父亲的神情,他兴奋地和母亲说着自己的发现,从小房里找到那仍在蒙尘的收音机,骑车送到县城去修。经过数天的等待,父亲取回了修好的收音机,把收音机放在躺柜上,打开开关,我第一次听到家里响起了收音机的声音,孩子们欢呼雀跃,母亲找来一块花布,准备用它来盖收音机,把收音机擦了又擦,那天家里像过年一样的欢乐。</p><p class="ql-block"> 从此,老收音机变成了母亲的宝贝,不让我们随便动收音机,想听的时候,由母亲打开选台,我们只能爬在躺柜边静静地听着里面的声音。正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恢复《小喇叭》节目,孙敬修爷爷又出来给小朋友们讲童话故事,每天我们兄妹准时收听,听的如痴如醉。母亲爱听戏听歌,听到收音机传出戏曲的声音,干活也变得轻松起来了。后来父辈分家,收音机、自行车都在分配范围,父亲想留下自行车,母亲是说什么也要留下收音机,没有收音机如同失去欢乐的朋友,最后还是母亲胜利留下了收音机。</p> <p class="ql-block">  这台老电子管收音机毕竟老掉了牙,后来社会时兴上了半导体收音机,我家老收音机也现出老态,声音混浊,还时不时地罢工,父亲还又去修了两三次,换个电子管可以坚持一阵子,频繁故障,修也难彻底解决问题,依靠打开后盖晃悠电子管和拍打外壳的办法,收音机又服役好长时间,终于有一天,除了吱吱的电流噪音,再也播放不出电台的声音。好象期待突然就会好了一般,那台收音机仍然摆在躺柜上,每天还会擦掉上面的灰尘,有时候,我还会打开开关,希望出现奇迹,终究奇迹没有发生。</p><p class="ql-block"> 习惯了收听收音机的母亲也很无聊,和父亲商量买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在月工资十几元、二十几元的年代里,买收音机绝对不是小事,为了母亲,父亲下定决心,买了一台方形收音机,母亲又可以听那爱听的戏曲歌曲了,家中又充满了欢乐,我也可以听到爱听的广播剧,假期里,躺在炕上,听着广播剧,心里那是一个美,每当这时候,我还会想起那台老掉牙的电子管收音机,仿佛又看到了打开后盖里闪烁的光影,想起了少年时光。</p>